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罪与罚》人物关系图全名别名小名&笔记摘抄

2020-05-06 14:10 作者:织女星平凡的茼蒿  | 我要投稿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  曾思艺译本

《罪与罚》读书笔记1


/ 小说中主要人物:

罗季昂·罗曼诺维奇·拉斯科尔尼科夫罗佳罗季卡

阿廖娜·伊万诺芙娜

莉扎薇塔·伊万诺芙娜

扎尔尼岑娜寡妇普拉斯科维娅·帕甫洛芙娜·扎尔尼岑娜帕申卡

娜塔莉娅·叶戈罗芙娜

娜斯塔西娅娜斯塔西尤什卡

马尔梅拉多夫/谢苗·扎哈罗维奇/谢苗·扎哈雷奇

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

阿玛莉娅·费奥多罗芙娜·利佩韦赫泽尔

杜尼娅杜涅奇卡阿芙多季娅·罗曼诺芙娜·拉斯科尔尼科娃

普莉赫里娅·亚历山德罗芙娜·拉斯科尔尼科娃

玛尔法·彼得罗芙娜·斯维德里盖洛娃

阿尔卡季·伊万诺维奇·斯维德里盖洛夫

彼得·彼得罗维奇·卢仁

拉祖米欣德米特里·普罗科菲伊奇·弗拉祖米欣

索尼娅索涅奇卡索菲娅·谢苗诺芙娜

莉达莉多奇卡廖尼娅

波莉娅波列奇卡波莲卡

科里亚(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儿子)

扎苗托夫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

阿法纳西·伊万诺维奇·瓦赫鲁欣

卡佩尔纳乌莫夫

切巴洛夫

赫鲁维莫夫

托尔斯佳科夫

杜什金

克留科夫

伊万·米哈伊雷奇

警察局人员:

尼科季姆·弗米奇

伊里亚·彼得罗维奇

波尔菲里·彼得罗维奇


老太婆被杀后两个到访者:

科赫 

佩斯特里亚科夫 


嫌疑人: 

米科拉尼古拉米科拉·杰缅季耶夫尼科拉什卡

米科莱德米特里米季卡 


人物关系详图

电脑版导览图


-


/ 摘抄:


有良心的人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会深感痛苦。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惩罚——苦役之外的惩罚


对一个胸襟博大、深谋远虑的人来说,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折磨往往是在所难免的。


用自己的见解胡说八道,总比千遍一律地转述别人的真理更好;在第一种情况下,你是一个人,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仅仅是一只鹦鹉。"


有时一件事情干得越是巧夺天工,越是高深莫测,而支配这些行为的力量,这些行为的动机却越是混乱不堪,它取决于各种病态的印象,这就像做梦一样。"


" 就算我们没有未来,我也从没有后悔过。"


" 在寒冷、昏暗和潮湿的秋天晚上,我爱听人们在琴师伴奏下唱歌,一定要在潮湿的晚上,那时所有的行人脸上都带苍白发青的病容;或者在天不刮风,湿雪笔直地飘落下来的时候,那更好。"


" 平凡的人必须听话,没有犯法的权利,因为,您要知道,他们是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却有权犯各式各样的罪,有权任意违法,为非作歹,而这只是因为,他们是不平凡的人。"

" 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


" 只要一有必要,我们就会压制我们的道德感;我们就会把自由、安宁、甚至良心,把一切、一切都拿到旧货市场上去拍卖。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只要我们热爱的这些人能够幸福。"


" 一个正直而富于感情的人总是诚实坦率的,但精明的人把你的话记在心里,然后把你吃掉。"


" 贫与罪,这是真理,酗酒不是美德,这更是真理,然而,行乞,先生,行乞却是罪恶。"


" 胡说八道是人类在所有生物中享有的唯一特权。"


" 思想的各种断章残片在他的脑海里七零八乱地飘来飞去,尽管他竭尽全力,但却无法捕获其中地任何一个,也无法把思想集中到任何一个点上。"


" 某些姑娘布道的热情真是致矣尽矣!我当然把这一切都归结为自己的命运不济,假装成一个渴求光明的人,最后便使出了堪称万应灵丹的一个征服女人心的最高明的绝招,这个绝招从不让任何人失望,而且对任何人都绝对管用,无一例外。这个绝招无人不知,它就是阿谀奉承。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是实话实说,而最容易的事则是阿谀奉承。实话实说,即使其中只有百分之一的音调是虚假的,那么立刻就会产生不和谐,随之而来的是争吵。而阿谀奉承,即使从头至尾全部音调都是虚假的,可还是让人高兴,听着不会觉得不愉快;哪怕这愉快有点儿肉麻,可还是感到愉快。而且不管阿谀奉承多么肉麻,其中却至少有一半让人觉得好像是真实的。"


