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唐的诗:从王勃的爷爷说起

2022-11-11 06:22 作者:张连春作曲  | 我要投稿

🏷️初唐一百年,从王绩起,到杜审言止,共九人。

《唐才子传》里按时间排序第一位是王绩
提起初唐的诗歌,说来话长,咱们就从王勃的爷爷开始说吧。

老爷子名叫王通,字仲淹,号文中子,隋代大儒。
王老爷子的弟弟叫王绩,一般文学史论起“初唐诗人”来的时候都会先提他,虽然经典作品不多,但是因为占个先机,成为唐朝诗史第一人。

王绩


性简放,不喜俗礼,不乐在朝。因嗜酒,号五斗先生,作风超脱齐梁而复于魏晋。

图片

王绩是“文中子之弟也”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

🏷️嗜酒:王绩爱喝酒,不管官事,后来竟回家乡闲住,那时有太常署史焦革家里做的好酒,王绩遂自求做太常署丞。焦革死后,他媳妇接着酿酒,后来焦革媳妇也死了,王绩就弃官回家了。

没听说过王绩也没关系,仲淹王老爷子还有个孙子叫王勃,也就是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内位,如雷贯耳了吧!

图片

王勃是“王通之诸孙也”
开始说四杰:王勃被越南人奉为海王,杨炯当官是个酷吏,卢照邻最后糖尿病严重投水自杀,骆宾王好赌博后来出家当了和尚。四个人除了骆宾王都给武则天写过马屁文章,除了杨炯都写过七言诗。

王勃


图片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神童,九岁读颜师古的《汉书注》,撰《指瑕》十卷正之错。年十四授朝散郎,因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忌。
🏷️滕王阁王勃去南昌看望父亲,路过钟陵时,遇都督阎公在滕王阁大宴宾客。阎公本来想显摆自己女婿的文笔,客气的让在座各位一起来写,大家知趣的“岂敢岂敢”,只有王勃提笔就来,阎公大怒,但是当写完一看,都服了——就是那篇千年传颂的《滕王阁序》。那年王勃虚岁十三。

图片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唐抄本
该抄本被业界认为是现存最早的《滕王阁序》墨迹,《序》写成二十六年后流入日本。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在这里写作“落霞与孤雾齐飞”。
🏷️杀人:都知道李白“十步杀一人”,其实王勃也挺猛。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直接把曹达给咔嚓了。这事要说按律当斩,可巧大赦,好歹留了条活命。
🏷️海贼王:王勃他爸王福畤[zhì]受“杀奴案”牵连,贬官交趾(今越南北部)县令。王勃又去看他爸,来年渡海返回时溺水而死,年仅二十八岁。当地渔民为悼念王勃,尊称他为水仙王。现越南仍有王勃墓。



🏷️腹稿:王勃写文章前往往先磨墨数升,然后畅饮酒酣,引被覆面卧,待酒醒时“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之“打腹稿”。




王勃他爸王福畤有个朋友叫杜易简,杜易简的弟弟叫杜审言,杜审言的孙子叫杜甫。这样论起来,杜甫得管王勃叫大爷。因为杨炯和杜审言是一个单位的同事,所以杜甫得管杨炯叫爷爷😅

图片

张桃花同学的《初唐诗人关系网》的思维导图


图片


杨炯


华阴人,高宗显庆六年,被举为神童,授校书郎时,才十一岁。做盈川县令时死于任上,后人称“杨盈川”。
宋之问杜审言等同为崇文馆学士。则天御洛南门,献《盂兰盆赋》,辞甚雅丽。
听到人称王杨卢骆为四杰,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评:耻居王后,信然,愧在卢前,谦也。


说归说,闹归闹,后来杨炯为《王勃集》作序。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云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是乐府歌曲,但是到了唐代曲已不存,杨炯此作只是借用古题,并不是为了谱曲而作。
诗与乐府的区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唱不能唱,能不能谱曲。汉代以前所谓的“诗”,就是指能唱的曲词,《诗经》三百篇都可以唱。魏晋以后,能唱的称为“乐府歌辞”,不能唱的称为“诗”。宋以后,“辞”简化为“词”,又多了一重意义。

还有,小时候我哥教我背诗,《从军行》是第一首。




图片


卢照邻


幽州范阳人。年十余岁,初授邓王府典签,王有书十二车,照邻批览,略能记忆。后拜都新尉,因染风疾去官。居太白山中,得方士玄明膏,饵之,会父丧,号呕,丹出,疾亦甚。客东龙门山,友人时供衣药,疾甚,足挛,一手废,豫为墓,卧其中,病既久,不堪其苦,自投颖水死。
🏷️照邻这看着像是糖尿病晚期啊。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


到卢照邻,七言诗算是已经成熟了。

🏷️辈份:【唐会要】:显庆二年,诏征太白山人孙思邈入京,卢照邻、宋令文皆执师贽之礼。宋令文是宋之问的爹,宋之问和杨炯是同事,卢照邻和宋令文是同事好友,杨炯不就应该喊卢照邻叔嘛!所以杨炯说“愧在卢前”是因为差着辈儿呢。


