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比例升高,生活中哪些小细节可能是抑郁前兆?

2023-06-14 08:42 作者:康宁心理  | 我要投稿

随着成长、升学等压力,小小少年的烦恼越来越多,这几年青少年抑郁症人数上升很快……

(图源网络丨侵删)

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发生抑郁?青少年抑郁与成人的表现上会有哪些不同?如何进行早期识别与干预? 家长们都应该学一学。

青少年抑郁特征


01

情绪反常

抑郁表现为沉默寡言、心灰意泠、目光呆滞,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对一切学习和活动失去兴趣。严重的患者常常因为一件小事而无法自控,忍不住哭泣,性格变得越来内向、偏执、不愿见人,有时又烦躁不安、乱发脾气、容易冲动。

 

2

不良暗示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里发生的,当患者接触到令自己敏感的事物时反应激烈,比如学校、班级、试卷,就会出现头昏、心慌、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症状,当离开这些环境时就会恢复正常。另一方面是患者有意识的不良猜测,比如,总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不好,自己给别人带来了麻烦等。

3

反抗父母

有些学生经常受到父母严厉的管教,或缺少家庭的温暖,性格变得抑郁。当年龄稍大以后,敢于和父母“对抗”,处处和父母对立。轻者就是懒于起床、吃饭,不收拾房间,不和父母说话;严重的患者则会大哭大闹,离家出走,甚至有自杀行为。

(图源网络丨侵删)

青少年抑郁的危害

青少年抑郁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大大超过了身体上的伤害,甚至有可能影响一生。有很多青少年并不知道自己患有这种心理疾病,加上一些人无知的偏见,认为抑郁就是“神经病”,让不少有抑郁的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病”,结果加重了病症。性格渐渐变得孤僻、内向、封闭,交往能力也逐渐减弱,仿佛与世隔绝,这无疑会给今后带来深远的不良影响。

如何预防青少年抑郁

抑郁的显著的特点就是心理压力大,心理承受能力低。青少年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和释放压力,预防抑郁的发生。

 

第一、学生要树立信心,走出阴霾,重新塑造一个良好的人格。让自己变得更加开朗、开阔,更加阳光和乐观。

第二、家人和朋友的情感支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当遇到挫折、感到压抑时,多和亲朋好友倾诉,敞开心扉,不要自己憋在心里,如果得到家人的关心和劝导,会很快走出心情的低谷。

第三、广泛的兴趣爱好能驱赶压抑的情绪,有益于心情调节和情感释放。比如绘画、书法、音乐、运动、旅游等。

第四、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不要拒绝寻求帮助。如果试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使自己好转,要主动地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想想很多名人都经历过抑郁,最后都度过了心理抑郁期,自己还怕什么呢?

家长如何避免孩子陷入抑郁

(图源网络丨侵删)


首先,无论是训斥也好,气话也好,不要否定他的存在。


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在父母对你说过的话里,对你伤害很大的是哪一句?


有一个答案是这样的:早知道你现在这样,当初就不该把你生出来。


这句话对孩子内心的杀伤力,绝对是核弹级别。因为它不只否定了孩子的学习,还把孩子自身的存在给否定了。在抑郁的症状中,对自身存在意义的疑惑往往是陷入抑郁的恐怖螺旋的开端,既然我的存在是失败的,那我又为什么要按照别人的要求痛苦地活下去呢?


大多数的孩子还处于世界观没有成型的状态,他们需要的就是自身的定位,如果这个时候和他们亲近的人否定了他们存在的意义,孩子的心理势必会受到不可治愈的损伤。这种心理创伤是会跟随孩子的一生的,而且往往会成为抑郁情绪的导火索。


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去散心,做到少问多看。

 

抑郁是不是真的很难好


当然不是。


对待抑郁,应该像对待感冒或其他疾病一样,坦然、主动地寻求专业的帮助,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走出抑郁的阴影。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比例升高,生活中哪些小细节可能是抑郁前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