" 有时一件事情干得越是巧夺天工,越是高深莫测,而支配这些行为的力量,这些行为的动机却越是混乱不堪,它取决于各种病态的印象,这就像做梦一样。"


" 那些多得不可数计的形形色色的庸人、思想极其幼稚、对什么都是一知半解、却又刚愎自用,他们转眼之间一定会附和最时髦的流行思想,为的是立刻把它庸俗化,为的是把他们有时的确是以最真诚的方式为之效力的一切漫画化。"


" 有时,一个人遇上强盗,整整半小时感到死亡的恐惧,最后,刀架到脖子上,反倒什么都不怕了。"


" 谁意志坚强,智慧超群,谁就能主宰他们是他们。谁敢做敢为,他们就唯谁的马首是瞻。谁鄙弃的大学越多,谁就是他们的立法者,而谁敢胆大妄为,谁就最最正确!自古至今,就是如此,将来也永远会如此!只有瞎子才视而不见!"

" 人穷,您还能保持与生俱来的高尚的情操,可是穷到一无所有,那就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办不到了。对于一个一贫如洗的人,甚至不是用棍子把他从人类社会中赶出去,而是应该用扫帚把他扫出去,从而使他斯文扫地,无地自容。"


我们相聚一堂,却又默默无语。"


"就是因为我净说空话,所以我无所作为

正因为我无所作为,所以我净说空话。"


开头哭哭啼啼,后来就习以为常了。 

人这种下流的东西,对什么都会习惯的。"


他之所以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无处可逃,而更主要的是因为他在心理上无法逃开。"


" 他像是个被判了死刑的囚犯,走进自己的房子里去了。他什么也不思考,他完全丧失了思考力。可是他忽然深刻地感觉到,他再没有理智的自由,再没有意志,一切都突然确定了。"


" 他在命中梦见,仿佛全世界遭了一场可怕的、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鼠疫,这是从亚洲大陆蔓延到欧洲大陆的。所有的人大概要死亡,只有几个,很少几个特殊人物才能幸免。发现了一种侵入人体的新的微生物——旋毛虫,但是这些微生物是天生具有智慧和意志的精灵。身体内有了这种微生物的人马上就会鬼魂附体,疯疯癫癫的。可是从来没有、从来没有人像这种病人那样把自己看做聪明而且坚信真理的人。从来没有人把自己的判断、自己的科学理论、自己的道德信仰看做不可动摇的真理。成批的村庄、成批的城市和人民都被传染了,发疯了。大家都惶恐不安,互不了解。每个人都以为只有自己掌握了真理,看着别人而感到难受,捶打自己的胸膛,哭泣、痛心。他们不知道如何判断,对什么是恶,什么是善的问题意见不一。他们不知道谁有罪,谁无辜。人们怀着一种无法理解的仇恨,相互残杀。"


-



/ 工具箱(书中提及的内容):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普希金童话体长诗;

"所多玛":索多玛,《旧约圣经》记载的死海东南方地名;

居鲁士大帝:前590年或前580年-约前529年,波斯帝国建立者;

《日常生活中的生理学》:英国生理学家乔治·亨利·刘易斯的作品;

千禧年:基督教神学名词,源于《新约·启示录》。指耶稣基督复临并在世界建立和平与公义国度的1000年;

巴克斯:罗马神话中的酒神和植物神,对应希腊神话中的狄俄尼索斯;

《叶甫盖尼·奥涅金》:俄国作家普希金创作的长篇诗体小说,写于1823~1831年;

《论万有引力》:19世纪初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

傅立叶:查尔斯·傅立叶(FrançoisMarie Charles Fourier, 1772.04.07 于 贝桑松 -1837.10.10 于 巴黎 )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作《关于四种运动和普遍命运的理论》;

官秩表:彼得大帝政府于1722年1月24日颁布的法令,将官职分为宫廷职、文职和军职三种;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年5月20日-1873年5月8日),或译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柯尔佐夫:(1809—1842)俄罗斯诗人;

卡皮托利山:(The Capitoline Hill)又作卡比托利欧山,是罗马七丘之一,也是罗马政治和宗教生活的核心;

开斋节: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根据穆罕默德关于“见新月封斋,见新月开斋”的训谕,每年斋月始于伊斯兰教历9月初新月出现,结束于教历10月初见到新月时为止;

