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史·甲越春秋(5)信虎时代的外交转变

花藏之乱的谜团
天文五年(1536年)正月十七日,经过武田信虎在朝廷的运作,公卿四辻季远带着后奈良天皇的口宣案以及补任状来到了甲斐国,武田信虎补任从四位下陆奥守,嫡子武田太郎则出任信虎先前的官位从五位下左京大夫。三月,武田家给武田太郎举行元服礼,武田信虎从幕府将军足利义晴处讨要到了将军的偏讳“晴”字,给武田太郎取名为“武田左京大夫晴信”。
在武田晴信元服的同时,今川家却发生了震惊东日本的大事。二月,今川氏辉带着弟弟彦五郎前往小田原城访问,今川兄弟的这次出行持续了一个月左右,于三月初返回了骏府今川馆。然而,返回今川馆后,今川氏辉与弟弟彦五郎就突然得了急病病倒了,三月十七日,今川氏辉、彦五郎同时去世,由于今川氏辉去世时年仅二十四岁,没有生下继承人,因此今川家陷入了混乱之中。
今川氏辉、彦五郎兄弟之死迷雾重重,历来都被阴谋论者认为是有幕后黑手在暗中操作,然而并没有史料可以证明兄弟俩是遭受黑手毒害而死的。考虑到当时甲斐国、骏河国、相模国都因为饥荒、战乱而发生了瘟疫,兄弟俩很可能是在返回今川馆的途中染上了瘟疫才病逝的。
在今川氏辉死后,氏辉的弟弟玄广惠探、栴岳承芳二人便开始争夺家督之位。栴岳承芳在师父太原雪斋的协助下,于五月三日从幕府处得到了继承今川家家督之位的认可,幕府将军足利义晴下赐一字,给其取名为“今川义元”。
另外一方面,今川义元的异母兄玄广惠探在母家福岛氏的支持下于四月举兵,与今川义元争夺家督之位,“花藏之乱”爆发。四月二十七日,以花仓城为据点的玄广惠探一党率军攻入骏府今川馆,今川家的家臣们也一分为二,展开激战。好在今川义元有着名臣太原雪斋的扶持,今川义元的支持者们在六月八日攻陷了玄广惠探所在的花仓城,消灭了福岛氏一族,平定了内乱。
在《胜山记》的记载之中,“花藏之乱”期间的六月,武田信虎命家臣前岛氏一族切腹自尽。根据以往的通说,认为武田信虎在“花藏之乱”时支持今川义元一方,而家臣前岛氏一族则暗中庇护了战败的玄广惠探一党,因此触怒了武田信虎的逆鳞。不过,目前的史料中缺乏对花藏之乱经过的记载,因而前岛一族被讨伐的真正原因,恐怕还需要更多的考证。
在卷二《关东争霸》中有提到,通说中“花藏之乱”两方的支持者分别是武田信虎支持玄广惠探,而寿桂尼、北条氏纲则支持今川义元。不过,根据《胜山记》的记载,“花藏之乱”时今川义元的母亲寿桂尼很可能是持支持玄广惠探的态度,今川氏亲、氏辉两代的盟友北条氏纲也可能在这时候站在了寿桂尼的一方。与此相比,今川家的敌人武田信虎却意外地在今川义元的一方,大概是这个原因,武田信虎才会诛杀亲近玄广惠探的前岛氏一族。
武田信虎之所以会支持今川义元,是因为武田家的家寺惠林寺与今川义元的师父太原雪斋一样是禅宗临济宗的寺院,太原雪斋在京都时又是名僧,双方很可能因为这层关系搭上了线。当然,武田信虎转变外交态度的原因不仅仅如此,在今川氏亲时代,福岛氏一族曾多次作为今川家入侵甲斐国的主力,武田信虎自然对福岛氏一族恨得咬牙切齿,这也可能是为什么他在“花藏之乱”时会支持今川义元讨伐福岛氏支持的玄广惠探的重要原因。
除此以外,今川义元与武田信虎能走到一起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京都政局的变化。在早年间,武田信昌、武田信绳父子结束甲斐国内乱之后,一同拥戴当时被细川政元拥立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澄。可是后来足利义稙驱逐了足利义澄,返回京都重新出任幕府将军以后,年少的武田信虎却依旧拥立足利义澄。此时的今川家、伊势家(北条家)因为因为远江国的问题与足利义澄决裂,转而支持起了足利义稙,便与武田家起了冲突。此后,因为足利义稙长年据守京都,武田信虎又转变政策开始与足利义稙接近,并在足利义稙的支持下获得了“左京大夫”的任官。