骆宾王


图片


婺州义乌人。七岁能赋诗,“鹅鹅,曲项向天歌”也。落魄无形,好与博徒为伍。高祖时调长安主簿,武后时弃官去。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宾王作《讨武后檄》。武后读时但嬉笑,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惊异问:谁为之?人告以宾王作,后责问:宰相安得失此人!敬业伏诛后,宾王亡命,不知所终。
🏷️和尚:就像王勃海贼王的传说一样,宾王据说出家当了和尚,所以后人画像时喜欢把他画成出家人。话说宋之问夜游灵隐寺,写了一句“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苦吟不得下联,正在费劲,一老僧答到道:何不对“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沈佺期


内黄人,初任协律郎,后任太子詹事。因受赃,流驩州。中宗时起复,与杜审言等同为修文馆学士。

🏷️驩州,在越南,这流放比韩愈去潮州还惨,好在一路上有杜审言陪伴,俩人一路走一路写诗唱和: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沈佺期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宋之问


汾州人,高宗进士,与杨炯外直内教,与杜审言同为修文馆学士,后以知贡举时赇饷狼藉,贬越州长史。瑞宗时配钦州,先天中赐死。🏷️口臭:宋之问长得一表人才,写得一手好诗,却因口臭不能当男宠。之问甚是惭恨,常含鸡舌香(丁香)于口中。他曾为张易之兄弟手捧溺器,而“天下丑其行。”。🏷️土布袋:刘希夷作《代悲白头翁》有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联,宋之问非常喜欢,想借来放自己的诗里,刘开始答应了,后来又反悔并传扬出去,宋恼羞成怒,叫人用土袋压死了刘希夷。🏷️辋川别业:宋之问的旧宅,之后被王维买下来。

渡汉江  宋之问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图片

杜审言像 《三十六诗仙图》 狩野常信

杜审言



初唐诗人除四杰沈宋以外,还有陈子昂、张若虚及杜审言等。审言,杜甫之祖父也,恃才謇傲,为时辈所嫉,武后召见,拜著作左郎。后被贬官到越南,这是在越南时写的一首五言:

旅寓安南  杜审言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文章四友:少年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刺杀:杜审言在吉州任上得罪员外司户郭若讷、司马周季重,两人合谋诬陷杜审言,定了死罪。杜审言十六岁的儿子杜并为父报仇,刺杀了周季重,杜并也被侍卫当场杀死。此事震惊朝野,皆称杜并为孝子。武则天闻知此事,召杜审言入京师,授著作佐郎,再迁膳部员外郎。🏷️流放:神龙革命后,因结交张易之兄弟,与大批文人一起被贬,杜审言被流放到峰州。在途中,与一起被贬的沈佺期、宋之问等人互有唱酬的诗。唐律,罪行严重的要流放岭南。像李白当年流放夜郎,算是领导爱惜他了。


图片

陈子昂像 《三十六诗仙图》 狩野常信

陈子昂


梓州射洪人,富家子,貌柔野,少威仪,年十八,未知书,后感悔,苦读不已。入京举进士,苦不为人知。
有卖胡琴者,索价百万,子昂购得,众皆惊。翌日,大宴宾客,当众击碎胡琴,而以所著文章分赠客人,一日之内,名满都下。真是搞营销的人才啊!京兆司功王适见他的《感遇诗》惊曰:此子必为天下文宗矣。武后称帝,他上《受命颂》以媚后。后解官还乡,县令段简看他家有钱,就把他和他爸都抓起来,最后死在狱中,家财万贯被县令侵吞。
县令段简闻其富,诈诬子昂系狱中,以忧愤卒。
刘克庄: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太白、韦、柳继出,皆自子昂发之。

感遇诗陈子昂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韩愈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初唐的诗人有一种把自己放在宇宙里面去讨论的格局,出现了巨大的苍凉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讲的不仅是人,更是自己视觉知觉上的辽阔。


张若虚诗作存世的仅《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两首,但其中的《春江花月夜》却是唐诗的代表作之一,该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颇受六朝诗风影响,闻一多曾评价《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印度佛教经典在一段散文后,总有一段韵文作为结束,叫“Gita”,我们翻译为“偈”——为什么不译成“吉他”?到了宋代,佛家的语录、偈颂和道家的道情、步虚才为文人注意。所以清朝人编《全唐诗》时没有收入王梵志,可能是把他当成宋朝人了。
胡适说:佯狂是求名的捷径,怪不得当年疯僧之多了。疯僧王梵志是唐朝第一个诗人。

又说:清朝编《全唐诗》竟不收受梵志的诗,大概把他当作宋朝人了。我在巴黎法国图书馆里读得伯希和先生从敦煌莫高窟带回去的写本《王凡志诗》三残卷,后来又在董康先生处,见着他手抄日本羽田亨博士影照伯希和藏的别本一卷,共四个残卷。王梵志的诗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初唐诸位诗人是唐诗的奠基者,他们之后唐诗迅疾发展,王孟的五言,李杜的七言,高岑的歌行,接踵而起。有后人轻薄初唐大师,杜甫愤然曰: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死后,又有个晚辈又跳出来贱招儿,叫李商隐


沈宋裁辞矜变律,王杨落笔得良朋。当时自谓宗师妙,今日惟观属对能。



参考文献:陆侃如 冯沅君《中国诗史》胡适《白话文学史》钱穆《中国文学史》刘大白《中国文学史》 上官周《晩笑堂竹荘画传》 计有功《唐诗纪事》 施蛰存《唐诗百话》《唐宋诗举要》《王勃诗解》《闻一多全集。四杰》
部分图片来自书格:https://new.shuge.org


初唐的诗:从王勃的爷爷说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