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书摘』打开一颗心

2022-10-02 16:48 作者:岐亦Kimata  | 我要投稿

  打开一颗心

  斯蒂芬·韦斯塔比

  52个想法

  ◆ 推荐序二 牛津医生奇遇记

  >> 不仅可以让医生同行,尤其是初入门径的青年医生从中感悟手术的神奇与忐忑,霞光与阴霾,也可让普罗百姓从心脏患者的疾苦过山车、生死旋转门里领悟生命无常的真谛。

  >> 手术室本是非常之地,既是解除病痛的地方,也是咀嚼苦难和孤独、遥望生死的地方。

  >> 既是追求生命希望的地方,也是体验悲剧与悲情,思考生存意义的地方。还是烛照心灵,寻找信仰的地方。是人与神相遇的地方,是邂逅天使、对话上苍的地方。

  >> 手术室里有一份特别的感悟:由神秘抵达圣洁,由信念、意志的圆满抵达过程、操作的圆满。

  >> 患者命若悬丝,是那么脆弱,却又志如磐石般坚强。

  ◆ 前言

  >> 伍迪·艾伦有一句名言:“脑子是我第二喜欢的器官。”

  >> 每一颗心脏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肥胖,有的苗条;有的厚实,有的纤瘦;有的跳得快,有的跳得慢。没有两颗心脏是相同的。

  >> 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生命之血”和氧气。缺了这两样,身体组织就会以不同的速度死去,先是脑,最后是骨头。组织死亡的速度取决于每个细胞需要的氧气量。当心跳停止,脑和神经系统不到5分钟就会损坏,接着就是脑死亡。

  ◆ 第一章 乙醚厅

  >> 谢谢您来接我的班,今夜酷寒,我心中不适。——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一场

  >> 生与死,胜与败,希望与绝望,这些状态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只要多死几个肌肉细胞、血液中的乳酸高出分毫、脑部稍稍肿胀,就会使人从前一种状态进入后面一种。

  >> 举着镰刀的死神盘踞在每一个外科医生的肩头,死亡永远是最后的结局。人死不能复生。

  >> 那些皆是生机,这里只有死气。手术台上刚刚有人孤独地死去。不再痛苦,不再气短,不再有爱,也不再有恨。什么都不再有了。

  >> 她们的口吻那样平淡无奇。一个年轻女人死了,留下一个孩子举目无亲。再没有爱,也没有温暖,她就这样在手术室里那些缠着管线、泡着鲜血的机器之间永远消失了。我对这一幕准备好了吗?这是我要追求的吗?

  >> 乙醚厅是一座上演角斗赛的环形剧场,人们来到这里,俯瞰一幕幕生死戏剧。

  >> 但在当时,纠结于病人的死亡是一个危险的错误,到今天依然如此。我们必须从失败中学习,争取下一次能有所改进。如果沉迷于悲伤或者悔恨,只会带来无法承受的痛苦。

  >> 他们从来不知道健康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而我的任务就是努力给他们健康。我要让他们拥有粉红的皮肤、充沛的精力,将他们从迫近的厄运中解放出来。我诚心诚意做着这件事,但有时也会失败。

  ◆ 第二章 卑微的开始

  >> 勇气就是做你害怕的事。如果你不害怕,就谈不上勇气。——爱德华·V. 里肯巴克,《纽约时报》,1963年11月24日

  >> 我在那间昏暗荒凉的解剖室学到了许多东西:我明白了人的身体是何等复杂,生与死的界限是何等微妙,病理学家的内心又是何等的冷静超然。

  >> 病理学是容不下感伤的。他们对死者或许有一丝同情,但对尸体的亲近是绝对没有的。

  >> 看见一颗心脏,你要忘记它是爱和奉献的源泉;看见一个脑子,你也不要把它视为灵魂的容器。忘记这些,统统切开。

  ◆ 第三章 布罗克勋爵的靴子

  >> 他已经当了一年医生,总共看了两个病人……不对,好像是三个。对,是三个。他们的葬礼我都去了。——马克·吐温

  >> 对我来说,心脏手术或许会成为每天的工作;但对病人和家属来说,这是一生才有一次的事,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历险。做医生一定要善待病人。

  >> 我们都是对肾上腺素上瘾的人,始终亢奋,始终渴望行动。从流血的病人到停搏的心脏,从手术室到重症监护病房,从酒馆到派对,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 睡眠不足下,是外科医生的变态人格在勉力支撑——不畏压力,善于冒险,去掉共情。渐渐地,我也加入了这个只对少数人开放的俱乐部。