当时的幕府将军足利将军家、幕府管领细川京兆家均陷入了分裂,足利将军家分裂为足利义稙、义维父子与足利义澄、义晴父子两系,细川京兆家则分裂为细川高国与细川澄元、晴元父子两系。大永元年(1521年),足利义稙从京都出逃,管领细川高国拥立了足利义澄的遗子足利义晴为新任幕府将军,而足利义稙在大永三年(1523年)去世后,他的养子足利义维在阿波国接受细川晴元的庇护。
然而,就在京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今川家的家督今川氏亲却因为长年卧病在床,因而没有对政局做出及时的应对。在今川氏亲去世后,年少的今川氏辉也不懂得政治与外交,因而今川家还是坚持拥戴足利义维为正统。与之相比,武田信虎早早的就了解到了京都政局的变化,开始与新将军足利义晴接触,并在足利义晴的支持下叙任从四位下陆奥守,嫡子武田晴信也从将军处获得赐字及从五位下左京大夫的任官。
除了武田信虎以外,今川氏辉的弟弟今川义元因为在京都建仁寺出家的缘故,他和师父太原雪斋也早于今川家就与新将军足利义晴接触,并且得到了足利义晴的垂青。在今川义元从京都返回骏河国,出任善德寺住持时,足利义晴还下令将今川义元所在的善德寺划入幕府规定的“五山十刹”的“十刹”之中,说明今川义元与父兄的政治倾向可能完全不一样,他继承今川家的背后支持者,很可能就是幕府将军足利义晴。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公卿四辻季远下向甲斐国,一方面是为武田家送去叙爵的补任状,另一方面很可能是受了幕府将军足利义晴的委托,前往调停武田家与今川家的战争。而就在这个时期,今川家恰好发生了“花藏之乱”,因此同属于足利义晴派的武田信虎、今川义元两人才会结成同盟,取得“花藏之乱”的胜利。
甲骏同盟
根据《甲阳军鉴》的记载,天文五年(1536年)七月,在今川义元的斡旋之下,公卿三条公赖将女儿嫁给了武田信虎的嫡子武田晴信为正室夫人。不过,武田晴信与三条夫人之间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武田义信出生于天文七年(1538年),考虑到此时花藏之乱余波未了,因而二人结婚的真正时间很可能是天文六年(1537年)甲骏同盟成立以后的事。
天文六年(1537年)二月十日,武田信虎将女儿定惠院嫁给今川义元为正室夫人,曾经的宿敌今川家、武田家正式结为盟友,是为“甲骏同盟”。然而,今川家与武田家的和谈却引起了北条家的不满,北条氏纲在今川义元结婚之后,立即发兵骏河国,夺取了骏河国的河东地区。当地国人葛山氏的家臣御宿氏因为不服从北条家的统治,抛弃领地亡命武田家。在今川义元出阵迎战北条军以后,武田信虎也分别给甲骏国境的须走口、万泽口派遣军势,以御宿氏为向导进入河东地区同北条军交战。
在此期间,四月二十七日,扇谷上杉朝兴病逝,扇谷上杉家家督由其十三岁的嫡子扇谷上杉朝定继承。北条氏纲得知关东的动向以后,便从骏河国撤军,随后便趁机发兵夺取了扇谷上杉家的根据地河越城。此时的武田信虎与小弓公方、真里谷武田家、山内上杉家、扇谷上杉家缔结了盟约,建立起了针对北条家的“北条包围网”。
天文七年(1538年)五月十六日,北条氏纲率军突袭了甲斐国都留郡的吉田,武田家不得不与北条家和谈。同年十月七日,北条氏纲、氏康父子在下总国国府台地区大胜小弓公方·安房里见家联军,小弓公方足利义明战死。经过这次合战,小弓公方灭亡,安房里见家也元气大伤。十月十二日,北条氏纲破弃了和武田家的和约,命令北条军夜袭都留郡吉田,武田家猝不及防,许多吉田的住民在睡梦中被北条军士兵杀害。幸而在这之后,北条军的重心转向房总半岛以及骏河国,而武田信虎也放弃了同北条家之间的拉锯战,开始将目光转向了甲斐国北部的邻国信浓国。
侵入佐久郡
在武田家、今川家、北条家三家交战的同一时间,信浓国内也陷入了大乱之中。天文六年(1537年)二月,诹方郡的诹方赖满与信浓国守护、府中小笠原家的小笠原长时开战,诹方军很快便击败了小笠原军,占领了府中小笠原家的领地盐尻地区。两家的对立持续到了次年天文七年(1538年)八月方才达成和睦。十二月九日,诹方赖满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岁,家督由孙子诹方赖重继承。
