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年底了,不是不想卷,是真的没命卷…【杰视帮】

2023-11-29 14:29 作者:杰视帮设计  | 我要投稿

今年的大环境,简直是叠buff式地摧残着我们的身心...

从年初的不想卷,到年中的被迫卷,再到现在的没命卷…


年初是ai盛行,年中是"经济下行",年末就不一样了,是甲流、支原体病毒多行...

别说小朋友,连大人也好不到哪儿去,我们办公室一个接一个地感冒发烧...

就连小编我啊,在写这篇帖子的时候,感冒也才刚好不久...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一降温,什么季节性情感障碍也来了。


应声而来的,还有大厂裁员的消息…


这一连串的叠buff真的让人身心俱疲,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更不想上班了…

你是不是经常也有“不想上班”的想法,但又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上班?

最终使自己经常处于一种拧巴的状态当中…

实不相瞒,其实小编我也…


就从大家熟悉的事情说起吧,在年初大火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里,辞、旅居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新议题。


还有打开小红书,随处可见的摆摊热”


裸辞、旅居、摆摊…

这些现象的背后,其实都反映了一个本质——我们好像迎来了职业倦怠


啥叫职业倦怠呢?

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来说,职业倦怠是一种由长期过度的压力导致的情绪、精神和身体的极度疲惫的状态。

高发年龄为工作几年后的25-30+岁


用大白话解释就是:这b班真是一天也不想上了

特别是咱们设计师,本来就是卷时间卷身体的职业,同时还得和时间赛跑。

当某天特别力不从心的时候才突然发现:打败你的可能不是别人,而是二十岁的自己…


其实职业倦怠不止是咱们设计师会遇到,它在各行各业都非常普遍:

有看似情绪稳定,但实则把快乐留给学生,悲伤留给自己,打落牙齿和血吞的老师


有上班之后就很难再写出有灵气文字的自媒体人


也有在职场中确诊双相抑郁焦虑,现在靠卖咖啡赚点零花钱的自由职业者


一时之间,引起了无数打工人的共鸣


既然职业倦怠在我们打工人身上无孔不入,那老板必然也插翅难飞

连全球最大公关公司的老板,也会因接甲方电话焦躁…


本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我又去问了问AI~


居然是真的…

所以要是你发现老板最近的决策能力有明显下滑、领导风格突然改变等现象,那十有八九,ta也倦上了...



 你也倦上了吗?

那么职业倦怠,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清单已列好,快来看看你中了几条...

  1. 容易情绪化

  2. 对甜食的渴望增加

  3. 紧张性头痛

  4. 心脏悸动和心率过快

  5. 肠胃消化能力变弱

  6. 丧失行动力

如果你发现一半以上都中了,并已完全丧失行动力。

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

毕竟大作家也倦怠呢,懒不是你的毛病,而是人类的通病。


但玩笑归玩笑,咱也不能真学。

作家面对不想上班的摆烂,对我们来说只能算是一味心理安慰剂

毕竟人家摆烂归摆烂,干事的时候那也是真干!

列夫托尔斯泰、胡适部分作品


对我们来说,职业倦怠的影响虽然不大,但它就像顽固病毒一样,时不时的阵痛和撕裂让人动弹不得:

当下的工作来说,不仅会让我们丧失工作激情,还会限制我们的职业天花板。

收入和职业都无法在恶性循环中得到上升了…

从长远的人脉积累来说,当我们的工作范围都被格子间框住,能获得的人脉资源就非常有限。

与社会脱节也就三五年的事情。


除了工作和人脉,身体健康的日益消耗才是最让人无力的…

偶尔去次医院,唰,大半年工资没了!


更别说成立了家庭后,需要事业家庭两手抓

尤其是在孩子读书、老人生病的时候,都会大大分散你的精力和时间,让你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

如果你是女性,那还得面临职场中很现实的男女竞争,婚育压力等等。


既然职业倦怠的危害这么大,那应该如何解决呢?

