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避免“魔改”,不得已出任监制,如何看待赵丽颖粉丝的解释?

2022-06-16 16:26 作者:roybankds  | 我要投稿

关于赵丽颖出任《与凤行》监制一事,在之前的文章中,个人提出过质疑。


质疑并非无的放矢

质疑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1.赵丽颖从未有过监制的经历,一上来便监制S级的影视项目《与凤行》,真的具备这个能力吗?

2.自从《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出台之后,的确有一些艺人借由挂名监制之职,从而规避了薪酬限制。

故而有此质疑,也算是合情合理了。至于赵丽颖是否是挂名监制之职,暂时无法断言,只是希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某种角度来说,算是给赵丽颖提了一个醒儿,且行些珍惜。


权力掌握在投资者手中

当然了,粉丝一定会污名化这种质疑,强行将之定义为对赵丽颖的抹黑。也有人说,赵丽颖是担心剧本遭到“魔改”,所以才要出任《与凤行》的监制。有了监制之职,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从而避免“魔改”。


乍一听,貌似有些道理,实则有经不起推敲。理由很简单,真正拥有改剧本权力的人只有投资者,谁出钱谁说了算。至于制片人、导演等人,他们之所以可以改剧本,是因为投资者赋予了其相对应的职责。


例如制作成本为1亿,可按照剧本进行拍摄的话,实际支出高达1.5亿。这个时候,制作人大概率就会要求修改剧本,以此来保证实际制作成本不会超出预算。

至于导演,改剧本就是其工作的一部分,毕竟每个导演对作品都有自己的理解。编剧的想法,导演也不一定会百分之百认可,调整剧本是在所难免的。

演员改剧本那些事儿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相信大家皆有所耳闻。有的时候,演员也会要求修改剧本,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性质:

1.演员对作品有不同的见解,提出来后得到了导演的认可,这属于集思广益了。

2.演员在未得到导演的认可之下,强行修改剧本,而且最终还得逞了。关于演员修改剧本的动机,有的是对作品有不同的见解、有的是想加戏、有的是要符合自身的人设,目的各不相同。

说到符合自身的人设,在现如今的影视圈中,充斥着大量的流量艺人。流量艺人立足于娱乐圈的根本是人设,因此即便是在影视剧中,也要确保人设不倒。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去贴近角色是不可能的,只能是角色迁就扮演者了。拿《上海堡垒》来说,鹿晗是在确认不需要剪头发后,才决定参演的。


或许有人要问了,在未得到导演认可的前提下,为什么这些演员能够修改剧本呢?

道理很简单,当演员的名气、地位以及市场号召力达到一定高度时,投资者也是要礼让三分的。毕竟这个级别的演员有助于提升作品的价值,说白了就是可以卖一个好价钱,在商言商便是如此。投资者一旦点头了,导演也无可奈何,只能是听之任之了。区别在于,知名导演的话语权会相对大一些,可以与投资者据理力争。


在《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去浮华浮躁、重创作规律”的几点意见》中提到过:

“当前我国电视剧创作重演员、轻编剧、轻导演、轻制作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有的演员自带编剧,随意在现场改动剧本;有的演员自带化妆师、服装师,不按剧情需要设计自己的形象;有的演员不尊重对手,不熟悉剧情,甚至不背台词;有的经纪公司不以引导艺人塑造生动丰满的艺术形式为己任,而是过度关注艺人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表现,甚至以拒演、怠工,消极等恶劣行为挟迫制片人和导演就范,使电视剧(网络剧)的正常创作受到严重干扰。”

监制之职可有可无

再说赵丽颖,显而易见绝对的一线女星,已经到了让投资者礼让三分的级别。如果说能够有人在赵丽颖极力反对的情况下改剧本,恐怕只有投资者了,没有第二种可能性。投资者要求改剧本无非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

1.自身利益的需求,涉及面甚广,难以一言以蔽之。

2.提出改剧本的人,在投资者心目中的重要性高于赵丽颖。

假设果真如此,那么对于赵丽颖而言,显然属于不可抗力因素了。面对不可抗力因素,哪怕有了监制之职也是徒劳的,监制也是给投资者打工的。换而言之,赵丽颖对剧本的掌控不需要通过监制之职来实现,个人的影响力足矣。反之,个人的影响力起不了作用,监制之职也就可有可无了。


结语

综上所述,赵丽颖出任《与凤行》的监制,要么挂名、要么有意参与幕后制作。事实究竟如何,估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明确的答案,只能是耐心等待了。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避免“魔改”,不得已出任监制,如何看待赵丽颖粉丝的解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