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特小课堂——曝光
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本期的雷特小课堂。
不知道大家小的时候是不是和小编一样,在看电视与电影一直有个疑问,就是影片是如何拍摄出来的?如何将图像印写到胶片上?后来,明白了这个过程叫做曝光。
在胶片时代是一个感光的过程,在数码时代,则是一个光电转换的过程。而曝光,则是讲的这个过程的总称,而我们在拍摄的时候讲的曝光,其实说的是“曝光量”,我们说的正确曝光、曝光过度、曝光不足等,都是指的是曝光量刚好、曝光量过度或者是曝光量不足。
什么是曝光
上文中提到了,曝光是一个过程,胶片时代,就是指光线使胶片上的感光乳剂发生化学作用的过程。摄影和摄像都是一样的,只是曝光这个过程是否连续而已。一次产生一个图像就是摄影,1秒钟产生24张图片且连续起来就是摄像。
数码时代虽然没有了胶片,但实际上也是一回事,是不过是曝光发生在了数码感光元件上,要么是CMOS要么是CCD,它们通过光电转换的方式来完成数据的转化。谈及曝光,必然是离不开光线的。

光线
保证曝光量其实就是保证光线充足且恰到好处,光线太亮或者太暗都不可以,无论任何一种拍摄,都需要使用光线作为曝光工具和造型工具,因为所有影像技术都是光与影的艺术,一个影像作品的成败,基本就取决于光的应用。
控制光线是得到正确曝光的前提,在控制过程中,你可以使用光圈,快门速度,曝光补偿,感光度(ISO)。下面我针对这几个参数之间的关心给大家讲解一下。
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感光度。光圈越大曝光量越大,快门越慢曝光量越大,感光度越高曝光量越大。但实际拍摄是三者之间的平衡,光圈大可能带来锐度下降,景深可能太小导致无法让主体完全清晰;快门越慢越容易因为自身和被摄物的运动而导致照片糊了,安全快门又和传感器像素多少、是否有防抖、镜头焦距息息相关。感光度则直接和画质相关,越高的感光度带来越多的噪点和越低的宽容度,但感光度过低则无法获得足够的快门和光圈组合。



知识点
1、光圈大→景深小(画面景物前后的清晰范围小);
2、快门快→图像清晰无拖影;
3、感光度高→噪点多(清晰度低);
4、提升感光度,有利于在保证曝光正确的前提下缩小光圈获得更大清晰范围,或者提高快门速度保证清晰度;但是感光度的提升对于画质会造成损失,因此要酌情使用;
5、为了保证图像质量,在昏暗的环境下,也可以考虑使用较大的光圈以及稍慢的快门速度。当然,慢速快门需要三脚架配合使用以保证不发生抖动模糊;
6、曝光三要素是一个互动性的整体。在景物亮度不变的前提下,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它两个要素至少要有一个进行互动性补偿,才能保证曝光不变,也就是照片亮度不变;
综上所述,曝光是摄像和摄影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曝光,胶片和感光元件才能获得影响,合适的曝光量控制着影像的明暗。通常情况下,要追求曝光正确,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都是错误的,但也有的时候,错误的曝光才有艺术感,才能创造出特殊氛围的影调。
注:文章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