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度洛阳游 洛阳有个七里长街

2022-11-29 08:08 作者:索易记录  | 我要投稿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深度洛阳游的第八十四篇

每个城市都有个横贯东西的历史古街,洛阳也不列外,这里是城市最热闹的地方。洛阳最热闹的历史古街就是东关大街,老城东西大街,以及现在规划中的丽景门到应天门之间,这里是一条笔直的大路,横贯东西有七里的距离。这里的热闹从周朝开始,经隋唐,宋,元明清至今,有二千多年历史了。这里有各种洛阳民俗,小吃,熙熙攘攘。这里是洛阳历史的百科全书。

 

          魁星楼,在东关大街东头,六十年代拆除。 古时候,各地都有魁星楼,读书人在魁星楼拜魁星,祈求在科举中榜上有名。魁星楼具有浓厚地中华民族风格和地方文化特色,是灿烂地中国文化遗产地一部分。东大街东头北200米就是赵匡胤出生地八孔窑。

一路向西,来到了东关大街中段的孔子入周问礼碑,这个碑高3.056米,宽0.92米。碑面上阴文刻着“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9个大字。此碑立于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8年),是当时河南府尹张汉与洛阳县令郭朝鼎重修文庙(孔庙)时所立。该碑记载两千多年前孔子从山东曲阜来洛阳问礼乐这一历史事件。2500多年前,孔子从鲁国千里奔波来到洛阳,向当时在这里工作的老子请教周朝礼制,向周大夫学习贵族音乐,游览王城殿堂庙宇。他瞻仰了周天子召见诸侯和举行国家大典的明堂,参观了周室祖先后稷的太庙和祭祀天地的社坛等。


一路向西,来到东关清真寺了,洛阳东关清真寺在清初建成后,清朝统治者不让书写寺名,直至道光二年(1822年),穆斯林群众才得以学代寺,书“清真义学”之名刻于东关清真寺寺门上方。穆斯林在洛阳的历史就是丝绸之路的历史,有上千年历史了。据史料记载,从唐永徽二年(公元 651 年)至贞元十四年(公元 798 年)的 148 年间,阿 拉伯伊斯兰政府就派遣了 37 批使团来华访问。洛阳 作为当时大唐帝国的东都,自然便留下了穆斯林的 足迹。唐玄宗末年,安史之乱爆发,东京洛阳和西京 长安相继沦陷。肃宗、代宗时,唐帝国曾借助西域 和大食兵平叛。乱平之后,这些参加平叛的部分穆 斯林军队就留在了现在洛阳东郊塔湾村一带。。




一路向西,来到东关大街的最西头,来到了铜驼陌,也就是洛阳八大景之一的铜驼暮雨。盛唐时代,丝绸之路由长安和洛阳向西延伸出 去。当年洛阳的铜驼陌(时称铜驼里坊,即番坊)就 是著名的国际贸易市场。阿拉伯和波斯的商队用骆 驼把伊斯兰的经典和西亚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至此 处,与华夏各族人民互惠互利,其乐融融的地方。



一路向西,来到东关大石桥,东关大石桥是进出洛阳老城的必经之道,那是瀍河水很急很大没有一座桥。东关大石桥横跨于瀍河之上,为当时的内廷大司礼太监黄锦出资修建。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秋,黄锦采用“募役寓赈”的方法,仅用6个多月时间就在瀍河上建成了一座5孔石拱桥,中高11米,宽10米,长77米。400多年来傲然挺立,成为瀍河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桥梁。东关大石桥两边是瀍河牛羊肉批发市场。

一路向西,走过东关大石桥,来到金元古城的前面,这里已经没有了坚固的城墙,仅仅留下低矮的民房。一路向西,有不少深宅大院,这里有小姐的秀楼,一边走着,一边欣赏着古代建筑的艺术魔力。不知不觉,来到了民主街与东大街交汇处,这里有一百年前西方文化入侵的见证基督教堂,教堂对面是东大街旅社。基督教堂南100米就是洛邑古城的北入口,那里有高耸入云的文峰塔。


一路向西,过东大街旅社50米,有一株500岁国槐,树围三米余,干已枯空,仍枝条婆娑,绿荫遮人,这就是董公祠的所在地。 汉董宣在洛任职五年,死于任所,年74岁。他为官清廉,死后只有一条布被覆盖尸体。不畏权贵依法杀了湖阳公主府里的大管家胡奴,被皇帝赐"强项令"。

一路向西,来到了老城东大街中段鼓楼面前,此鼓楼是公元1614年,明朝建福王府时移建于东大街。鼓楼南边就是建于元朝的文庙。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一路向西,过鼓楼看沿街商铺,有笔墨纸砚,有寿衣,有刻章的。平时熙熙攘攘的人群热闹非凡。




一路向西,来到了老城十字街,这里有八角楼,这里成为洛阳市重要的商业区之一,这里更是洛阳小吃的汇集之地。2015年五月,《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评选出全国十大美食街,洛阳老城十字街夜市入选全国十大美食街。

一路向西,来到西大街老集段,这里是洛阳水席的集聚地。




一路向西,来到汤类的集聚地。什么牛肉汤,羊肉汤。不翻汤,鸡汤,驴肉汤,



一路向西,我们来到丽景门。丽景门是由洛阳市政府投资三千多万元于2002年在原址新建的,占地面积一万八千余平方米,城门楼共分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古时为吊桥),是为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2004年建成。


一路向西,我们来到应天门。应天门是洛阳紫微城正南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历经五代、北宋。应天门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武则天称帝、唐高宗诏释百济扶余王、唐玄宗接见日本第八次遣唐使等仪式均在应天门城楼上举行。紫微城应天门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

 2019年9月,丽景门至应天门“一街游千年特色商业步行街”项目获河南省发改委审批通过。北邻中州路,南临中州渠,西通应天门广场,东接丽景门,整个项目改造范围约505073平方米(约合757亩)。主要改造街道包括:周公路(462米)、万安街(323米)、马路街(340米)、黄梅路(537米)、五贤街(869米)五条街道,全长约2.5公里。项目建成后以隋唐风格为主,作为应天门配套,成为历史文化体验街,主要为遗址公园保护、绿化休闲、文化旅游和居住等功能。


深度洛阳游 洛阳有个七里长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