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酒进入拐点

2023-06-20 10:23 作者:长江酒道  | 我要投稿

曾几何时,作为光瓶酒领域的分支,小酒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随着光瓶酒市场的不断扩容,特别是头部名酒纷纷布局加码,光瓶酒从理念到落地再到升级得到不断强化,再加上去年新国标的实施,使得光瓶酒成为一个热门赛道。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员曾表示:“2022到2024年光瓶酒市场预计保持16%的年增长速度,2024年市场容量预计将超过1500 亿元,未来十年将会突破2000亿元。”


与光瓶酒的高热度相比,小酒市场似乎显得有些落寞,甚至有些颓势。出现颓势的原因是什么?小酒是否还有机会?长江酒道对此进行走访和调查。



急转直下的小酒市场



一直以来,成都都是餐饮消费大市,这座烟火气十足的城市催生了大量酒类消费场景与丰富的市场业态,长期被视为酒业流行风向标。


长江酒道走访了成都的各大商超、便利店以及餐饮店等平台发现,最为常见、陈列最为显眼的是小郎酒、小劲酒、江小白、歪嘴、红星二锅头等产品,但销量却不尽如人意。有便利店的工作人员表示:“销量很差,几天可能都卖不出一瓶。”

“小酒下滑得很凶,不止在成都,全国都是类似现象。”成都酒商谢利(化名)表示,小郎酒和劲酒在小酒品类里销量是最好的,但也逐年在下降。


另一位成都酒商吴干(化名)早年曾代理两个小酒品牌,团队规模高峰时期达到20人左右,半数以上是业务员。吴干表示:“做小酒和做其他种类白酒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小酒是直接面向终端,因此我们的业务员需要每天去拜访餐饮店和烟酒店。”


后来因为疫情的原因,餐饮行业遭受重挫,与餐饮最为密切的小酒品牌销量也大幅下降,吴干表示:“疫情出现后,小酒出现断崖式下跌,小酒的利润本来就低,需要量来支撑,但量也起不来,完成支撑不起团队,所以我就把团队解散了,只留下一两个人,到后来更是直接放弃。”

小酒市场的颓废,最直接的体现在餐饮终端,长江酒道走访成都多个火锅店、夜宵店发现,多数的餐饮店都已经减少品牌数量。


在成都武侯区的一家夜宵店里,酒水饮料的柜台上只能看见小郎酒、江小白等2至3个品牌,夜宵店老板告诉长江酒道:“以前小酒品牌还挺多,销量也还不错,但疫情出现后,销量急转直下,我们不敢留太多,只能选一两个卖得比较好的品牌。”

与此同时,长江酒道在线上渠道如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以及酒小二、歪马送酒等酒类配送平台发现,小酒品牌仅仅只有一两个品牌,且销量与啤酒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小酒走下坡路原因何在?



小酒由于其特殊属性以及各渠道的特征,决定着小酒的导入必须在餐饮渠道率先启动,只有通过餐饮渠道培育工作的开展,才能在后续带动商超以及流通渠道上量。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22年1-12月,全国餐饮收入43941亿元,同比下降6.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0650亿元,同比下降5.9%。


番茄资本数据显示,2020- 2022 年末全国餐饮门店数量分别为 879、863、775 万家,同比下降12.01%、1.82%、0.2%。


疫情之下,餐饮渠道遇冷,是小酒市场萎靡的主要原因。吴干表示:白酒流通渠道很多,可以走宴请、礼品、甚至是收藏,但小酒不行,小酒的特殊属性决定着小酒只能在餐饮渠道,餐饮行业一旦受挫,小酒一定会受到波及。

在谢利看来,除了餐饮渠道受挫,小酒下滑还有几个因素:一是消费者习惯的变化,消费者的理性程度大大加强,选择产品时不再盲目选择;二是年轻化和低度化,现在市场逐步向年轻人靠拢,他们的口味和喜爱越来越成为小酒考虑的重点;三是量的瓶颈,量少成本就高,量大成本就低,小酒市场总量有限,量的瓶颈无法突破,所赚取的利润就低。


就企业而言,小酒市场是小众市场,成本高、利润低,因此大多数企业只是将小酒作为补充产品。


在独特咨询创始人王伟设看来,疫情的发生只是导致小酒市场萎缩的部分原因,真正原因有两点:其一是性价比低于大瓶酒,以售价18-20元的100ml谋品牌小酒为例,乘以5价格达到百元,这是消费者不愿意接受的。


其二是小酒无法适应当下的消费场景,王伟设表示:从大众自饮场景转向中产阶层的微醺、品味、养生等场景,并以特色化的小酒满足消费需求,可以搞类似劲酒和毛铺的产品,也可搞自由勾兑多种风格的套装小酒。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小酒市场上的产品种类常常处于同质化竞争状态,特别是酒类品牌的包装和标签方面,往往已经失去了美感和原创性,营销策略和花样不多。同时很多企业缺乏市场导向和投资意识,更不谈品牌氛围和专业化经营。同质化导致了市场竞争的激烈,而竞争的成本也在逐渐上升。



小酒还有机会吗?



尽管小酒市场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但其本身的市场和消费人群依旧存在,如何去深度挖掘是当下酒商和酒企需要思考的问题。

“小酒市场需要消费场景去支撑,需要往好吃、好喝、好玩、有故事、有情调等方向去发展。”王伟设认为,这种消费场景的打造不能以餐饮业做主导,而应该是小酒品牌来主导,原因很简单,餐饮业缺乏创新和资源。


与此同时,王伟设还特意提到一个关键词:流量。他表示谷小酒的崛起就是依托小米的线上平台获取流量,互联网的优势使谷小酒在刚建立的两三年时间就达到5千万元的营收,它的商业模式值得借鉴和学习。


谢利表示,做小酒要创新和年轻化,可通过互动、情怀、文创等方面内容去吸引年轻消费者。同时,小酒企业需要采取多重营销策略,包括加强网络营销、加强品牌营销、创新产品推广模式等,


有业内人士也认为,年轻消费市场的逐渐崛起,开始成为小酒市场稳步发展的新引擎。对于如何更好的开发年轻消费市场,小酒企业可以在产品型号、品牌文化、价格策略等方面进行创新,引导消费者重新认知小酒市场。


总体来看,小酒市场的发展必然需要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创新。小酒企业不断提升相关的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创造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特色,满足更多不同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将是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


小酒进入拐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