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应该怎样诊断和治疗?
临床上对那些主诉症状繁多,又涉及多个系统的躯体症状,目前各级医院中各个专业的临床科室医生往往会根据患者主诉的症状,按照生物医学模式对疾病的认识:可能产生这些症状的疾病、或通过那些检查来确诊是那种疾病、以及应该如何治疗等,可惜那是一条永远走不通的死胡同,因为这种疾病属于心理医学模式。
常因为患者主诉不同器官产生的症状较多,而现代医学的医生专业分得较细,于是从这个科跑到那个科,甚至展转于多个科室。医生也用尽了他对疾病确诊所需要做的各种检查:血液、放射、各种超声学检查、胃、肠镜、CT或增加CT、磁共振甚至Pet-CT等等,但始终查不出陽性的结果,于是被戴上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抑郁、焦虑性神经症等帽子。推荐到中医科调理是最多见的。
大脑中的情绪因素通过边缘系统、网状结构由垂体一下丘脑一肾上腺素轴产生神经体液和神经内、外分泌导致脏器异常的功能性甚至是器官性(冠状动脉痉挛至心绞痛或心肌梗塞、脑动脉痉挛至晕厥甚至脑梗等)的病变。
因此发生下列二个以上不同脏器的症状,查不出器质性疾病,如果各种情绪障碍的背景就可以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1.睡眼障碍,入睡困难、浅睡、多醒、半夜早醒后难以入眠、直到自觉彻夜难眠或交替出现。
2.神经系统:头痛、头晕、头胀、耳鸣、脑鸣、突发性耳聋、盗汗、怕冷怕热等
3.各种心脏不适症状如心动过速、心悸、胸闷、胸部堵塞感或胸痛。各种早搏、特发性房颤、心脏微小动脉功能性病变产生的胸闷、胸痛、心电图异常率快时ST压低或T波低平等。
4.食欲减退或消瘦约、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如早饱、恶心、嗳气、打嗝、神经性厌食、呕吐或神经性贪食、胃区难述性不适等,而胃镜确执仅有浅表性胃炎,也可表现为大便习惯、次数和形态的改变:便秘、排便不爽、便次增多、无缘无故腹泻、腹痛。
5.夜尿增多或紧张性多尿,偶有紧张时短时内排尿频量也不少,这与紧张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减少有关。老年人可发生紧张性排尿困难或尿潴留。性欲下降、勃起障碍。女性月经紊乱、经前综合症甚至不孕。
6.全身各部位无法用生理性疾病解释的慢性疼痛往往与肌肉、肌腱、肌筋膜劳损有关,但疼痛程度明显放大或无规律性。所以常说东痛西痛不是病,痛得越久述半全是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