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长水泡脱皮莫要慌!正确认识就可以
脚上长水泡发痒属于真菌感染引起的脚气,脚上长水泡、脱皮、还发痒,属于典型的水泡型脚气。
这类脚气一般在脚趾缝、脚趾周围比较常见,表现为皮肤发痒,有小水泡,水泡抓破之后有渗液流出,该渗液具有传染性,容易传染到其它皮肤部位。
引起水泡型脚气的几点原因:
1、脚汗比较多。
2、脚部污垢。
3、与有脚气的人公用了拖鞋。
4、公共浴室、公共游泳池等,接触了有脚气人接触过的拖鞋、水等。
水泡型脚气很常见,属于常见脚气类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而且由于发痒,有一部分人经常习惯用手抓挠,结果容易造成水泡挠破,水泡里面的组织液,会留到其它部位,或粘在手指上,然后用手抓挠其它地方,容易给身体其它皮肤部位造成真菌感染。
因为这种脚气属于红色毛癣菌引起的,所以具有较强的传染力。
可通过直接、间接性的接触,从而传染到其它地方。
尤其是在夏天,天气比较热,脚部出汗增多,那么这类脚气尤为常见。
很多人往年压制下去的脚气问题,夏天就会再次冒出来。
脚气的反复率高达80%以上,这个与个人卫生以及二次传染有直接的关系。
针对水泡型脚气,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抓挠,抓挠只会刺激脚部真菌活跃,而且容易扩散,会出现越抓越痒的情况。
水泡型脚气发痒的时候,尽量忍一下,或者采用一些方法临时性的止痒,避免抓挠~
主要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机体反应,属于脚气的正常表现。
为了尽快、彻底的去除水泡型脚气,需要做到避免抓挠,同时要做到除菌、护理、清洁等工作。
水泡型脚气的正确应对措施
水泡型脚气很常见,去除水泡型脚气不要轻信偏方,因为这类脚气和其它类型的脚气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不可以用去除其他脚气的方式去去除水泡型脚气,用了之后会没有效果,或者容易造成除菌不彻底,而引起反复、加重等问题出现。
一、脚部卫生
每天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泡脚时间控制在15分钟上下,泡脚水温一般在42°左右,水温过高的话,水泡部位容易会有刺痛感,所以水温要比其它脚气泡脚水温稍微低一点。
泡脚后需尽快擦干脚部水分,不要自然晾干,不要让泡脚后的水渍长时间停留在脚部皮肤。
二、正确除菌
因为这类脚气属于真菌感染引起,而真菌一般存在于脚部皮肤真皮层里面,普通的除菌产品仅能清理掉脚部皮肤表皮层里面的真菌,而无法直达真皮层。
所以建议外用益可肌喷雾,泡脚后擦干,及时外用,一天一次。
同时不要用含激素类,因为这类不适用于妊娠期、哺乳期、儿童等。除菌过程需要坚持4-8周时间,因为脚部皮肤的代谢周期为28天左右,短时间内容易造成除菌不彻底,只能起到短暂性的压制作用,但不能除根。
三、鞋袜卫生
一双鞋子不要连续穿的时间过长,建议每三天清洗一次,洗完之后尽量放在通风的地方晾晒。
晚上下班后,将鞋子脱掉,应该放在通风的地方。
不要穿透气型不好的鞋子,运动鞋、靴子、高跟鞋建议不要穿,因为这类鞋子透气型不好,容易让脚部潮湿。
不可光脚穿鞋,需穿纯棉袜子,纯棉袜子具有吸汗作用,能够吸附掉脚部分泌的部分汗液。
如果脚汗过多,建议养成穿鞋时垫鞋垫的习惯,每天晚上将鞋垫清洗下。
袜子每天晚上洗,洗完晾晒的时候需要和其它衣物分开晾晒,尤其是女性的内衣,不要混晾,袜子建议用独立的晾晒衣架,不准在其上面晾晒其它衣物。
四、杜绝传染
很多脚气反复的根本原因在于二次传染,花了几周时间脚气问题明显已经好了,但是生活中自己不注意,无意之间又接触了有真菌的拖鞋等,容易将脚气问题二次传染到脚上。
少去需要光脚行走的公共场所,做到住酒店不用公用拖鞋、毛巾,少去公共浴室等。
家里的拖鞋、擦脚布与家里人独立使用,避免将脚气问题传染给他们。
分享了这么多,有脚气的宝宝们可要坚持做下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