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便聊聊(高中生的胡言乱语)

2023-08-29 15:34 作者:tehuti魔术  | 我要投稿

这篇文章其实是我的暑假政治作业,但我深知这不是一篇“好的”政治论文,至少老师不会太看重。由于里面还是有点我认为有价值的探讨(牢骚),最后决定发上来做纪念。

to an extent也是对某些人“厌男”,搞什么田园女权的回应吧。。。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就乱闹,当自己波伏娃呢?人家波伏娃还跟萨特有革命性的恋爱关系呢。。。愚蠢至极(笔者的胡言乱语)

正文


社会现象观察:“下头男”与“女权”主义的兴起

   一切从一次暑假的夏令营开始说起,当时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做house bonding,大家一起玩真心话大冒险,然后自然就变成了感情史考究,但是其中让我感到意外的点在于“下头”这个词的不断出现。似乎只要有女性开始讲述自己的一段过去的感情,都会使用下头一词描述其对象。此现象不局限于学生,年轻的教师在分享自己的恋爱经验时都会提到这一词,所以可以推断出,在现代的年轻女性中“下头”已经成为了普遍的日常用词,似乎只要有男性在感情中做出不符合自己期望的事,都能以下头一词笑过。这现象背后的原因到底为何?本文致力于探讨,深挖当今社会下“女权“所带来的影响。

   为了彻底了解现象的产生原因,需先追溯其根源。“下头男“是社交媒体上兴起的网梗,其含义代指使人扫兴,同时还普信的男性,属于贬义词,现在已经成了一种网络文化现象,描述恋爱关系中不好相处的男性。有了定义,下一步是观察当下社会背景,进一步分析大众的意识形态。

   当下社会的男女关系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但必须承认的事实是,父权制的影子还笼罩在环境上,男女,依旧不完全平等。在这一大背景下,女权主义对于女性来说,看似能带来她们所渴求的正义。男女平等的口号至少理念是被当下社会所认可的,所以这么一来,年轻的,思想不固化的女性自然会去追求更多的权力,要求男性尊重自己,把自己视为平等的主体。事情到这里都有理有据,但是部分女权在实践中便是面目全非。回到“下头男”一词上,其背后的大众观念集合(意识形态)不就是男性应该在感情中做出让步,处处顺从女性,给予“尊重”吗?这种“女权”本质并非对平等的向往,而是在父权体系框架下,披着女权外皮的男权主义。父权制度对男性也具有有压迫性质,男生生来不得“懦弱”,不能哭,需要处处体谅女性,披上坚强的伪装,将一切痛苦埋在心中,这些都是父权对男性的要求,在这个体系中,男性作为掌权者,必须做出一定的牺牲。而当今社会“下头男”的出现,不正是一种父权社会中不成功男性的表现吗?喊出这个词的人,从未想过其内涵实际是表达了一种对“不下头”男性的向往,也就是对父权制所要求的那个完美掌权者的向往,也就是对父权制度的低头。

   以上即为对“女权”的批评,下面要探讨的是,什么才是真女权。

   论女权,最大的问题便是派别过多,无法一一探讨,这里引用大问题dialectic的开题三理念1)承认一个事实:男女不平等。2)宣扬一个价值:男女应当平等。3)具体怎么操作:这个有得争。有了大前提,便可以开始论述观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支持的女权是社会女性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女权分支。社会女性主义搬运了马克思的思想,将其实践到了男女关系中,换句话说,男女间的关系,犹如资本家与劳工,在这套体系中,女性受压迫的原因,本质是男性垄断了生产材料,并且社会没有做到按劳分配。主要的矛盾点聚焦在传统家庭中,父亲是负责工作挣钱,而母亲则是生儿育女的,所以母亲的劳动没有收到实际的酬劳,从而导致了这种不平等的存在。社会女性主义对此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个是取消这种传统家庭结果,把带孩子的工作交给政府,从而解放女性,让其也能专心劳动。第二个方案是保留这种家庭结构,但由国家给女性发带孩子的费用,也就是劳动的工资。这两种方案都有其缺陷,且无法直接在中国社会实践,但其蕴含的理念对于男女之间的矛盾有极好的调和作用,而且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大方向。在未来,也许是可借鉴的政策。

   作为现代社会的年轻一代,在为自由与权利付出行动之前,理应先打好稳固的理论基础,不盲目被社会中的意识形态所引导,坚决跟紧党的脚步,这便是我对女权的所有意见。

随便聊聊(高中生的胡言乱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