俗话说的好,本着遇事不抉问ai的原则,我们先来和它浅浅地聊一下。


总结一下,ai的回答:很对,但无用。

就很像韩寒讲的那句“为什么知道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知道但不改变的本质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只有追本逐源—揪出症结—对症下药—付诸行动,才能药到病除嘛~


哎,那么既然ai靠不住,就只有靠自己啦~


怎么靠呢?


 第一步,先让我们从表象剥茧抽丝,找到症结所在:

看看你究竟是忙成了一个圆渲图是你,排版是你,抠图也是你;磨皮是你,打光是你,上材质还是你,做APP是你,做网页是你,做LOGO是你,扫地浇花都是你。

还是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独特优势,活成了一个尖~

图源:@Cecilia的职场日记


比如咱们官网的c4d、电商课程,就很适合在行业深耕的朋友,想要活成尖尖儿的朋友,现在还能赶上全年优惠力度最大的双11末班车哦~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加上咱文末小客服聊一聊嘛~


 第二步,再让我们看看工作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罗翔老师是这样看待职业倦怠期的:


其实说白了,工作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是你在工作中得到的成长。

这种成长有可能是专业技能上的提升,也有可能是长远的人脉资源积累,但总之都能让我们更好地成为自己。


 既然问题清楚了,本质了解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呢?

杨天真在节目中分享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对待工作要有渣男心态


说白了,渣男心态的原则就是不走心,只办事,设立价值排序并设置底线


要是有觉得渣男心态太高阶的朋友,别着急,我这儿还有入门版的角色扮演:

话说在前头,这角色扮演可不是你想的那样~

而是在其位谋其事,不要真情实感地打工,而是扮演一个做这个职位的人~下班马上抽离出来。


想必,合格的打工人也是一个及格的演员

试想一下,当你和甲方开会讨论方案的时候,在你眼中只不过是剧本杀中cosplay的一环


其实不论是高阶版的渣男心态,还是入门版的角色扮演,本质都是利用马斯洛原理,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


毕竟很多时候我们感到痛苦的原因,就是理想与能力不匹

当我们需求还在生存阶段的时候,却依旧想着自我实现


 那些一秒上手的小药方~

看到这儿,有朋友可能就要问了:那除了心态和思维的改变,在生活中面对职业倦怠,还有啥能一秒止痛的骚操作吗?

于是小编我结合了一下设计部大佬和资深hr的经验,给大家分享3个对设计师最有利的3个药方,包你药到病除~


1.你想当羊还是狼?

想清楚自己是想当躺平生活安逸的小绵羊,还是勇闯职场渴望跃升的野狼~

如果选择了,就要对自己的结果负责。

既想要绵羊的安逸和舒适,又渴望野性自由和成长,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既要又要还要,是最让人痛苦的。


2. 发展至少1个与工作无关的兴趣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除了是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外,最大的爱好就是拉小提琴和穿女士凉鞋。


之所以要发展一个与工作完全无关的爱好,是因为我们的大脑需要不断尝试新鲜、不断更换跑道

一个与工作无关的兴趣,可以让大脑在不同跑道之间切换,缓解大脑对工作的疲惫感~


3. 建立自己的“开心手册”

何为开心手册呢?其实就是放大生活中的幸福瞬间并记录下来,不论是以文字、图片或是影像的方式。

只要养成记录,不仅我们对幸福的敏锐度会越来越高,还能成为我们的设计创意来源~


你还有啥其他应对职业倦怠的小妙招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一起在寒冷的冬天凑在一起取取暖~


说了这么多,其实啊,职业倦怠这玩意儿就很像我们跑马拉松

如果一开始就用力过猛,那么在之后就只能是疲软的下坡路。

就连农民伯伯种菜也讲究一个春种秋收,夏耘冬藏,既有农忙亦有农闲。

人生嘛,我们需要细水长流~

哥哥扫扫我~
什么设计技法,什么职业倦怠,什么风花雪月…
你想要的我都有


年底了,不是不想卷,是真的没命卷…【杰视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