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数创非遗】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拓出生活期许

一张纸,平凡而纯洁,等待新生;
一块板儿,坚实而韧性,映射着命运的编织;
数种颜料,缤纷而多彩,诉说着千言万语;
展现出无尽的艺术魅力和生命的力量。
杨家埠木版年画以一张纸、一块板儿、几种颜料和一位匠人为要素,将简便的制作方法、精湛的工艺、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诞生出精美的木版年画。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兴起于明朝,盛行于清代的乾嘉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图片来源小红书:代女侠(侵删)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独特简单,却蕴含着精湛的技艺。艺人使用柳枝木炭条和香灰勾画出名为"朽稿"的草图,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正式的线稿,分别雕刻线版和色版。经过调色、印刷和手工补色,年画呈现出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杨家埠木版年画间接地记录下了中国古代民居和民间社会生活的情况,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片来源小红书:檀岛愚夫(侵删)
自明代洪武年间起,杨家埠木版年画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艺基础。在明代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以后,杨家埠先人相继创立了恒顺、同顺堂、万曾城、天和永四家画店。而清代乾隆年间,则是木版年画商品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接下来的一个半世纪里,杨家埠年画以其丰富的品种、广泛的销售范围,在中国民间艺术中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年画齐名,成为中国民间三大画市之一。

图片来源小红书:代女侠(侵删)
杨家埠木版年画以其古朴雅拙、简明鲜艳的风格深深扎根于民间。它装饰于节日,丰富着人民精神生活、反映人民美好愿望、美化人民节日环境的作用。艺术特征上,杨家埠木版年画不受自然的限制,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象征性手法表现主题。构图完整、匀称,造型夸张、朴实。年画题材广泛多样,包括祈福迎祥、山水花卉、飞禽走兽、小说戏曲、时事幽默等。每一幅年画都是用心创作而成,追求着艺术的表现力和审美的享受。

图片来源小红书:檀岛愚夫(侵删)
然而,杨家埠木版年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年画题材缺乏新意;另一方面,木版年画的传承人才匮乏,能够真正掌握技艺和精髓的接班人寥寥无几,这将直接影响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展和生存。
通过造物数创平台,我们利用数字化技术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深入认识传统手工艺,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非遗文化的浓厚兴趣。想了解更多非遗文化的精彩故事,快来造物数创平台一探究竟吧!
文章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