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某些人操控《满江红》票房的大数据实锤

微博原文链接:http://t.cn/A69rOjow 文章作者:任易大叔 昨天仔细研究了中国电影票房时序数据,果不其然发现了某些人操纵《满江红》票房的
实锤
。当然,
某些人是谁
,我没有证据,也就不能乱讲了。
从统计原则上,每隔10分钟,头部电影票房的增长速度必然是
一个相似的趋势
,如果某一部电影的票房多次逆势而动,那就值得关注了。
好的,分析开始
。
票房增速分析
我们看最正常的趋势线:1月30日,所有的票房均呈现了同涨同跌,
这是合理的趋势
。下午1点、下午4点、晚上6-9点均有多波高峰。
1月31日,在21:30-22点30这个时间段,《满江红》突然出现一个逆趋势的小高峰,所有电影实时票房增长均下降,而《满江红》逆势上涨。
2月1日,在13点30前后,《满江红》突然出现一个逆趋势的小高峰,所有电影实时票房增长均下降,而《满江红》逆势上涨。 在22点前后,《流浪地球2》突然出现一个逆趋势的下降,在所有电影实时票房增长上升的时候,《流浪地球2》逆势下降。
2月2日,又是在22点前后,《满江红》再次逆势上扬。
2月3日,在21:30-22点30这个时间段,《满江红》和《熊出没》突然出现一个逆趋势的小高峰,其他电影实时票房增长均下降。
峰值点在21:47,满江红增长到115万,小破球降低到51.8万,熊出没增长到20万左右,其他两部片子约等于0。有点意思。 然后在22:50、23:52的时候,满江红又独一无二地逆势增长了两次,分别是55.89万和42.99万。这一天的票房结果,是《满江红》在23:52分票房反超《流浪地球2》。
这活儿干得真TM脏。愿赌服输,到底是谁在刷票? 2月4日,在16:00前后,小破球逆势涨了一波,其他电影都在掉,原因不明。
2月5日,小破球在实时票房增长上,已经全面碾压其他竞争对手,但是趋势相同,甚至在7点10分还有一波早高峰,增长了50万票房。
操作票房证据 最明显的操纵票房证据,来自2月3日22点以后。分析每天的票房数据可知,工作日情况下,22点以后的票房增速、观影人数都是持续下降趋势的。毕竟商场都关门了对吧? 即使是周六晚上,数量也没这么多。比如2月4日周六晚的观影人数,最高值出现在22:32,小破球和满江红的观影人数都不到1.5万人,请记住这个数字,也记住这个趋势。
11点以后,全国每10分钟的票房,也就是5万-10万之间。但是2月3日这一天,在22:38、22:50、23:52三个时间段,《满江红》显著出现了极其不正常的数据,票房增速达到50万。
而且相邻时段,只有一两千人在看电影,突然之间蹦出来1万人、1.3万人、0.9万人看电影,这又是怎么回事?这么多人是怎么做到不约而同在深夜来到影院支持《满江红》的?粉头莫须有这个能力吧。
无独有偶,2月2日深夜也是这样,22:16分,突然全国出现了1.2万人看满江红!10分钟以后,这波人又销声匿迹了。
2月1日深夜也是这样,22:03、22:13分,全国突然突兀出现了1.4万、1.2万人看满江红,然后又没了。
1月31日周二,22:12、22:25,全国突然突兀出现2.8万人、1万人观看满江红,然后又没了。工作日的深夜,《满江红》的观影人数竟然超过了周六深夜的峰值,这科学么? 这还不能证明某些人在操纵票房? 不讲商业逻辑的排片 全国一天的电影总场次大约是35万场,但是在1月30日到2月3日,小破球的排片比一直稳定在26.7%上下0.1%,《满江红》的排片比在32.2%-34%之间。
尽管昨天(2.4)小破球实时票房、场均票价、场均人数、场均收入均排名第一,见《大数据不说谎:《流浪地球2》全逆袭 《满江红》不对劲》;但是今天的排片率,仍然是《满江红》最高,占比27.58%。
有人说,因为《流浪地球2》时间为173分钟,而《满江红》只有159分钟,影院多排片,就能多挣钱。这是无稽之谈。 我引入一个参数:每分钟放映收入,也就是用每天的实时票房,除以每天的排片场次,得到场均收入,再用场均收入分别除以电影片长。
从结果来看,表现最好的是91分钟的《熊出没》,每场每分钟最多可以挣12、13块钱。 在1月30日、31日,满江红的每分钟放映收入高于小破球,但是从2023年2月1日开始,《流浪地球2》在每分钟放映收入上,也显著高于《满江红》。 但是直到2月5日,《满江红》在所有指标都不如《流浪地球2》的情况下,仍然得到了全国1万多家影院的最大排片量。 如何从正常的商业行为角度解释这个情况?那肯定是某个影片的上映分成更高呗。这算不算是操纵票房? 有没有转移票房? 我发现,所有的问题时段主要集中在21:30-22:30之间,这让我产生了一点兴趣。 因为每一次都是莫名的票房增长,我会怀疑是不是把别的票房转到某个逆势上涨的电影上去了,我对每10分钟的平均票价产生了兴趣。 因为这两个电影的平均票价都是在46-50元左右,如果票价便宜过多,那就是有问题的。
1月31日,《满江红》在22:38分的平均票价为39.5,在23:30分的平均票价已经掉到31元。这个趋势有点意思。
2月1日,满江红在22点-22点20的票房奇高,平均票价降到45.6元,而流浪地球的平均票价,却莫名增长到51.66元。
为什么电影在22点左右还涨价呢?想不通。但是无论如何,因为电影票价贵了,导致票房减少,这个事情说得通。 但2月2日的数据推翻了上一段的假设,在22点16分,二者票价相同的情况下,满江红的票房增速仍然是小破球的二倍;22点28分,小破球的票价又涨到55元。
2月3日也非常离谱,在21:47,二者票价基本相同,但是满江红的票房增速仍然是小破球的二倍。
2月4日21:21,尽管小破球的票价更高,但是小破球的票房增速还是高于满江红,但是在23:32分,满江红的平均票价降到了32元
大家发现问题出在哪里了么?每次在凌晨场或者深夜场,平均票价都会大幅浮动,而满江红的平均票价,甚至还会低到20、30块钱,这是为什么呢?
而有的时候,如2月1日13:29,满江红的平均票价可以高到80块钱,而票房增速达到169万/10分钟,而流浪地球的平均票价49.7,票房增速只有84.6万/10分钟。
就是上图中间部分,非常醒目的红色下行折线。从大数据维度,是根本无法解释的。如果票房存在被转移的情况,那倒有可能出现这种数据表现。 综上,从分时统计数据上看,《满江红》的票房,是肯定存在问题的,即有人操纵;而且有问题的时间,我也已经标识出来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流浪地球2》的宣发或者粉丝,为了给《满江红》泼脏水,故意给满江红刷票,把满江红刷成票房冠军呢?但是如果小破球有这个本事,为什么不直接给自己刷成春节档冠军? 当一个事情无法解释的时候,谁获益,谁就可能是票房操纵者。但是因为我们不掌握最详细的数据,也只能发现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只有电影专资办才有最详尽的数据。 恳请电影专资办能够调查分析单张电影票维度的数据底表,早日还《满江红》以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