  ◆ 第四章 贫民窟男孩

  >>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托马斯·爱迪生

  >> 

  ◆ 第五章 无名女子

  >> 我梦见我的小宝宝又活了,之前她只是身子冷了。我们在火炉前给她按摩,她就活了过来。后来我醒了,身边没了宝宝。——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作者)

  ◆ 第六章 两颗心的男人

  >> 成功的心脏外科医生是这样一个人:当别人要他说出三位世界顶尖的外科医生时,他很难说出另两位是谁。——登顿·库利

  >> 有时生活像个混蛋,而我们也很少停下来想一想另一面的死亡是什么样子。我想这也是对的,因为想也没什么用。

  >> 生与死之间只有一条狭窄地带。病人能否幸存,要看周围的人能否医治他的疾病,看治疗是否正确及时。

  ◆ 第七章 起死回生的朱莉

  >> 啊,直到疲惫的心停止脉动,一切都还不晚。——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

  ◆ 第八章 再生的心

  >> 我们绝不投降。——温斯顿·丘吉尔,1940年不列颠战役

  ◆ 第九章 多米诺心脏

  >> 我也要赐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以西结书》36章26节

  ◆ 第十章 电池维系的生命

  >> 我们现在来稍微详细地讨论一下生存竞争。——查尔斯·达尔文,《物种起源》

  >> 他的生命成了一个混合体:心灵仍然智慧,但心灵附着的那具躯体却被心力衰竭弄得毫无用处。

  >> “不知道将来的某一天,有意义的生活会不会变成一副重担,压倒我对这段新生命的惊奇。”

  >> 彼得说得很清楚:这段额外的生命不是普通的生命。你要为此付出代价,还要再度迎接死亡。

  ◆ 第十一章 安娜的故事

  >> 身体和心灵就像丈夫和妻子,并不总会约好一起去死。——查尔斯·C. 科尔顿

  >> 诊断就像拼拼图。你要先找到其中每一块,再把它们拼在一起。只有到了那时,完整的画面才会呈现。

  >> 乔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的诗作《花》(The Flower)中的一句:“谁能想到,我这枯萎的心竟还能萌生绿意?”

  ◆ 第十二章 电子人克拉克

  >> 把真相告诉病人之前,先确定你知道真相,而且病人确实想听。——理查德·克拉克·卡伯特

  ◆ 第十三章 肾上腺素飙升

  >> 我们凡人只是租客,很快大房东就会通知我们:租约到期了。——科德角桑威治市,约瑟夫·杰斐逊[插图]墓碑文字

  >> 急救法则第一条:如果刀子(偶尔还有螺丝刀)还插在那里,先不要动它。如果它正随着心脏的每一下搏动而摇晃,那么刀身或刀柄可能在心肌上捅出了口子。

  >> 急救法则第二条:那些入院时完全清醒的伤者一般都是心脏压塞,许多人需要立即开胸复苏。

  ◆ 第十四章 致爱丽丝

  >> 力量不是从胜利中得来的。你的斗争会增强你的力量。当你经受艰苦而能坚持不放弃,那就是力量。——阿诺德·施瓦辛格

  ◆ 第十五章 双重危险

  >> 那时我年轻精力多,爱上了本地医生的老婆,我每天都吃一只苹果,好让医生不来找我。——托马斯·W. 拉蒙特[插图],《牧师住宅里的少年时代》

  ◆ 第十六章 你的生命在他们手中

  >> 有一颗永不变硬的心,永不厌烦的脾气,一双手触碰人时永远不会伤害别人。——查尔斯·狄更斯,《我们共同的朋友》

  ◆ 后记

  >> 不要因为结束而哭泣,要因它发生过而欣喜。——西奥多·苏斯·盖泽尔(苏斯博士)

  ◆ 致谢

  >> 在从事心脏外科手术多年、通过了重重测试与考验,经历了许多当时无法避免的死亡之后,我们会渐渐有一些倦怠,某种意义上还会无限伤感,因为生命有其必然性,是人力无法扭转的。

  >> 我知道在专业上取得进步需要什么品质:对我来说,那需要不懈的努力,横向思维,还有直面鲜血的勇气。

  >> 她是来自非洲的自由灵魂,眼睛里没有流浪汉和政治家的区分——他们都是宝贵的人,都要待以尊重。

  >> 玫瑰是红的,紫罗兰是蓝的。你是活不了的,我是没办法的。


『书摘』打开一颗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