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容易被忽视的胃反酸原因
有些人胃反酸老毛病,二三十年,只要吃粗粮、饮酒过量,胃就反酸,这极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出现胃食管反流的表现,但很多人都不在意。如果不给予重视,再加上消化道没有痛觉,可能会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发展成重度的胃食管反流病,甚至出现癌变风险。
吞咽困难、体重明显减轻、贫血、反复发生的呕吐、呕血或黑便甚至便血,除了些报警信号之外,还有三个容易被忽视的胃反酸原因也需要关注。
被忽视的反酸原因一:便秘
结肠是我们排便的最后关口,有70公分到1.2米的长度,且富有弹性。当我们反复便秘,结肠就会失去弹性,粪便也随之停留在肠道中。结肠不通,那么胃刚吃进来的食物也就不能往下推进,出现排空障碍,诱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被忽视的反酸原因二:体重
研究发现很多体型比较胖的人群,尤其是腹部脂肪比较厚的人群,更易发生胃食管反流。

被忽视的反酸原因三:饮食
那么日常饮食中又有哪些食物会加重我们的反酸呢?
无论是小米粥还是大米粥,这种液体食物,且是粗粮不容易消化,会增加胃的负担,更容易反酸。
而面条里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米饭要多,所以面条更容易诱发胃酸的分泌,引起反流。
对于消化肉类,胃里头只有蛋白酶,没有淀粉酶和脂肪酶,所以肉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也会容易引起反流。

但如果已经是胃食管反流病症,除了日常呵护,及时就医外,治疗胃食管反流有没有什么安全见效的的方法呢?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海藻酸钠对酸袋(餐后存在于近端胃的一个未缓冲高酸区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之一)位置有一定影响。临床试验探究海藻酸钠治疗胃反酸的疗效,50例胃反酸患者随机分组,在两天内食用相同的标准餐,标准餐为易引发胃反酸和胃反流的食物构成,如芝士汉堡、香蕉等,在回流餐后30分钟服用10毫升海藻酸钠或10毫升水。研究人员对患者均进行了半小时的基础状态检查、1小时的直立状态检查和1小时的仰卧状态检查。结果显示,海藻酸钠在摄入后第一小时显著减少了酸反流,而服用水的患者的弱酸反流在第一小时增加。

在欧美地区将以海藻酸钠为核心成分等胃药胃逆舒作为胃反酸的常规药物,胃逆舒等胃药从天然海藻中提取,主要成分为海藻酸钠、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等的口服悬浮液,易吞咽,普适性强,婴幼儿、老人也可以安全服用。

除接受度高外,安全性也可以得到保证,我们生活中的治疗胃病的常见胃药,如拉唑类药物,由于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胃酸分泌,其根本不适宜长期服用,长期抑制胃酸分泌会进一步导致胃黏膜功能受损、胃黏膜萎缩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发展至癌变的风险。
与之相比,胃逆舒等海藻酸钠胃药其作用机理是物理抗反流,是在与胃内容物接触的瞬间形成一道保护的“筏”,在胃液上方生成粘稠的低密度泡沫凝胶物理性屏障抵抗逆流发生,不会抑制胃酸正常分泌,不会破坏胃内稳定的酸性环境,不影响食物正常消化和吸收,不会被人体吸收至血液至机体,且会在24小时内会排出体外,是一种治疗胃病的安全手段。
正确对待身体发出的不良信号,及时发现病因及时治疗,才能远离胃食管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