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阔天长,不知归路|古诗词中最浪漫的绝世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
释义:落日映射下的彩霞与孤独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出处:魏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释义: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出处:宋·苏轼《赤壁赋》
释义: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
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
出处:宋·苏轼《放鹤亭记》
释义:鹤鸣九霄,清净深远幽闲旷达,超脱世俗之外。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出处:唐·刘禹锡《陋室铭》
释义: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出处: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释义:死生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纷纭变换,不可究诘,得到的欢乐,又能有多少呢?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
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出处:明·袁宏道《虎丘记》
释义:凡是有月亮的夜晚,开花的早晨,下雪天的黄昏,游人来往穿梭,犹如织布一样,而以中秋最为繁盛热闹。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出处:宋·欧阳修《秋声赋》
释义: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
释义: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
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出处: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释义:清风拂面使其振奋,明月高悬使其映照。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出处:宋·欧阳修《丰乐亭记》
释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
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出处: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释义:可以登高望远,可以整日坐在繁茂的树下,可以用清泉洗涤以自我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水果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出处: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释义: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
释义:歌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有如风雨凄凉 。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出处: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释义: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快速地传递着酒杯醉倒在月光中。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出处:清·沈复《童趣》
释义: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
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出处:南朝·江淹《别赋》
释义:闺房里风晴日暖,野外道路上绿草芬芳。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
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出处: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释义:他居住在穷荒山野的地方,可以登高望远可以整日坐在繁茂的树下,可以用清泉洗涤以自我洁净。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出处:南北朝·吴均《 与朱元思书》
释义:烟雾 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融为一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释义: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挺拔秀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