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小说(十七)create创造

总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就像你坐在了教室的椅子上,从自己孤独的灵魂中撕扯出了碎块,所塑造出一个独立于自身的个体一样。
但你很清楚自己是在干什么,你只是在记录。
开始沿着她身体的曲线,塑造肌肉、骨骼、血液,每一个人体所需求的部位和养分。
心脏在有力地跳着,血管在争分夺秒地收缩,肺部吸进氧气,吐出二氧化碳。
你便开始想象她身上的微小毛发,以及黑色长发,她那小巧的琼鼻,有神的大眼睛,以及符合身材的身高和体重...
人造纤维织成的衣服开始覆盖在身体的肌肤上,而鞋子和内衣也纷纷到来,好像它们本来就在那里一样,你却忘记了这些东西从购买到工厂制作,再到原材料商的千里之外,其中经过了多少步骤和神乎其技的技术。
情绪,她在盯着我看,在微笑,此时脸部的肌肉大部分都会移动,向我传达出讯息,相比于文字交流和口头,似乎这样的行为会让我们感受到数倍的信息。
我感受到了。
她在对我现在所做的事情而感到,好奇。
为什么要好奇呢?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故事起源于此。

一个人物处于不同环境,不同时间,都会做出不同的事情。
只要我站起来,她的目光就会跟随着我移动。
我走远,她就会紧跟过来。
我跟她说话,她就会做出聆听的样子。
当我作为第二个人物与她进行互动的时候,就会发生两倍乃至更多的信息交流,这本是无法避免的,对话之间所透露的剧情和文本相比于阐述来说,更加自然和随意,而且对于某些线索来说非常隐蔽。
好的,那她下一步,就是说话。
“你在做什么呢?”
这便是她的本意,相比于之前我所说的,自然显得随意多了。
“回宿舍。”
“怎么,在我身边很烦么?”她皱了皱眉头。
在我提出问题后,人物就会开始阐述自身,这是无法避免的个人主义。
自然,人物本身的五感也非常关键。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物的一部分,显然读者是不可能知道你所想象的全部。

“说的我都饿了。”她马上嗅了嗅,“食堂今天烧的肯定是茄子。”
“那么远都闻到了?”
“今天天气那么热,饭菜的味道也肯定会飘很远...”话音未落,她便解下校服衣领的第二颗纽扣,“好热....啊,来风了!”
这个时候,人物便开始自己运动了起来,只要你不赋予她空间和时间,她便是死物,就像机器人失去了电池。
该怎么避免这种局面?很简单,赋予她过去。
“昨天不是说要请我个雪糕么,今天怎么就说话不算数了?”她故意生气道。
“那你帮我还花呗啊。”我于是开了个小小的玩笑,“好了,马上帮你买!”
当赋予了人物的过去,自然就有了未来。
“哼哼,你还要请我吃一年的雪糕呢。”她马上得意洋洋了起来,“看来,你还是长不了教训嘛!”
“你以后的工作肯定是超市销售员,那么嘴碎肯定当不了服务人员。”
“你!”她把右手手指摁到我脑门上,“怪不得你天天浑浑噩噩的,以后肯定是一个看电脑的死肥宅!”
人物此刻感知,接受,并进行自己情感和性格上的思考,所付诸行动,只要作者稍加引导外部条件,她便可以做出合格的自然反应。
不过,当人物有了自己的核心,那么便是人物和剧情反转的时候。
“是的,读者们,不过你们第一次遇到的应该是可符香小姐才对。”她微笑着面对着镜头,“她现在还在某个小说的角落潜藏着,喂!我说你竟然还把她从游戏里请进来了,真是的!”
“那是因为她会在《联邦区》继续出现啊,咳咳。”
好的,谢谢零号的配合,她最近一直在磨练这些技巧,谢谢她的演技。
“哼,不用谢,各位读者,如果让我有了一个鞭子的话,那么我第一个会打死这个负心汉!”
求饶命。

当作者的目光不再局限与一个人物或者数个人物交流的时候,整个人的目光就会被更大的组织所吸引,并赋予它与单个人物相同的目的和使命,自然个人的身上往往也会有大势的推动。
无论是学校、村庄、城市、国家乃至人类本身,这些就是所创造的大势,即使天灾人祸,宇宙浩渺,自然庞大,都与人自身的集合逃离不了关系。
除非你头硬只写一个人物,且完全脱离人类文明的文字、语言、技术、科技、军事、经济、民生、政治等等方向。
所以当我有一天我发现自己所穿的衣服,所吃的东西,所踩的路面,所看到的景色,所触摸到的墙壁,全都是有一天由其他人创造出来并交付我所使用的,人造物所透露的信息和情感将会比单个的人物更加庞大和势不可挡。
自然,弄清楚这些方向将会给写作指出一条明路。
表现在文章中,便是背景和世界观,这是一条很长很远的道路。
自然,也有停止的时候。
一个人所接触的知识和讯息是有限的,所以自然在文章中,每个人都开始使用逻辑和包容的方式进行写作。
比如我吃了一颗糖果:“眉头舒展,惬意地倒在躺椅上”
这样的话我就不用再多加一段对话叙述这颗糖果的味道了。
解释并不是万能的,文章的每一个地方都解释起来将会非常麻烦,比如你所创造的人物发现了尸体,你还要跟读者详细地解释尸体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到这里的,然后再说出自己的感想什么的。
只要说:“眉头一皱”,或者“惊恐万分地瘫坐在门边,脑袋一团乱麻”,人物本身的反应代替了子虚乌有的解释,可以省作者很多心思去推动剧情的发展。
但并不代表作者不去琢磨背后含义,含义将会在以后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个尸体的出现还是要让荧幕后的读者思考思考的。
回到大势和背景中来,我们并不难发现其中的联系和关键,人物一般会在其中起到作用,或多或少,但都存在于这些背景中,那么相互之间的反应和改变便是小说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希望作者们清楚。
很多作者都太理所当然了,这一点我会特意强调,不去搜集资料,启迪思考,多多刺激自己,在自己的房间里团团打转想不出剧情和人物....这本是一件尴尬的事情。

最近一直在思考人物和真实之间的互动,骤然发现原来绘画用颜料造就的,摄影用照片来留存的,音乐用节奏来表达的,都是一种方式进行归纳和总结,一种不能描述,不能用言语简单表达的,所谓的“艺术”。
我并不清楚这些代表了什么,但我现在不管站在哪里,是什么时间,只要脑海中回忆起一个画面,它便开始了无限的延伸...
人物本身,已经无法用活灵活现这种词来形容了,而是我手臂的一部分。
嗯,只要我继续写下去,我就不会迷失在这里,不是么?亲爱的读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