而信浓国中北部的小县郡及川中岛四郡(更级郡、埴科郡、水内郡、高井郡)中,靠小县郡发展壮大的滋野氏出身的海野氏在战国时代不断地壮大地盘,与埴科郡葛尾城城主村上氏之间爆发了地域性的争霸战争。而川中岛四郡方面,村上氏和高梨氏各占一半,两家为争夺信浓国北部霸权打得不可开交。
最后便是夹在小县郡与诹方郡之间的佐久郡了。当时称霸佐久郡的乃是岩村田大井氏,也就是前文出现过的大井贞隆。岩村田大井氏是大井氏一族的总领,在战国时代一度灭亡,后来小县郡长漥大井氏出身的大井贞隆便进入了岩村田城复兴总领家。在大井贞隆的攻势下,除了伴野氏、依田氏等国人外,佐久郡的许多国人们纷纷归附大井氏。不过,大井贞隆并未将这些国人家臣化,而是与他们结成了以大井氏为主的军事一揆。
天文九年(1540年)四月到五月期间,武田信虎派遣重臣板垣信方率军侵入信浓国佐久郡,武田军的攻势十分凌厉,佐久郡的国人望风而降,一天内武田军就占领了三十六座城砦。之后,板垣信方在伴野氏的居城前山城内进行谱请,并率军在前山城驻扎。另外,武田信虎的盟友诹方赖重也趁着武田军入侵佐久郡的机会侵入了小县郡,占领了大井贞隆的故地长漥城。
武田晴信初阵之谜
在《甲阳军鉴》的记载之中,天文五年(1536年)十一月,武田信虎对信浓国佐久郡的海之口城发起攻击,时年十六岁的武田晴信在此战中参战,这也是他的初阵。
此时的武田军约有七、八千人,而海之口城的城主平贺源心麾下的守军加上援军也只有三千人左右。此时正好天降大雪,武田军对海之口城的攻势受挫,武田信虎便决定撤军回国,等到来年春天再卷土重来。由于天降大雪,所以武田军也并不担心敌军会进行追击。然而就在武田军准备撤军之际,武田晴信却向武田信虎提出了想要出任大军撤退时负责掩护的殿军的请求。结果武田信虎嘲笑晴信道:“真是丢武田家的脸。善战的人怎么会说出敌人追击这样的话呢?这样的话,就让你来出任殿军,让次郎(武田信繁)出任总领吧。次郎现在要是在你的立场上,会提出这样的请求吗?”
十二月二十七日上午,武田军开始撤退,武田晴信也在全军后撤后率领着麾下的三百人撤退。然而就在撤退至半路时,武田晴信突然下令停止撤军,到了夜里,武田晴信让每人准备三人份的兵粮,并且不准卸下武装原地休息,表示明日上午会出阵作战。由于天气寒冷,武田晴信下令让士兵们拿出酒来御寒。武田晴信身边的近侍都难以理解晴信的命令,对此纷纷表达了不满。
次日上午四时左右,武田晴信下令全军出发,晴信的目的地并非是甲府,而是重新攻打海之口城。由于武田军大军已经撤退,天气寒冷,海之口城城主平贺源心让守军们在二十八日白天时都返回自家领地准备过年,只在城中留下了七、八十左右的士兵。二十八日夜里,武田晴信军对海之口城发起奇袭,自平贺源心以下的守军悉数战死,武田晴信仅以三百人夺取了父亲信虎八千人都没能攻下的城池。此后,武田晴信下令在海之口城附近纵火烧讨,周边的敌军士兵误以为武田信虎的大军还未撤退,便纷纷带着家人逃亡。
然而,武田晴信的功绩却没有得到武田家的认可,许多家臣们都因为武田信虎更喜爱小儿子武田信繁,因此表示武田晴信夺取海之口城只是因为运气好罢了。另外,武田晴信讨取的敌将平贺源心的名字为平贺成赖,平贺成赖使用的武器是一把长四尺三寸的太刀,《甲阳军鉴》夸张地形容这把太刀要靠七十个人的力量才能挥动,以此来形容刀主平贺源心的勇猛。这把刀之后一直被武田晴信收藏,用来装饰踯躅崎馆里的武器库。
以上便是《甲阳军鉴》里对武田晴信初阵的记载。可是,自《甲阳军鉴》创作以来,许多人都对《甲阳军鉴》进行批判,主要是因为《甲阳军鉴》的记载在很多方面都有错误,并且武田信虎并未在天文五年(1536年)时入侵过佐久郡。此外,《甲阳军鉴》中海之口城城主平贺源心也不见于同时代的任何史料之中,很可能是《甲阳军鉴》为了粉饰武田家而虚构出来的人物。
