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7之路——上海与天堂
人总是有时候会没有任何缘由地反感一些东西,比如从小就被家长念叨的挑食行为。这是一种天生就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我从出生开始就反感一些东西,比如数字7,比如红色,比如香菇。 比如,与不认识的人结识。 成为社团主催已经三年了,在决定担负起这个责任的时候,我就想到自己可能不得不去做不想做的事。我做好了心理准备,准备面对自己的改变,然而三年以后我却惊讶的发现,是更多的人在适应我,而我自己连一丁点都没变。 一如既往地畏惧陌生者,畏惧交流,畏惧寒暄。 我从不避讳自己是社恐这件事,奈何每次以此诉说时,关系不那么近的群友们总会觉得我在开玩笑。“你还社恐?”确实对于一个在舞台上扮演喜剧角色的人来说,内向是让人感到疏离的形容词。 但我真的不擅长和人交际。 长此以往,我认为的解决方式是把自己填满,做的越多就会让自己沉浸在事务之中,从而没有闲暇去交流。我承认这样很畸形,但这也是我这种怪胎得以享受展会的一种方式。 这次上海之行我也是这么想的。 无比繁重的货物+比以往任何都长的节目+多线程操作=停不下来的上海tho,从结果而言目的是达到了。 在线下摊位上见过我的人可能或多或少会有印象,我在台下是一个比较蔫的人,基本不会主动和人打招呼,也不会揽客,只是坐在那里,因为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和陌生的人甚至是已经熟悉的人答话。每一位主动来购买、来询问的爱好者与支持者都会让我打心底感到无比的感激,原本我以为是因为对创作的支持,直至这次我意识到,可能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我是在感激愿意主动和自己交流的人。 谢谢你们愿意拉我一把,谢谢你们能带我一个,谢谢你们。 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上文中的部分内容是“反感陌生者,反感交流,反感寒暄”。但行文至此,我才恍然大悟,将“反感”改成了“畏惧”。 不得不说人类非常擅长欺骗自己,能让我坚信了自己心中错误的感情。我也许比任何人都要渴望成为那个自己曾经所认为是“反感”的样子。 感谢所有购买了槐南茶馆制品的游客以及在台下收听节目的观众,你们是槐南茶馆立足的根基。 感谢在展会上每一位与我交换制品的创作者,你们的善意无比温暖。 感谢每一位让我签下名字的支持者,你们的真挚让我不断解开自己心中的迷茫。 感谢社员们,没有你们我一事无成。 感谢朋友们,我爱你们。 这里是上海,这里是天堂。 我在离开上海,该去往下一个天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