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兵败阿富汗,俄要重演?89人刚炸死,赫尔松又有500俄军死伤

近日,俄罗斯在顿巴斯地区遭遇重创,63人被乌军海马斯火箭炮炸死,目前这一数字已经上升至89人,与此同时,乌克兰放出消息称,在赫尔松地区,俄军又有500人死伤,战争升级的趋势逐渐清晰,如果普京再不做出改变,俄罗斯的损失只怕会更惨,那么,赫尔松又有500俄军死伤,乌军开始占据战争主导权?俄军伤亡不断扩大,要重蹈苏联入侵阿富汗覆辙?战局对俄越发不利,普京还能坚持实现所有目标吗?关于以上三个问题,我将从乌军炮击顿巴斯说起,来为您深入分析。

据了解,袭击发生在当地时间1月1日,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而当地信息部门负责人给出的明确时间是新年刚刚来临的第2分钟,乌军海马斯的6枚炮弹便从天而降,其中2枚被成功拦截,4枚命中了俄军在顿巴斯最大的临时集结点,此时的俄罗斯士兵正在此聚集,庆祝新年,本身这4枚弹头,即便配备了高爆战斗部,也不会造成如此大的损伤,但有消息称,还地还存放着俄罗斯大量炮弹弹药,因此产生了殉爆,这片建筑被夷为平地,事件发生后,乌克兰方面称有400人死亡,约300人受伤,而俄罗斯方面只承认了89人死亡的消息,随后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要求在1月6日前调查部门给出详细报告,打算亲自过目。
第一个问题:赫尔松又有500俄军死伤,乌军开始占据战争主导权?
乌克兰消息称,赫尔松又有500俄军死伤,俄军频现伤亡,难道乌军开始占据战争主导权?

从俄罗斯的军事潜力来看,乌军的袭击不会对总体态势造成太大影响。且不说乌克兰方面宣称的这一消息是否属实,即便赫尔松方向的500人伤亡真的存在,也并不影响俄军的战略计划,毕竟当前俄军动员兵几乎已经全部投入战场,如此一来,俄军的总部署将直逼30万人,在这个体量下,这一牺牲数据很难造成太大冲击。
从现实情况来说,战场的主动权更大一部分仍是掌握在俄罗斯手中。所谓战场主动权,指的是部队在战略全局以及战术应用上具有自主行动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要能按自己意图行事,当前的乌克兰显然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虽说俄罗斯也不能算是完全掌握主动,但其起码能决定继续发动攻势,还是就地转入对乌东四地的防守,同时在选择进攻方向时俄军也能在局部地区拿到更多的战略自主,因此单凭这几次伤亡并不能说明乌军开始占据战争主导权。
最为关键的是,俄罗斯的核武器也是令其不会在战略上陷入被动的底牌。事实上,乌军已经能够在战线上保持僵持,尤其是在巴赫穆特地区,乌军已经顽强阻挡了俄军近5个月的攻势,这实属不易,然而,俄罗斯在远程武器和核武器上的优势实在难以抹平,只要这两点没有发生变数,战争主动权将会持续在俄罗斯一方。
第二个问题:俄军伤亡不断扩大,要重蹈苏联入侵阿富汗覆辙?
在苏联时期,其也曾派遣军队入侵阿富汗,最终无功而返,眼下俄军伤亡不断扩大,要重蹈覆辙?

如今的俄乌冲突与当时苏联入侵阿富汗有本质区别。阿富汗并没有对苏联产生实质性威胁,也没有在美苏两极争霸中“选边站”,因此苏联侵略阿富汗是一场彻彻底底的非正义战争,而当下的俄乌冲突主要是因为北约东扩,已经严重威胁到俄罗斯的地缘安全和生存空间,乌克兰更是出现了倒向美西方的倾向,俄方这才发动特别军事行动,毕竟,如果不诉诸武力,俄罗斯很可能将不断遭受北约排挤,单从这一点来看,俄军的战斗意志就大有不同。
再者,俄罗斯当下不用太过担心内部问题。我们知道,苏联其实在阿富汗并没有遭遇战场上的严重失败,其最大问题是由于在阿富汗的持续消耗,最终导致了国内政局动乱,进而引发解体,不过目前的俄罗斯显然不用太过担心这一问题,在苏联解体后,很多少数民族已经相继独立,现在的俄罗斯虽然仍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斗争,但其很难发展到解体的程度,因此战局大概率不会带来严重的政治影响。
此外,乌克兰相比阿富汗来说,能给予其实质帮助的盟友并不多。阿富汗本身就是中东地区重要的伊斯兰国家,再加上它与中国相邻,当时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行为在国际社会上的反响十分强烈,而今天的乌克兰背后只有北约,甚至从军援清单来看,其80%都是由美国出钱出武器,这几乎就是一场代理人战争,从这一点来说,俄军面对的压力就小了太多,其很难重蹈阿富汗覆辙。
第三个问题:战局对俄越发不利,普京还能坚持实现所有目标吗?
如今俄军推进迟缓,反倒是乌克兰正组织反击,战局对俄越发不利,普京还能坚持实现所有目标吗?

俄罗斯如果想要实现所有目标,势必要在战场上彻底击溃乌克兰部队。毕竟,除了“放弃加入北约”“乌克兰保持永久中立”这两条看起来还比较容易实现之外,“去军事化”和“承认乌东独立”的乌克兰绝无可能接受的结果,因此,想要将其实现,俄罗斯就必须依靠军事手段,歼灭乌军的大批有生力量,这才有机会逼迫乌克兰就范,不过从当前战况来看,在不动用更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的情况下,俄军很难做到这一点。
更何况,西方世界也不会接受俄罗斯就这样取得最终胜利。俄乌冲突早已成为俄罗斯与美之间的一次重要博弈,对美国而言,借助俄乌冲突能够对俄方的综合实力产生极大削弱,进而巩固自身霸权,因此,其必然不会放弃对俄罗斯的种种压制举措,更不会放任俄军就这样实现目标,毕竟这样做只会让俄罗斯具备更强的国际影响力,进而威胁到自身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导地位。
更重要的是,此时再执着于实现这些军事目标,对俄罗斯弊大于利。其实现在的局面已经足以满足俄罗斯的实际需求,此时结束冲突才是最佳选项,只不过在西方势力的干涉和乌克兰自身的反抗之下,冲突才会持续进行,但这从实际上是打乱了俄罗斯的部署,令其被迫陷入战争泥潭,俄罗斯甚至为此已经叫停了筹备十年的国防军备计划,再盲目打下去只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综合来说,就像一句老话说的那样,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不可能拿到,俄罗斯究竟能否达成这些目标,将其全部或者部分通过协议法律化来正式生效,最终依旧取决于战场上的进展情况,现阶段俄军的处境的确不利,不过,从天气来看,在一周之后乌克兰大部分区域将完全迎来寒冬,届时地面也会更有利于装甲部队推进,就看那时双方还会有什么大动作了。
作者:小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