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理扶养》李玫瑾著-读书摘抄01

2022-03-26 21:53 作者:二次元土著住民  | 我要投稿

1.父母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人,因此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的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2.我们绝不是父母的翻版,虽然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极大,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我们不是父亲或母亲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


3.困惑是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这说明固有知识的局限开始被打破了,你要直面新的信息,这些新的信息会挑战你现有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由此产生的焦虑是让你改变的动力,很可能也会开启你的创造力。


4.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


5.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许多问题需要你向自己发问。

别人或许会影响或说服你,可最后,是你自己在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

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6.无论你对生活形成了怎样的态度,从此你的幸福感和行为都会受到影响,往后余生都会如此,除非你决心要改变。


7.一个人的个性一旦稳定下来,就会在行为中处处体现他的风格,所以个性又称人格。


8.三观和信仰完全是在后天养成或形成的,受到人出生后经历的心理抚养,心理教养,学校教育以及个人修养的影响。人的心理倾向有大约3/4的内容取决于后天影响。


9.结婚前不要急,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考察。结婚意味着两个独立的个体要共同生活,共担责任,共同养育孩子,这个过程一定会有摩擦。

婚前请睁大双眼,婚后请闭一只眼。婚前还有选择的机会,觉得不行就换人,所以一定要看清对方再决定。

10.孩子是否幸福会影响父母晚年的幸福值。


11.与一个人结婚,就是与一个家庭结婚,如果对象的家庭不正常,你未来的婚姻生活就容易有变数。


12.如果一个智力正常的人对一段生活没什么印象,记不清了,说明那段时间没什么开心的事,他当时不是很幸福,因为缺少爱和感动的故事,人才会缺乏感受的记忆。


13.一个人成年后其心理风格与成长环境,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什么样的生活背景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


14.系列强奸杀人犯就生长在家不成家的环境里,过早的要独自生存,逐渐学会并习惯于不择手段养成违法犯罪的生存模式。


15.不让一个孩子出生后陷入困境,对社会的安全和家庭的幸福很重要。


注意--1.以上仅为读书时有所感触的文字的摘抄,如若侵犯了著作人的权益,请联系作者删除。

注意--2.如若以上文字中对你也有所触动的话,欢迎点赞收藏评论(*๓´╰╯`๓)♡




  

《心理扶养》李玫瑾著-读书摘抄0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