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谈推理 02 | 黑暗推理美学掌门人 不是你以为的他

黑暗推理美学掌门人
不是你以为的他
文/疏影 推理顾问/弃之竹
上回我们说到漫画《文豪野犬》中的爱伦·坡,在故事里他的异能「莫格街的黑猫」可以说是推理中的超强存在了。但这个自负推理技能无人能比的傲娇少年,偏偏在一次侦探比赛中输给了一枚阳光呆萌小**。φ(>ω<*)
但其实这枚小**的杀手锏「超推理」能力并不是什么异能,只是有着与生俱来的超级洞察力,能够一眼透过谜面揭出谜底,这其实就是一个侦探的最高修养了。

这枚不仅推理能力MAX而且有着灿烂笑容的小**就是江户川乱步啦~
要讲到日本推理,他可是不得不提的大人物。不仅仅是一个流传了许多经典推理作品的伟大作家,而且还是日本推理文学的精神领袖和奠基之人。
他一生作品无数,引领了日本推理小说的创作潮流,以他名字命名的“江户川乱步奖”,也是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推理文学奖项之一。

在《文豪野犬》中他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这种时候了就不要再给我加一些普通的设定”,的确,纵观整个推理文学的历史,像他这样极具个性的作家也是不多见的。
所以呢,我们今天想从四个特别的维度来跟大家聊一聊这个推理大师“不普通”的设定。


PART1 爱伦·坡的小“迷弟”
和漫画里不同的是,事实上作为日本推理文学开创者的江户川乱步却一直是爱伦·坡的死忠粉。
只要通过两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他对偶像的崇拜程度。
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他的笔名由来了。他原名其实叫平井太郎,但是为了表示对爱伦·坡推理精神的传承,所以取了一个在日文里读音和“埃德加·爱伦·坡”相近的笔名“えどがわ らんぽ”,写成中文就是江户川乱步。
而他也经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向爱伦·坡致敬。他在1923年发表的处女作《两分铜币》就是以爱伦·坡《金甲虫》为灵感的关于密码破译的故事。

他笔下的人物不是聊天的时候三句话不离爱伦·坡,就是连在火车上都要抱着爱伦·坡的诗看。(《火绳枪》中主角义弟橘)另一篇《致命的错误》中更是直接引用了爱伦·坡作品中的经典语句,可以说是真爱粉了。

至于要想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被爱伦·坡圈粉的,那就要从日本推理文学的开端说起了。
我们在上一回曾经提到过,最初的侦探小说起源于欧美,是国家体制逐渐完善以及社会两极分化背景下的产物。但在西方涌现出越来越多优秀的侦探小说家和侦探作品的时候,东方的文学界却一直处在沉寂之中。

打破这一切的是“明治维新”。(大家应该都对这个历史考点不陌生了,什么?你没听课?那当我没说)日本开始大量的翻译国外文学作品,在这之中,以爱伦·坡作品为代表的优秀西方侦探小说被引入日本。从单纯的小说翻译进化成将欧美原著copy到日本背景下的“翻案推理作品”(一种把欧美小说翻译成日文,再把故事背景改成日本,假装是自己原创的山寨货),使得推理走向大众,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推理文学的魅力。

江户川乱步从小就算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小孩,讨厌运动,喜欢翘课(只翘体育课),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宅着看书(很多大作家都是宅男)。从小学二年级读了第一篇推理小说起,他就已经沉迷于推理小说的世界了,那个时候他最喜欢的作家就是爱伦·坡。

PART2 日本推理的灵魂人物
如果把日本推理圈比作一个游戏副本的话,江户川乱步就是负责开荒的那个。他是所有玩家的信仰支柱,也激励了无数的后辈走向推理创作这样一条道路。

