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世界:若把mc变回英文,再“音译”一遍,会发生啥搞笑的事情?

2020-03-22 17:32 作者:我叫Minecraft菌  | 我要投稿



长久以来《我的世界》中文翻译分为两种,一种是音译,一种意译;例如苦力怕Creeper和史蒂夫Steve就属于音译。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把mc的翻译全都换成“音译”,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01、泥土(Dirt)——的儿特;



首先我们撇开生物命名,把《我的世界》方块用音译因为会发生什么呢?例如泥土Dirt——的儿特;草方块Grass Block——格瑞斯布朗克;原木log——老哥;等等。于是两个mc玩家的一场生存联机聊天就变成了:

  • 玩家A:“老哥,给我一组的儿特,再给我两组老哥!”

  • 玩家B:……


02、僵尸(Zombie)——让比;


Zombie常见的有两种发音,一种是美式发音,一种是英式发音。而若采用美式的音译僵尸就不叫僵尸了,而叫“让比”!打僵尸就变成大让比!

关于僵尸的翻译有个小故事:僵尸是中国特有的“怪物”,死人因某种灵异现象而可以行动,但本质还是死人。所以在英文是没有对应的单词的,后来Corpse(尸体)引申为了僵尸。或者直接用JiangShi来表述。

但巧合的,在欧美文化里,也有个类似的“怪物”叫做Zombie。Zombie翻译成中文叫丧尸,感染病毒的活人变成,可用药物来治愈。后来为了更好地让中国玩家了解这只怪物,就将其命名为僵尸,而非更加科学的丧尸翻译。

03、骷髅(Skeleton)——死该了疼;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骷髅这个单词怎么读,若将骷髅音译,则会变成“死该了疼”这个奇葩的译名。(PS:难怪不采用直译呢)



背景故事:骷髅,这在欧美的丧尸文化中的另一个产物,感染病毒成为丧尸的初期,是可以被治愈的。而丧尸的后期身体会腐烂,器官会衰竭,最终会变成骷髅。所以骷髅可以理解为是僵尸的终极形态。

这也是为何在《我的世界》骷髅和僵尸会成为亡灵生物,本质上他们其实是一样的。

04、末影人(Enderman)——安德曼;




末影人的英文直译,是被非官方所采用的译名之一。这也是为何经常会听到有人叫它“安德”“安德末末”等等之类的名字。这种叫法在《我的世界》繁体中文版中居多。

所以也因此末影人是全世界范围内,“外号”最多的怪物之一。它的直译名称真的很好听。

05、疣猪兽(Hoglins)——霍格林斯;





再来,我们来到《我的世界》最新的1.16下界更新的新生物当中,因为译名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很多机翻和直译,都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疣猪兽Hoglins,第一这并非直译,因为直译叫做霍格林斯(PS:斯就过分了啊,复数都翻译出来了)。第二这也并非意译,因为Hog在英文中特指专供食用而饲养的猪,但是lin又有怪兽的意思(由哥布林Goblin引申过来的)。

所以思来想去,加上玩家投票,最终定名一个译上加译的名字——疣猪兽。

06、猪灵(Piglin)——屁哥林;



猪灵PigLin这个翻译就很有意思了,这是“意译+直译”的组合翻译。也并没有采用Hoglin的兽字翻译。当然,这个名字是根据玩家在crowdin上投票诞生的名字,虽然仅仅只有可怜的4票。

由此可见,国内大多数玩家可能还不知道该如何在crowdin中的“简体中文译名”板块里进行投票和建议。


07、蜜蜂Bee——退出了群聊;



当整个Minecraft的生物都在讨论自己拥有了音译的后的新名字时,《我的世界》蜜蜂(Bee)默默地退出了群聊:“你们聊,我先走一步!”(懂否?)

谨以此篇,聊聊《我的世界》中文翻译中一个有趣的“音译”现象,中文译名的翻译来之不易,每个生物每个方块每个单词都适用不同的翻译法则,就好像是末影人可以音译,但蜜蜂绝不可音译一样。否则真的会重现当年“雷石东”的笑话。




我的世界:若把mc变回英文,再“音译”一遍,会发生啥搞笑的事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