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以致用】能力培养笨功夫,具备实力所需要的努力~

2023-10-24 11:34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上一篇算是开启了真正的架构搭建,有两个规律,两个checklist,一个模型出来,在思考下一步是什么,是继续学,还是学以致用,还是先学以致用一番吧,能开始用起来,积累熟悉起来,这个工具才能变成自己的

学以致用四步,笔记自己不会的,关注讲师的神态表情等,要能当场解构老师的背后那就更高级了是吧<(* ̄▽ ̄*)/,因为bethebeauty上一篇更新讲的是周冬雨变美思路,忍不住去搜了下她,国内最年轻三金影后,所以张艺谋是真正高手,选用育留人才太强了

第二步把学到内容讲的小孩能听懂,第三步思考在哪些地方能迁移应用,第四步变成checklist

自己来迭代一下个人版本的学以致用四步

第一步当然是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方法模型,这样才能只笔记重点,有能力解构讲的逻辑和老师的模式。。。第二步是延展学习内容,关联梳理,第三步解构其中的认知、规律、模型,及应用背景,思考迁移,第四步归档

所以,自己应该建立个文档,零散的先入档,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开专题放过来——搞定^_^

非常非常开心终于是在造砖头了。。。。这是一个重大里程碑~

来把入认知结构文档的规律、模型、checklist都学以致用一番

能力培养笨功夫的规律

理解:

眼高手低、纸上谈兵,但其实这都不应该是贬义词,而是笨功夫的第一步,而且他们其实很厉害的,都建立了全面完整的认知框架了

只是第二步应该走小成本试练,把能力应用场景的时间空间角色关系都压缩小小的,去试练这项能力,练个十次八次能用出来了,再扩大下能力应用场景,慢慢的,能解决各种场景下的问题

用到一百次,可以解决本领域的大部分问题了,就可以上战场实战了

用到一千次,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去解决问题了,可能是朝堂、家庭什么的

纸上谈兵故事其实本身应该是一种误解,有一种说法是赵括其实知道不能轻进,但是赵国拼粮草供应拼不过秦国,而嬴政层次秒杀赵国国君的,嬴政能举国之力支持将帅的战略,但赵国逼着赵括出战,因此,庙算高于战场就是这个意思了

但这个寓言已经如此广泛了,就按寓言本身的说法来理解,就是不要直接空降没经验的高管。。。二代们想做管理,最好也从基层打上去,或者自己去开个小公司靠自己做起来,小成本试练,能力用训练次数打出来真能力

迁移应用:

能力评估就分为两个部分了,第一个,能不能讲清楚能力本身内容,从应用场景到认知理解决策

第二个,就是有没有实战经验,多久的经验,解决了什么些问题,怎么解决的,个人领悟是什么 

逆向思维延展实战checklist:

很多能力暂时没有完整的方法模型,比如时间管理能力,但即便有完整方法模型的,有的也很难去正向应用来实现目标,比如知道企业经营的八芒星模型,真的从0-7的去培养,真的就很扯

所以,能力培养最好还是正向思维+逆向思维来做,就是能力要达成的目标方向上,正向是去做一定不会错的点,比如学习建认知框架

逆向是有哪些习惯是一定会导致最终目标做不成的,就先去针对影响最深远的点去解决

比如睡眠和健康问题,而这些个问题也没有成熟正向的方法模型,就还是逆向思维去设定小的目标节点,比如情绪会影响睡眠,那就先解决情绪

每天觉察、尝试解决具体的情绪,搜集各种情绪、试图分析本质,然后每天的解决就相当于小成本试练了,不断的每天解决,最终就有情绪归因清单和解决方法checklist,睡眠和健康问题也会有改善,这会推动正向目标上的效率和速度 

元认知和迁移应用的思考:

每个领域的顶尖人物,能力结构完善没有绝对短板,且长板到了元认知层次,所谓一通百通,无论是专长领域,还是待人接物,家庭经营都是能做得好的 

有些只在某一领域短期有好的表现,其能力结构有短板,限制了终身成就的高度

哇哦!!真的是这样学以致用一套思考下来,感觉完全不一样呢!

