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为知之”,意思是知道自己知道什么,这句话很直白。“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则不容易理解。
我讲一个跟老婆之间的真实故事。
大疫纪元三年秋天,有一日,我们在自驾游的路上,老婆在车上很惋惜地跟我说,他弟弟年纪不小了也不找个女朋友。我跟她有一句没一句地讨论了一下,她一直很坚定的认为她弟弟没有尝试过。
然后我岔开话题,聊别的了。过了半小时,我跟她说,我讲一句话你听一听有没有道理?
老婆笑眯眯说好啊。我就说:“我认为,我不知道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她一下没听明白。我就补充道:例如我不认识某个人,那这个人就在世界上不存在;或者我不知道一件事,那这件事就从来没有发生过。
老婆说,这太荒唐了,怎么可能。
又过了一会我就跟她说,其实半小时前,我曾经问你有没有直接跟弟弟讨论过找女朋友的事,你当时说没有,怕他不高兴。所以,你惋惜“弟弟没有尝试去找女朋友”这件事,其实你是不知道实际情况,而从来没有证实过。
但是你所秉持的逻辑是“我不知道,就等于不存在”。
我老婆想了一下,大吃一惊。她说想不到自己会这样。我说,明白一个道理,但是实践起来却完全违反的情况,其实很常见。而且最神奇的是本人常常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不一。我第一次发现自己有这种情况的时候,也是非常吃惊的。
然后我说,如果你把问题弄错了,一直以为他没有努力过,那恐怕会判断错误,从而错过了他真正需要帮助的地方。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就是:从“不知道=不存在”到“不知道=不确定”,是需要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