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活着,看似容易,又不容易,渗透式完成了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2023-04-23 14:51 作者:青舟书阁  | 我要投稿

今天分享我2023年读完的第78本书

【书名】《活着》

【耗时】1小时

【类型】世界名著

【作者】余华

【本书简介】

同名电影《活着》由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两大影帝影后主演,1994年该片在第47届戛纳电影节上斩获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奖,同时还荣获了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等重要奖项。

由《活着》改编的电视剧《富贵》2005年开播,在第13届上海电视节上,摘得“白玉兰”奖——电视剧评委会大奖。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

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本书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台湾《中国时报》十本好书奖(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1990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并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余华本人则于2004年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本书书评】

昨天很荣幸参加了图书馆的悦读活动,而活动推荐的就是这本《活着》,因为后续有表演的节目,所以活动要求我们看书的时间为一小时。

对于我这种一目十行的人来说一小时足够了。毕竟才200来页。

余华老先生以我的笔触开始讲述了福贵的一生。那绝对可以称得上惨透了的人生。

福贵,人如其名,出生时是个大富大贵的人家,老爹坐拥几百多亩良田,家里有长工替他们干活。

所以福贵吃喝不愁,就干起了嫖赌。他家里有妻子,叫家珍,是城里米行老板的千金。

但是这丝毫不妨碍他嫖青楼,还让妓女当马骑,当轿子背他走。这也算了,反正家里有钱。

还时常经过米行店找他丈人打招呼,丈人不想见他都躲着走。但是他又走上了赌博之路,这才是他人生悲惨之路的开端!

当龙二当庄头起,他整宿整宿的赌,输光了银元,又开始典当了良田,不顾家珍跪下来对他苦苦哀求,还是怀着大肚子!这个时候观众应该很恨他吧!

他丝毫不理会家珍,还让伙计把她推出去继续赌,赌到天亮,全盘皆输,良田都被龙二夺去。

这时凤霞已出生,她跟福贵说快跑,爷爷要揍你。可惜他爹气的从拉屎的毛坑上掉下来,死了。这时,家中败落,家里只有找龙二程的五亩地,长工也跑了,福贵自己种地。

这时,他丈人抬了轿子把家珍接回家去住了,此时家珍已经怀了有庆!

而他娘也生了病,他拿着家里仅剩的二个银元准备去城里给他娘请个大夫。

没想到刚到了城里就被抓去当壮丁去打战,让他点炮,他哆哆嗦嗦,哪干过这种呀。后来连长跑了,解放军来了,让他们自愿选择留下还是离开,福贵一心想回家。

时隔多日,他老娘早已入土,凤霞一年前发了高烧就哑了,有庆还不认识他。好在他回来了,一家人整整齐齐。

有庆的长大,家里没钱给他读书,只能把凤霞卖掉,有庆哭着说不要卖姐姐,他不想读书。但凤霞还是走了,后来过了几天又偷偷回来,他们再也不舍得让凤霞卖了。

期间还经历了走资派,大地主斗争,把龙二绑起来枪毙,他对福贵说,我是替你去死的!

但是悲剧还在继续,福贵想着让有庆小学毕业就回家干活挣工分,他们经历了把祸砸了开始人民八社吃大锅饭,没过多久,东西吃完了,又各回各家吃饭了。

没想到有庆就出事了,让给县长夫人生小孩输血死的,因为从没吃过一顿饱饭,抵抗力太弱,输完血就头晕了,太惨了,福贵想找县长理论,头想到县长就是春生,被抓去当壮丁时的战友!

世事难料,在日积月累的劳作中,家珍得了软骨病,做着做着就软倒在地,走路走多了也是这样,看医生也是没有这个药治。哎。

全文最高光最喜庆的事就是凤霞出嫁,有一天村子里有人结婚,凤霞就盯着新嫁瞧。有人说,凤霞想嫁了,家里就安排起来。

后来二喜就来了,城里人,留着偏头,还没娶呢,就来凤霞家帮忙干活,是个实诚孩子,主要是不嫌弃凤霞哑巴,多难能可贵呀。

凤霞是找了个好老公,婆家人待她也不错,凤霞也肯干,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

等到凤霞生产时,二喜有点紧张,还对医生说要保大,生完后医生还说大小都没事。福贵也高兴,看完走了,前脚走,后脚凤霞就出事了,大出血没救回来,这不是悲惨吗?

凤霞走后,二喜很伤心,让福贵给儿子取名字,福贵叫外孙为苦根,大概就是一个没娘苦命的孩子吧。家珍没过多久也去了,但是走得很安详,福贵说她走的很好。

一次工作中,二喜被二块水波板压成肉饼,太惨了,苦根只好跟着福贵长大。有一天,福贵得了好多豆子,给苦根吃了很多,没想到等他回来,苦根已经没气了,给豆子噎死了!

这个时候福贵身边的人都已死了,只剩下他孤零零的活着。他见有人要杀一头很老的老牛,他给买了回来,让牛耕地,只有牛陪着他老去,村里还人叫他们两个老不死。

故事结束,很多人都觉得太悲剧了,沉浸在伤痛中无法自拔,其实作者不仅仅是写悲惨的福贵的一生,实际上是写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国民党、共立党内战,十里长征,到新中国成立,再到还苏联外债,吃人民公社大祸饭,再到四人帮,打击地主、资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人民苦难人生的一角,一个影射,一个典型的普通老百性的例子!

但是作者的笔调又多么强大,在他的笔下,一个个人物鲜活立体,虽然悲惨,但又契合时代走向 悲苦的劳动人民,时代的牺牲品,又刻画地如此深刻,让人读了过目不忘!

怪不得如何优秀的作品获得8个文学大奖,被翻译成各国读言出版,本书的价值无法用任何评论的词语来形容,“伟大”这个词在这本书面前也显得渺小!

我们在一个小时看完书后,每个小组还进行了朗诵表演,有些小组还进行了深刻的书籍评论,真是十分精彩!

就像莎士比亚的名言:“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思是每个人对这部作品的解读、赏析和看法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活着,看似容易,又不容易,渗透式完成了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