其实说起来江户川乱步这么一个推理大佬也是有一个能力觉醒的过程的。他从阅读中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优秀的作品都出自欧美,而日本却没有什么像样的原创作品呢?难道说侦探还有血统限制,亚洲就不适合侦探的诞生么?
Nonono~他可不相信这种说法,似乎感受到了使命召唤,他拿起了这支名为推理的笔。1915年,学生时代的他撰写了自己的第一篇推理习作《火绳枪》。

这其实是模仿柯南道尔风格的一篇密室杀人小说。在这个故事之中,遗落在桌上作为凶器的火绳枪与散布在门口的木屐鞋印看似明确指向了嫌疑人,但事实却偏偏不是如此。江户川乱步精心设计了一场没有凶手的他杀。
8年后的《两分铜币》是他初次发表的作品。这次不再有欧美侦探小说作为必要元素的凶杀情节,他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纯推理向的解谜故事。这个故事从情节到诡计的设计都特别精巧,精巧到了什么地步呢?他向杂志社投稿的时候,编辑还以为他是copy了哪篇欧美作品,特意请了专人来鉴定。
他这篇作品在《新青年》(不是你以为的五四运动,而是一家日本侦探杂志)上的发表堪称日本推理史上的里程碑,他证明了日本人也有能力写出不逊色于欧美的原创推理。

他所获得的成功不仅仅为他的梦想铺平了道路,而且也照亮了所有对推理文学心怀热忱的年轻人的梦。所以后面很多推理作家都会把他当做偶像,在自己的作品中频频致敬他。


PART3 很黄很暴力的推理怪咖
承自爱伦·坡的文风,江户川乱步也不是什么小清新,他信奉的是黑暗美学。
他的作品就像是五彩斑斓的泡泡,每个泡泡之中都是一个华丽颓靡而又荒诞不经的世界。
此前江户时代的作家含蓄,世俗背景的故事没有太多可以发挥的空间,只能将离奇的想象寄托在神灵鬼怪的传奇上。而江户川乱步更大胆,他挖掘的是人性最隐秘的欲望与最深刻的罪孽。


他笔下的人物最一致的属性就是“病娇”,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对“纯粹之恶”的迷恋。他们不遵循一般的犯罪套路,一般也没有什么情杀、仇杀、激情杀人这类的犯罪动机,只是单纯的喜欢犯罪本身而已。其实这种一本正经地认真干坏事的属性想想还蛮萌的ヾ(o・ω・)ノ
江户川乱步本人是个超级重口味,他对一战之后“情色、怪奇、无意义”的耽美风格特别感兴趣,所以他也把自己对同性恋、异装癖、人偶癖、性虐恋的喜好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

列举一下他作品中喜欢用到的几个元素让你们简单感受下。

①窥视欲
《人间椅子》讲的是一个长相丑陋的椅子制造师迷恋上了一个女作家的故事,他把自己嵌进了一张扶手椅里,让自己的大腿成为这张椅子的坐垫,自己的手臂成为扶手,隔着一层织物抚摸着女作家的身体、偷窥着她的生活。这种椅中藏人的诡计映射的是我们每个人潜藏的、对别人生活的窥视欲。
②人偶恋
在影视作品中常见的一般是人偶恐惧,比如《电锯惊魂》、《死寂》、《招魂》这类。但有人偶恐惧的存在也就有人偶恋的存在,《非人之恋》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少女新婚不久,意外发现丈夫真正深爱的是一具做工精巧的女性人偶。她出于嫉妒将那具人偶摔毁,以为这样就可以夺回所爱,却不料丈夫竟然在人偶怀中殉情而死。
③器官迷恋
很多推理作品对人体都抱有一种解剖般的审视态度,也经常会对某一或某些器官怀有病态的迷恋,比如帕拉尼克的《肠子》(有句话告诉我们,再冷漠的男人直肠也是温暖的)以及江户川乱步的《火星运河》。器官迷恋是江户川乱步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而将遍布人体的血管比作“火星运河”也是他很喜欢运用的一个意象(之后反复出现在他其他作品中)。
④恋物癖
《镜地狱》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对透镜和镜子这类能够映照出影像的东西极度迷恋的人(一般来说喜欢镜子的人都有自恋倾向)。他将继承得来的遗产全部用在收集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镜片之上,终于想尽办法进入到了一个巨大的球型镜子之中。当他被人救出来时就已经疯掉,镜中世界的真相也被永远掩藏。
但其实和《烟虫》相比,以上都算是小清新了。

