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冰箱不冷,我要不要会制冷呢?
这种节奏反正是一万个,也不需要我举例了。同样,我列举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以供未来批判和审阅。
我认为,这个问题其实要分几种情况来讨论:
基于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和已经明确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不需要了解其原理,也可以讲述这个客观事实。
比如,评议B站是否好用。在基于你已经使用过此网站的前提下,你给出了自己的评价。无论这个评价是好是坏,你基于的是一个客观事实,就是这个产品已经被使用过了。所以,你并不需要知道这个好为什么好,这个坏为什么坏。因为这个不是我做为一个使用者应当关心的。
基于一个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和尚未明确的结果。或者,评论者本身并未使用过该产品,未经历过该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需要了解其原理。
比如,讨论美国经济政策对明年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那么,在基于这件事尚未发生,也不知道结果的前提下。你要评价,那就相当于要对此事的影响做出预测。而预测将会影响其它人的决策,只要有人相信了此评价。那么,你对于信任者而言,就是专家。
而专家,应当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否则这就是纯粹的误导。
那么,基于上述理解,结合网络中的实际情况,即我不知道网络对面的人是否使用过此产品,你也不知道网络对面的此人是否有过对应的经历。所以,我对于网络上一切非实名的评价和评论都持保留态度。所以,我从来不跟网上的节奏,这种事情非常无聊,你根本不知道对面是不是一个乐子人。
而对网络大V,则需要了解其专业性来决定是否信任。这里要注意,不是说学历高就可信,也不是说播放量高就可信,对于专家不光要看学历,还要看经历。不光要看他说的好不好听,还要看他做的好不好看。比如,如果有人给我推荐股票,那在我不知道他本人是如何投资的前提下,我全部当鬼话听。
甚至,对于老师教授给我的知识,我同样也只信一半。不信的一半是基于这个世界是不停发展的。我的世界观里,发展是永恒的。所以,老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也许这个知识就已经不适配了。只有这样,在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时候,才不会太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