收获非常大^_^

那来试试第二个规律,努力的规律

实力具备所需要的努力的规律

在上面把笨功夫学以致用的时候,就加上了目标或者说用途,笨功夫是用来培养能力的,那努力和笨功夫之间有什么差距呢?努力有用吗?没法脱离成长内核来聊有和无,但个人在给努力做延展定义,把它变成客观规律的时候,就和“实质性结果”“回报”联系在一起,是用来指导自己清晰的知道自己在哪里,用来消除自我怀疑情绪的

自己的自我怀疑,当然是和世俗的成功成就评估标准来比,自己似乎真的很尽力了,却没有什么结果,为什么?当自己延展出了努力的规律后,就少了很多纠结

努力和试试的差异,在时间空间上,努力的持续时间更长,目标感更强,一种方法不行就要试另外一条路,最终是想要通过一个方向上深入去达成世俗标准衡量的成绩

笨功夫的能力,却不一定能转化为实力,所以,笨功夫在成就公式上,是基石,但聪明的办法、正确的方向、正确的资源这些也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聪明的办法,只是自己在那里傻傻重复,1的n次方还是1,就像“靠天吃饭”

有些人年纪不大就能实力超群,就是因为TA的笨功夫全部都在世俗认可的实力上了,比如制作小视频,还是演技,还是带货,借助了互联网传播的杠杆力量,实力是反馈速度超快的迭代速度也快的

理解:

努力之前,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的,用的模型可以是理性的择业选择——个人还是觉得人性第一,基本没人能几十年的逼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吧,只是靠理性来做选择的话,能坚持几年呢?这几年一定能成功吗?这需要多少天赋+努力啊

个人觉得还是感觉第一,当然,这也要基于一个正确的初始认知,比如个人对直销的初始认知就很全面,认可直销这种销售模式,但有人就觉得直销和传销一个样

但总之,感觉是非常宝贵的,感性+理性都选择的努力方向,并且用客观标准来评估这条路近期能走得通,远期也可能有杠杆回报,这样的努力才是有希望的

当然,真的有人是很知足常乐的,比如给河马洗澡一辈子也不腻的,总之,人要了解自己,这很难,但是人生头等重要,又想起了【中国式离婚】里蒋雯丽演的角色,她以为自己要的是爱情,但最后才发现自己其实想要的是物质

然后才说努力的结果曲线,前面的评估是基础,然后就是实力的实际规律,先是能力累积,然后能找到能力转化为实力的路径,这可能要尝试很多条路,跑通0-1/评估能有1-N,然后才是实力的累积,最后的成就不过是个结果

最后要说,努力其实要对着自己,比如上面说的角色,自己想要的是物质,就逼着丈夫去追求物质,但是丈夫本人是淡泊名利的人,这就只会导致关系的破裂了,他人的努力是为了他自己的目标,和自己的目标是很难完全重合的,所以努力是去追求自己的目标的,不是要求他人努力

迁移:

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为什么还是没啥结果——因为其实能力都没有具备,而且。。。自己真的不是那种能逼着走纯理性路的人,让我走纯感性路倒也真能控制欲望降低消费的去过,但是走纯功利路线是真的走不下去

所以了解自己,就是想按自己的心意去做自己喜欢的学习,然后真的也不知道什么能力可以怎么转化为何种实力,但是现在做的是自己想做的,现在的整个生活状态也差不多是人生目标状态了,那就放宽心,知道规律了,就不用焦虑

很多人靠理性选择,比如说考公务员、老师什么的,或者“应该”嫁人生子这样,TA们的确会在世俗标准层面少点焦虑,但反正大家课题分离,我也不用和不能去评价TA们,但我确定自己不想过那样的生活,就ok啦~~

德云社是不是这个规律的一个案例呢

实战checklist:

其实上面做了思考的,了解自己——自己的感性+理性方向,了解现实规律——能力必须能转化为世俗认可的实力才叫有结果,这个过程其实是很难评估时间的

所以,最划算的人生度过方式,还是降低预期,选择阻力最小的方向,而不是短暂的物质驱动或一时兴起的大动力方向,比较快乐的每一天的持续努力,不要指望回报的那天才快乐,生活还是要现在就比较快乐^_^

over~


【学以致用】能力培养笨功夫,具备实力所需要的努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