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5):关于“能量扰动”的一些补充
2022-07-06 02:40 作者:芙娜F伊斯卡-Official | 我要投稿
在开始正式的论述之前先让我们再度就前文《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4):“能量扰动”》中讨论能量对于平面中源质以及源质引力的扰乱作用的基础模型图《4》-6进行审视:

在图《4》-6中我们重点研究的对象一直都是源质,这次我们来重点研究一下其中的能量,现对能量A做受力分析有下图《5》-1:

对其进行受力分析以后我们可以发现在图《5》-1中能量A的受力并不均衡,并且在这里我必须再次强调一下我对于源质和能量的定义:源质是一种纯粹粒子,能量则是一种纯粹波。
源质是纯粹粒子,这意味着源质可以保持固定的源质引力的施加强度,并且随着源质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源质引力的施加方向。但能量是一种纯粹波,纯粹波即意味着它在受到不能达成平衡的源质引力的作用后一般是不可能如同源质那样保持其固定的源质引力阻隔作用的强度以及范围的,所以在图《5》-1中的能量在受到周围的源质引力作用后一般会发生形变并且其源质引力阻隔作用的影响范围会在周围源质释放的源质引力的拉扯下变得乱七八糟,比如形成以下图《5》-2:

在这其中,依据能量的源质引力阻隔作用的影响范围而定,假设影响强度在这片影响范围的面积里平均,更大的影响范围即意味着更低的影响强度,反之亦然。
因此我必须特别指出,在能量密度较高的范围内,能量的源质引力阻隔作用的作用范围通常会受到周围源质的源质引力的作用而被拉扯变形,其不会变形的唯一原因就是能量过少而很难变形摊薄的情况。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在图《4》-6中建立起那种理论分析模型通常不会适用于能够适用于牛顿经典力学的高能量的物理分析环境,相对地周围能量越少密度越低这种模型就越能符合那个情况,因此该项模型比较能够解释太空中的一些物理规则,对于行星引力范围内高质量高能量的区域的物理规则的解释就没有那么合理。
以上便是这篇补充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