圣母升天节:俄罗斯正教的重要节日之一,其庆祝日期通常在八月十五日;

瓦西里岛: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涅瓦河三角洲的第一大岛;

喀山圣母像:俄罗斯东正教的最高圣像,代表着圣母玛利亚作为喀山市的主保圣人;

席勒: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圣安娜勋章:早期是俄罗斯沙皇用来奖励热爱真理、笃信宗教和忠实的俄罗斯臣民的勋章,保罗一世以后正式成为俄罗斯陆军的勋章系统中的一种;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德国16个州中最北面的一个州;

耶稣会:天主教主要修会之一;

天神之父宙斯:古希腊神话中的第三代神王,统治世间万物至高无上的天神,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首;是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神;罗马神话中对应宙斯的神祇是朱庇特;

凯特勒:朗伯·阿道夫·雅克·凯特勒,1796年-1874年,比利时统计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身高体重指数(BMI)的发明者;

望弥撒:一个宗教活动名称,意思为参与弥撒,常指宗教人员参与纪念耶稣降生的活动;

《钦差大臣》:俄国讽刺作家果戈里的代表作;

果戈里: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亚诺夫斯基,1809年4月1日—1852年3月4日,笔名果戈理,俄国批判主义作家,代表作有《死魂灵》(或译:《死农奴》)和《钦差大臣》;

玛尔斯:罗马神话中的国土、战争、农业和春天之神,罗马十二主神之一,对应希腊神话中的阿瑞斯;

玛尔斯广场:战神广场,位于意大利罗马,彼得堡最古老最美丽的广场之一,广场上竖立着俄罗斯著名统帅苏沃洛夫的塑像,是根据马尔斯的形象建造的,因此又称马尔索洛校场;

苏沃洛夫: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1730年11月13日—1800年5月6日,俄罗斯帝国杰出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战略家、统帅,俄罗斯军事学术和军队改革的奠基人之一;

米哈伊洛夫宫: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中心的一座前皇家宫殿,圣彼得堡市的景点,又名圣米迦勒宫、工程师宫;

玛丽·安托瓦内特:1755年11月2日~1793年10月16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死于法国大革命;

圣三一日:东正教节日;

谵妄: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出现定向力及自身认识障碍,并产生大量的幻觉、错觉;

犬儒主义:亦译“昔尼克主义”。西方古代哲学、伦理学学说。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古希腊安提斯泰尼、第欧根尼等哲学家,主张弃绝财福、荣辱、声色、家庭,重返"自然"状态的生活方式,宣扬克己节欲、独善其身,尤其强调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后来人们把行为怪癖、桀骜不驯、不满世俗,对一切都无动于衷的作风,称为"犬儒主义";

叶卡捷琳娜运河 :现名格里博耶多夫运河;

世界四大教堂: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区的伊萨基辅大教堂、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佛罗伦萨花之圣母大教堂;

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三世,1808年4月20日-1873年1月9日,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唯一一位总统(1848年-1851年)和法兰西第二帝国唯一一位皇帝(1852年-1870年在位),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位民选总统和最后一位君主;

麦克斯·施蒂纳:(1806.10.25-1856.6.25),德国哲学家,代表作品《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忏悔录》: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自传;

拉吉舍夫: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拉吉舍夫,1749~1802,俄国启蒙主义学者,主张摧毁专制制度与农奴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普遍发展工场手工业,代表作《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

车尔尼雪夫斯基:尼古拉·加夫里诺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年7月24日—1889年10月29日,俄罗斯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评论家、作家,革命民主主义者,代表作《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怎么办?》等;

皮萨列夫: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皮萨列夫,1840年—1868年,俄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论家,文艺评论家;

克雷洛夫: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1769年—1844年,俄国19世纪著名寓言作家;

普希金: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俄国诗人、作家,代表作《黑桃皇后》《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亨利·约翰·坦普尔·帕麦斯顿:1784.10.20~1865.10.18,前英国首相,英格兰第二帝国时期最著名的帝国主义者;

杰里米·边沁:1748年2月15日—1832年6月6日,英国法理学、功利主义哲学、经济学家;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维克多·雨果:英文名: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巴尔扎克: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著作《高老头》;

斯蒂芬·茨威格: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象棋的故事》;

安东·鲁宾斯坦:1829年-1894年,俄罗斯犹太裔音乐家;

尼采: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哲学家、语文学家  、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 《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

约翰尼斯·开普勒:1572年-1630年,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与占星家

梭伦:约前640年—约前558年,古希腊时期雅典城邦改革家、政治家;

穆罕默德:约570-632,伊斯兰教先知;

