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要过于理想化。
最近看到不少视频,都是谈教育的。感觉都是过于理想化。
第一教育是培养人,而不是人才。这个提法是很好,教育部也是这么想的,减轻课业负担,增加兴趣和爱好一类的活动,那当然,现在的政策也是这样,但是现在学生的负担为什么没有减轻呢?你会发现学生的大部分课业负担都是家长增加的,而兴趣爱好活动这一项呢?跟孩子的家庭出身环境有巨大而密切的关系。如果理想化实施了,我们从高考能找到一个标准来平衡各项指标,实现各项目标的话,我相信,结果不会更好。不如像现在这样循序渐进的改革。
第二学生的学习太痛苦,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这个好不好,当然好。但是如果学生学习不加约束纯靠引导和尊重学生的爱好,可以不用想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是想着躺在床上玩手机,那是最开心的。有任何的兴趣爱好魅力能够超过手机游戏吗?学习本身就是痛苦的。我们只是说,要减轻这个痛苦的程度,增加学习兴趣引导,但是绝对不能放任自流。我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呢?因为我在网上看的太多的评论给我一种感觉,就是他们特别渴望这种放任自流的学习,把人的自律性呢想得太美好。
第三,要个性化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这个提法也很对,但是这个成本很高的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公立教育能够承担得了。外国提的素质教育,素质到最后,就是穷人的孩子,你放学了你爱干啥干啥,你很快乐,你的个性得到了保障。富人的孩子有一整套的教育保障,骑马高尔夫,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甚至去博物馆都有专门的讲解员。这后面都是钱啊。
第4个,教育是要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是共同作用的,而不是三阶段的,不是一个前后启程的关系。现在几乎所有的教育功能都想在学校里面完成,可能吗?甚至很多人想的很简单的学校就是做教育,但是实际情况,学校,教育只是他的主业,他还有很多其他的职责责任要承担,甚至在有的时候优先考虑项并不是教育问题,比如说安全问题,所以实际情况是很复杂的。
最后总结一句,不要总是想着理想主义,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最后带来的一定是灾难。
更何况我们国家有一批人借着这样的高大上的教育口号和理念,实质上就是要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