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写给高中毕业生:高考后的三个月假期如何度过?(写于2018.6)
【序】本文写于2018年6月,系笔者大一结束后有感而发,内容与今天的主流观点相比已有一定出入。由于原文涉及个人信息故有所删减。现在回看只感慨自己当年的码字热情,内容仅代表2018年本人的想法,“【】”补充了一些我现在的观点。
【原文序】学弟学妹们,你们好!恭喜大家通过了高考的考验,迎来三个月没有作业与考试的幸福假期。
我写这篇分享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大学这一年里,我意识到大学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比拼,更是综合能力的较量。这三个月的时间,就是你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在读高三时也收到了很多来自学长学姐的建议,这让我受益良多,因此我希望通过这篇分享来传承xx中学互相帮助的良好传统。【原文为笔者就读高中】
从我的角度说,如果让我形容高考后三个月的感受,大概就是“清闲与紧张并存的关键转型期”。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段日子,它对你的大学生活体验将有重要影响。我的观点也许会有些偏激,也许经不起推敲,但只要有更多的学弟学妹意识到这三个月的重要性并珍惜它,就够了。
三个月的假期,该如何有意义地度过?
一、关于休息娱乐
高考结束后毫无疑问的是放松身心,旅行电影KTV是肯定不必多说的。相信我不写大家也会浪到飞起。有两点是我的亲身体会,这里想格外提一下:减少纯粹消磨时间的娱乐(如贴吧微博微信空间);在娱乐的同时注意身体健康(近视、体能等)。【当时还不知疫情为何物,说多了都是泪】
在社交软件上花太多时间,对于进入大学后的注意力集中和状态调整有诸多不利。在大学,“不被手机捆绑”是作为一名合格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如果三个月你每天花了太多时间在社交软件上,进入大学后你的社交将拖累你的时间管理。忍不住安利一下forest这个APP,可以在控制玩手机时间的同时让你看到你每天用了多久在手机上。(讲真第一天用的时候,看到我一天用至少4小时在手机上的时候我是震惊&崩溃的。)【读研以后我一天能玩10小时,别骂了别骂了】
身体健康方面,有报考军校警校意向的同学,你们该对它有多重视我不用强调相信你们也会努力保持,这里主要想劝一劝所学专业没有很高的身体要求的同学们。第一个是视力。我自己是高度近视(850度+散光),很遗憾没有在这个假期重视用眼健康。电子产品对视力的影响大家都懂的,这三个月天天耗在这上面的话,度数上涨触目惊心。第二个是体能体质。大学体测……男1000女800必考。(据我所知包括大工在内的一系列学校男2000女1600)如果怠于锻炼的话,说的严重一点,不要指望体测成绩多好看但求别死在辛苦考上的大学操场吧。不过我相信大家要求都比我这个体育辣鸡高得多,马上要见新同学了难道不想美or帅的吗?(手动滑稽)身边就有蛮多健身逆袭的例子,气质颜值真的蹭蹭涨。【dbq我现在觉得这段攻击性好强,抱歉qwq本科的时候为了体测不挂确实下了功夫的,还好混过去了hhh】
二、关于课外阅读
专业知识所限,我就不给大家安利具体的书了(我相信给一个不想学法学的同学安利法学相关的专业书成功可能性接近0),但是有几类书籍大家没事干的时候可以翻翻。
(一)“大学应该做什么”“大学准备”之类的书
虽然这些书质量参差不齐,写的像鸡汤的有之,像成功学的亦有之,但是基本观点不会偏差太大,听从几条劝人上进的建议总不是坏事。我当时是看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作者观点蛮有些新奇的,不过收获还是因人而异。
(二)英文小说
写到这个其实我心虚得很,因为英文书我看的实在不多。趁着还在英语巅峰上的时候强肯几本名著下来是很有成就感的体验。百词斩的阅读计划针对不同词汇量读者做了不同的推荐,这里先安利一下。(拿英文原版当消遣的大佬们请无视我)
(三)技能学习类
这个其实看个人爱好吧,设计编程绘画等等我也不多列举了。有兴趣去培养一下绝对没有坏处,因为它能让你在上了大学之后回忆这三个月时意识到自己的进步。
(四)其他