泰伦提乌斯:普布留斯·泰伦提乌斯·阿非尔, 公元前190?-159,古罗马喜剧作家;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1826年1月27日~1889年5月10日,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曾一度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一起称霸俄国文坛;

阿道夫·瓦格纳:1835~1917,德国财税学家,优秀的经济学家,社会政策学派财政学的集大成者和资产阶级近代财政学的创造者;

涅恰耶夫:谢尔盖·根纳季耶维奇·涅恰耶夫,1847年-1882年,俄国革命者、虚无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无政府主义活动家,民粹主义运动的积极分子;

马克·冯·莱贝里希:1752年8月25日-1828年12月22,巴伐利亚人,神圣罗马帝国军官。第三次反法同盟时巴伐利亚军队的实际总指挥;

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又称为东方战争,是1853年至1856年间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是俄罗斯英国法国为争夺小亚细亚地区权利而开战,战场在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亚半岛。是拿破仑战争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撒丁王国先后向俄罗斯帝国宣战;

《埃及之夜》:俄国作家普希金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837年《现代人》杂志;

米哈伊洛夫:1829年-1865年,俄国诗人;

拉斐尔·桑西:1483年-1520年,常称为拉斐尔(Raphael),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代表作《西斯廷圣母》等;

伏尔泰: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笔名伏尔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巴丘什科夫:1787年—1855年,俄国诗人,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巴枯宁: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巴枯宁,1814年5月30日~1876年7月1日,俄罗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者,著名无政府主义者;

尼古拉·亚历山大罗维奇·杜勃罗留波夫:1836—1861年,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和文艺批评家;

别林斯基:维萨里昂·格里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1811—1848年,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家、文学评论家;

福音书:是以记述耶稣生平与复活事迹为主的文件、书信与书籍;

四福音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

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维奇·涅克拉索夫:1821年11月28日—1877年12月27日,俄罗斯诗人和编辑。19世纪中期俄罗斯激进文学运动中的中坚人物;

弗朗茨·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奥地利作曲家;

海因里希·海涅: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德国抒情诗人和散文家,被称为“德国古典文学的最后一位代表”;

米利·阿历克谢耶维奇·巴拉基列夫:1837-1910年, 俄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

莱蒙托夫: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年10月15日-1841年7月27日,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诗人,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

卡拉科佐夫:德米特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卡拉科佐夫,俄国民粹派分子;

果戈里《狂人日记》:19世纪前半叶完成的一本图书,主要讲述了一位小公务员受阶级社会压迫最后被逼发疯的故事;

尼康:原名尼基塔·米诺夫,1605-1681年,俄罗斯正教会牧首;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主要内容是叙述特洛伊战争;

阿喀琉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参加特洛伊战争的一个半神英雄,希腊联军第一勇士;

莫里哀:本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1622年1月15日—1673年2月17日,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莫里哀是他的艺名,法语意为长春藤。 [1]  代表作品有《无病呻吟》《伪君子》《悭吝人》等;

雷列耶夫:孔德拉季·费奥多洛维奇·雷列耶夫,1795年9月29日-1826年7月25日,俄国诗人,出版商,十二月党人领袖,在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起义中曾试图推翻沙俄政权;

列维坦:1860年—1900年,俄国杰出的写生画家,现实主义风景画大师,巡回展览画派的成员之一;

戴维 ·利文斯敦:1813-1873年,是一位苏格兰医生兼传教士。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部非洲的探险事业;

蒂罗尔州(Tirol):地名,奥地利西南的州,分为北蒂罗尔及东蒂罗尔两部分,阿尔卑斯山脉中心,欧洲最受欢迎的冬夏皆宜旅游胜地;

《弗拉基米尔路》:列维坦的一幅名画,又称《流放者之路》,这是一条有名的悲伤的道路,是沙俄时代的流放者、苦役犯去西伯利亚的必经之路;

鄂木斯克:地名,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西南部,是鄂木斯克州的首府,也是西伯利亚联邦管区的第二大城市;

弗朗索瓦·拉伯雷:1494年2月4日~1553年4月9日,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杰出的教育思想家,主要著作是长篇小说《巨人传》;

塞万提斯: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1547年9月29日-1616年4月23日,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其作品《唐·吉诃德》达到了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标志着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拉法耶特夫人:1634年3月18日-1693年5月25日,法国女作家。本名玛丽·马德莱娜·皮奥什·德拉韦尔涅,著作克莱芙王妃》是法国第一部历史小说,也是文学史上最早的小说之一。


(完)


致敬-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人物关系图全名别名小名&笔记摘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