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杀死20%衰老细胞!《Nature》子刊:新抗衰药效果好,安全放心
细胞衰老作为十二大衰老标识之一,是导致很多组织器官衰老的直接元凶。细胞衰老的重要地位,连带着靶向清除衰老细胞的Senolytics抗衰药的身价也水涨船高,无数学者争相研究。
目前,Senolytics家族包括达沙替尼+槲皮素、ABT-737等一众热门成分。但是,它们各有各的局限性,有的副作用大、有的生物利用度低,作为抗衰老药进行大范围使用还有很多不足。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在《Nature Aging》发布新成果,利用AI模型,从804959种分子中筛选出了3种拥有衰老细胞清除活性的化合物,效果可能比ABT-737等抗衰药更强大。
在研究中的80多万个分子中,有3种化合物脱颖而出:BRD-K20733377、BRD-K56819078和BRD-K44839765。AI表示,它们在抗衰方面能够精准靶向,有的放矢。
当然,这种清除衰老细胞的能力当然不能AI一个人说了算,还得靠细胞和动物试验进一步验证。
研究团队先进行了细胞试验。在不同方法诱导的衰老细胞中,3种化合物不仅能够清除各种原因形成的衰老细胞,还表现出了与AI预测结果相似的高选择性。也就是说,在清除衰老细胞时,不会对其他健康细胞造成太大的损伤。
后续进一步的小鼠试验,研究团队选择了BRD-K56819078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因为它在3种化合物中选择性最强。
因为衰老细胞侧重于在肾脏中累积,且肾脏中衰老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增加比其他组织中更显著。由此,团队使用了老年小鼠的肾脏作为试验对象。
试验使用的老年小鼠为80周大,大致相当于60岁的人类。
试验测量了小鼠肾脏中的衰老标识SA-β-gal,SA-β-gal阳性率越高,说明组织中的衰老细胞越多。在使用BRD-K56819078清除衰老细胞前,年轻小鼠肾脏中的SA-β-gal阳性面积平均比老年小鼠肾脏少约40%。
治疗后,使用药物的老年小鼠衰老细胞显著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平均减少20%。
此外,接受治疗的老年小鼠中,p16和p21的mRNA表达也显著降低,分别平均降低约60%和约30%。p16和p21mRNA的表达与衰老相关泌表型(SASP)有关,它们的表达降低,说明药物使老年小鼠体内的衰老程度得到了减轻[1]。
图注:小鼠用药后的SA-β-gal阳性及p16和p21mRNA的表达结果
由此可见,AI筛选的Senolytics可以有效清除衰老细胞,并减少肾脏中衰老相关表型的表达,效果显著。
2周就能抗衰,AI选新药还有这等好事?派派还是有点不信的,万一这药有其他的副作用呢?
要研究药物安全性,需要请出我们的比较标杆ABT-737。
ABT-737作为衰老细胞清除药物的选择性较差,但是后续很多其他具有清除衰老细胞活性的化合物(包括衰老细胞清除药ABT-263),是科学家基于ABT-737的药理性质进一步发现的,所以用ABT-737作为比较标准比较有意义。
比较结果显示,这3种化合物的优点还不止于有效清除衰老细胞这一基本功能,可以说是方方面面弥补了之前各种Senolytics的不足。
No.1
低浓度抗衰,保正常细胞无忧
试验对用药后不同时间的细胞活力进行了测量。
结果显示,在1.5-3μM浓度下,BRD-K20733377,BRD-K56819078和BRD-K44839765可选择性地消除衰老细胞,而对照细胞的活性没有受到影响。
相比之下,ABT-737虽然降低了衰老细胞的活力,但在0.2和1.5μM等较低浓度时,就会使正常细胞的活力降低约20%~50%,是不分敌我的无差别攻击!
图注:不同Senolytics处理后,衰老细胞(蓝)和正常细胞(灰)活性比较
从中可以看出,比起ABT-737,AI选择的化合物表现除了更有前景的选择性,在清除衰老细胞时靶向更精准。
No.2
口服潜力好,吃进去就能抗衰
目前,这3种化合物都还没有在临床中以任何形式进行使用。如果要进一步进行临床试验,给药方式就变得至关重要,方便的给药途径更有助于推广。
幸运的是,这3种化合物都基本符合临床口服药的准则。
要成为口服药物,需要满足几点:(1)符合Lipinski结构,这是一种用于预测药物分子口服生物利用度的规则;(2)具有7-10个可旋转键;(3)拓扑极性表面积Å2在109-143之间。
而AI筛选出的3种化合物大致都满足上述要求,而ABT-737的化学结构与口服的标准相差甚远,是远远比不上前面的三位兄弟了。
也就是说,通过口服给药,人体很难吸收ABT-737,而这3种化合物容易口服吸收,拥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适合作为口服药开发。
No.3
无毒无公害,安全放心抗衰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对于一个药物来说,毒性低是很重要的。研究表明,AI选择的这3种药物的肾毒性和肝毒性较低。
要研究药物对于器官的毒性,就是要研究药物在一定剂量浓度对于器官中细胞的抑制作用,这一抑制效果可以用IC50(半数抑制浓度)体现。也就是在抑制50%的衰老细胞时所需的药量,药量越小,说明起效越快。
数据显示,这3种化合物抑制正常细胞活性的的IC50值均≥20µM,大概是它们抑制衰老细胞活性的2倍。
也就是说,在研究中选择性消除衰老细胞的最高浓度10μM下,它们可能不具有强烈的肾毒性或肝毒性,只靶向特异性参与细胞衰老的途径。
图注:3种化合物与ABT737的基本理化性质
除了器官毒性,溶血性也是药物毒性检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溶血会杀伤全身细胞,可谓是剧毒之王。
结果显示,除了ABT-737,在达到100µM浓度前,所有3种化合物均未诱导明显的溶血。研究中,团队在抗衰老方面使用3种化合物的最高剂量是10µM,10µM对比100µM是10倍的差别。也就是说,3种化合物普通的抗衰老剂量不会产生溶血反应。
从这些数据中可知,AI选择的3种化合物毒性低,对于衰老细胞的用作浓度和其他细胞的作用浓度差异大,特异性明显。
时光派点评
这一次麻省理工团队使用AI筛选抗衰药物的尝试,给我们展示深度学习对于寻找衰老药物的前景,筛选速度快,而且命中率高。
从80多万个化合物中确定的3种Senolytics药物,都表现出了很好的理化性质和对于衰老细胞的高度靶向性,显著降低了衰老细胞负荷和衰老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如果以后可以在人体临床中进一步验证,一定可以给Senolytics治疗衰老提供新的方向。
—— TIMEPIE ——
这里是只做最硬核续命学研究的时光派,专注“长寿科技”科普。日以继夜翻阅文献撰稿只
为给你带来最新、最全前沿抗衰资讯,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和疑惑;日更动力源自你的
关注与分享,抗衰路上与你并肩同行!
参考文献
[1]Wagner, K. D., & Wagner, N. (2022). The Senescence Markers p16INK4A, p14ARF/p19ARF, and p21 in Organ Development and Homeostasis. Cells, 11(12), 1966. https://doi.org/10.3390/cells1112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