(开个玩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看想看而一直没有时间去看的书。
我去年散文小说法学入门读物多多少少都读了点,十来本的样子。
对于爱学习的大佬们来说大概是献丑了……对我这个高中一共没读过什么书的人来说大概是某种赎罪吧orz。
三、关于衔接性学习(重点)
(一)外语学习
1.英语(重点中的重点)
不管你高考英语考了多少,高中有没有认真学英语,大学都不该对英语掉以轻心。很多学长学姐都会和大家强调这一点,我想就我的个人经历来再次强调。
辽宁高考今年考不考听力我不清楚,但是辽宁的英语教育……和南方沿海省份比起来,四个字,相差甚远。(虽然不想被怼地域黑,但是这是亲身感受,而且一般地域黑也不会黑自己家吧……)我的高考英语成绩是126分,是高是低我不评价,但是我在和大学同学聊起这个时他们都一副“天哪那你是怎么考到这来的”的表情。对我来说,英语高考成绩不理想(虽然我超常发挥大概也无法超过135)、没练过英语听力,感受到的压力实在不小。【笔者是辽宁人,从来武汉上大学第一天起英语自卑就没停过,读研了更是觉得自己英语应用能力超级垃圾(应试能力这个确实多少有一点,但是与人交流和学术英语两方面确实是我心里一根刺)】
说起来可能有点自我吹嘘的成分在,三年没听过听力的我,在英语分班考试考进了一所南方985的快班(排名的话应该是院内前15%)。在那三个月里,我参加了某培训机构的大学英语四级的培训班(机构名字我就不透露了,不打广告),但除了一些答题技巧没有学到更多,基本上还是靠自己三个月的英语积累。我高考结束第二天就出去旅游了,早上收拾行李的时候顺手安了一个背单词的APP。我之所以能考进快班,大概是因为过了几遍四级词汇+看英文小说+刷四级题目(主要是听力)……?【救命啊我当年怎么这么卷啊……】
高中的时候我对英语实在是花的时间太少了(很对不起高三的英语老师QAQ),而且在和一些学长姐的交流中也意识到了自己英语能力的薄弱。我说辽宁英语落后不是怀疑学霸们的能力,其实可能还是因为我自己自卑,但是南方的同学们在口语和英语应用上真的很强,具体大家可以到了大学去感受。【真的真的是我自己的问题,任何地方都有英语很好的人!】
如何在三个月学好英语,报班并不是唯一途径。只要你的学习热情在,完全可以把背单词当成日常,并且这到了大学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其实如果你还保留应试教育的惯性,这三个月拿去练习口语或者学学雅思托福这类专业性较强的考试是不错的选择。(友情提醒想考来武汉的学弟学妹,湖北省大一不能考四六级,英语学习注定是持久战)
2.小语种
这个还是看兴趣吧,而且大学开学以后大家也会收到很多做兼职的学长学姐的宣传安利……我没有学习小语种,但身边有朋友学了几个月的德语收效还是非常不错的。我不太了解这方面的行情,所以不过多介绍了,只是把这个选项列在这里让大家参考。
(二)专业课预习
说句实话,我来强调预习其实意义不大。好学上进的朋友不必我多说一句就会做得很好,想要好好在这个假期放松的朋友们估计更想享受一下难得的悠闲。我有预习的习惯,同时由于一些个人原因(简单来说就是缺乏自信)在录取结果出来以后对大学学习十分紧张,就提前看了几本法学专业的入门书籍,强行逼着自己看进去。这方面理工科的朋友们应该更有感触。抽象的知识学起来实在烧脑。
简而言之,文科学习,博览群书的意义高于专业预习。理科的话,建议自学一下高数大物之类的基础课程。(周围的理工科朋友刚开学的时候空间满满都是吐槽,实在触目惊心)
四、关于生活
(到现在依然生活伤残的我并没有底气来说这个……)
大家基本没有住校经历,生活技能和室友磨合的确是个陌生的考验。我很有幸认识了三位非常优秀的室友,虽然都是南方人且生活习惯有时差距蛮大的,但是我们相处很融洽。其实学会和室友交往,可以从提升自己的情商和自理能力开始。情商的话,多理解宽容就好;至于自理能力……在武汉这种气候比较诡异无常的地方,穿什么出门真的是门学问了哈哈哈哈哈。多帮父母分担家务,多了解一些社会常识(兼职啥的也不错不过一定注意安全),都可以让你这三个月的假期更加充实。
五、结语
我深知周围有太多优秀的人在,因此我也只是随便提一提我的看法。假期是用来充实自我和进一步提高的绝佳机会,别让自己在大学“输在起跑线上”。英语不好可以练,技能不会可以学,但是建议不要明知劣势而不着手改变。
在大学一年,你们将会收获非常丰富的经验。无论对高考成绩是否满意,你若想改变自己,这三个月完全可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