光是把「虐恋」和「慕残」这两个猎奇元素相结合就已经足够吸睛了,只是太过十八禁的剧情不适合在这里讨论,所以感兴趣的大家可以自己自行去看原著~_(:з」∠)_

PART4 侦探&怪盗CP背后的男人
在推理中有两组非常经典的CP人设。
一是一个聪明睿智智力超群的侦探搭配一个忠心耿耿却笨手笨脚的助手,这组CP人设的来源当然就是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华生」了。

二是一个正义化身机智过人的侦探搭配一个手法华丽身份神秘的怪盗,这组CP人设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大概是「工藤新一」&「怪盗基德」,其实它的真正来源是江户川乱步笔下的「明智小五郎」&「怪盗二十面相」。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进入科普时间了。

一本正经的科普时间
在最初的时候侦探的任务只是破获一起起案件,但是后来呢作家们发现侦探实在是太厉害了,“主角光环”照耀下没有破不了的案子,这样就没什么悬念了实在是不够好玩。所以他们就给侦探设置了一个智力和他不相上下的死对头,在每一起看似独立案件背后都有这个大反派的操纵。让侦探和他斗智斗勇,在解开每一起案件的谜团过程中再找出隐藏的惊天秘密。

这个超级反派角色的鼻祖是福尔摩斯的宿敌詹姆斯·莫里亚蒂(这个家伙大概就是智商超群却不干好事的代表人物),他在欧洲创建了一个有着超高影响力的庞大的犯罪帝国,社会上近一半的案子都与他有关。而且每次犯案后,他都能不留下任何线索,干净利落的逃脱,从未失手过。

这个时候的反派都还是正儿八经政治不正确的坏人,但到了江户川乱步的时候就不同了。他将这种风度翩翩的反派人设,与法国侦探小说家莫里斯·勒布朗作品中亚森·罗平的侠盗形象结合了起来,同时新增了“易容”技能点,创造出了“怪盗二十面相”这个角色。

这个角色不再是个无法无天的大坏蛋,他成为了一个只偷艺术品的“雅贼”。他对仪式感有特别的执念,在每次行动之前都会寄出预告函,依靠脑洞大开的精心设计与变幻多端的易容手段轻松窃取宝物,之后再从容脱身。
江户川乱步对这个反派角色的塑造特别的成功,以至于《名侦探柯南》的作者青山刚昌都是他的粉丝,不仅把主角的名字取作“江户川·柯南”,而且还设置了一个脱胎自二十面相的角色“怪盗基德”。

说了这么多,是时候安利一部番剧了喵~如果说你感兴趣于他的作品,想简单的入个门又对大段的文字特别头疼的话,那就辛苦你们看到这里了,不如看看《乱步奇谭》(Game of Laplace)。

随便感受一下这18+的画风。
其实因为江户川乱步暗黑沉郁的文风与惊悚猎奇的犯罪设计,使得后世很多人都对他有些误解,甚至有些把他“妖魔化”,但种种夺人眼目的标签只是他作品呈现给我们的一部分。大师也会“从良”,其实到他后期的作品之中就已透见温和平实了。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无论通过怎样的形式传达,他作品背后的东西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
毕竟如他本人所说——“浮世皆梦,唯夜梦方为真”


更多推理硬货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怪异故事
加摆渡人微信TEARGODmini进@怪异故事VIP群
新浪微博:@我是怪异君
优酷节目:怪异君毁经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