不过,近年来的研究却重新考证了《甲阳军鉴》的真实性,许多先前被认为是否定《甲阳军鉴》史料价值的例子,例如以往的研究认为武田家的重臣长坂钓闲斋(《甲阳军鉴》误记为“长坂长闲斋”)在长筱合战时并未与武田胜赖同行、《甲阳军鉴》里的山本勘助其实是虚构的人物,如今都被一一推翻。未与武田胜赖同行的是一个名为“今福长闲斋”的人,而山本勘助其实就是武田家重臣山本菅助。如今在《甲阳军鉴》中出现的角色里,除了平贺源心以外,剩下的都能够确定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许多在《甲阳军鉴》中记载的事件,除了时间上有一些问题以外,大致的经过与方向基本上都没有很大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江户时代创作的《宽永诸家系图传》的记载中,平贺源心(平贺成赖)是大井贞隆的弟弟。如果这份后世创作的史料属实的话,那么平贺源心及其防守的海之口城很可能就是大井贞隆在甲信边境用来防御武田家的第一道防线,而武田晴信初阵的故事,也很可能就发生于天文九年(1540年)四月开始的武田家对佐久郡的攻击期间。
海野平合战
天文九年(1540年)八月,甲斐国、信浓国等地遭到了超强台风的袭击,甲斐国内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打击。
在四月至五月期间的佐久郡攻击时,诹方赖重对小县郡的攻击极大地缓解了武田信虎的压力,因而武田信虎对诹方赖重十分看好。另外,由于当时武田家还需要防御背后的北条家,因此武田信虎便决定与诹方家强化盟约,在十一月将女儿祢祢嫁入了诹方家。彼时,诹方赖重二十五岁,而祢祢只有十三岁。
十二月九日,诹方赖重亲自前往甲府拜见岳父。十七日,武田信虎也亲自前往诹方郡访问,还将甲信国境的领地作为嫁妆割让给了诹方家,双方缔结了牢固的姻亲关系,强化了同盟。
据说祢祢嫁入诹方家时,诹方郡发生了许多怪异的事情。十一月八日夜里,诹方大社上社的大殿里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三次巨大的噪音。十一月二十日开始,诹方湖便开始结冰,此后冰面一度消融,但是在十二月、次年正月又再次结冰。人们对此议论纷纷,在此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诹方湖会在一个冬天里结冰三次这样的事。
就这样,经过了超强台风、严寒等怪异天气之后,武田家迎来了改变武田家历史的天文十年(1541年)。进入新年后,诹方郡的怪异现象依旧没有停止。三月下旬,有人在诹方大社上社的石碑处听到了莫名的呻吟声,但是四下寻找又找不到任何人或者动物。七月,御射山在夜里发出了恐怖的声音,人们纷纷认为这是不吉之兆,认为诹方郡即将迎来大乱。为此,诹方赖重向诹方大社上社奉纳了神马,祈求神灵的庇佑。
五月,就在诹方郡异象不断的同时,武田信虎向诹方赖重发来了出兵的请求。原来,当时小县郡中的最大势力为滋野氏出身的海野、祢津、望月三家(滋野三家),其中又以海野氏的海野栋纲为总领。滋野三家不断地与埴科郡葛尾城城主村上义清交战,因此看中了小县郡的武田信虎便与村上义清结盟,又邀请了诹方赖重一同出兵攻打滋野三家。
五月十三日,武田信虎、诹方赖重、村上义清一同出兵小县郡。十四日,武田军攻陷了海野家的据点尾野山城。十五日,海野栋纲率军在海野平、祢津与武田军、诹方军、村上军交战,海野军不敌败北。二十五日,海野军再次在海野平与了敌军交战,海野军惨遭失败,海野栋纲嫡子海野幸义等人战死。
战后,祢津元直、矢泽赖纲等人投降,被获许重归旧领。而海野栋纲及一族深井栋广、小野泽守义、真田幸纲等流亡上野国,海野栋纲前往平井城依附山内上杉家,而真田幸纲等则前往箕轮城投靠长野业正。值得一提的是,祢津元直的两个儿子祢津政直、神平信忠此时跟随着真田幸纲在箕轮城避难,后来真田幸纲正是通过祢津家的关系才回到了信浓国臣属武田家。
海野家灭亡后,海野家的大部分领地都被村上义清接收,武田家则占领了望月、芦田依田等地,而依田川以东地区则归诹方赖重所有。在强大的外来势力的干涉下,海野氏结束了自己的战国时代,原本追随海野氏的信浓国人们,被村上、武田、诹方三家给瓜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