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五千年的智慧

2023-04-24 21:50 作者:深渊的哨望口  | 我要投稿

大禹颇懂人情世故。那年黄河泛滥,流民无数,大禹跳进黄河,与黄河神相谈甚欢,甚至当场结拜为兄弟,洪水尤此退却,换得天下太平。

周文王颇懂人情世故。那年纣王为讨妲己欢心,筑鹿台,修酒池,制肉林,周文王投其所好,创炮烙,做虿盆,深得纣王器重。纣王死后,周武王凭借父辈的声望即位,世人皆称助纣为虐的周文王是大丈夫。

大秦,世代善交涉,懂送礼。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六代接力,可算用数不清的礼给始皇嬴政交涉出了一片优质的外交环境。终于始皇在一次七国会盟中同时送了600块和氏璧,创下了与楚齐燕赵魏韩六国一同结为亲家的壮举,一统天下。

高祖刘邦,酒桌文化之宗,鸿门宴上豪饮五斗醉倒了项羽,于是项羽拱手让了天下,沛公得了江山。可惜后代昭烈帝刘备不懂人情世故,看不惯大魏武王背后捅刀和魏武帝反复无常,一气病倒不治身亡。携民渡江,体恤百姓?太没格局。孙权让底下人内斗,领兵十万打不下合肥,这叫能力,这是本事。曹操让俩亲儿子斗,领兵七十万在赤壁大败,这是大智慧,要好好学。

那两晋南北朝更是可惜,南边宋齐梁陈,北边魏齐周,两边送送礼,事儿不就摆平了吗,这就是没学到秦汉遗风,连人情世故都不懂了,多可怕呀。

隋朝为啥两世而亡?隋炀帝他不知道跟高句丽喝酒,不然两边打仗收收手,咋会死那么多人。唐宋为何各领风骚三百年?因为跟周围关系都打点的好。你看宋徽宗,关系没打点好,就被金人拉去学习去了嘛。后来学明白了,宋朝这不就有了三百年吗,所以这送礼呀,很重要。

到了明朝,朱元璋就会送礼,而且是便宜的礼,因为他出身乞丐,是个穷鬼嘛。他为啥杀贪官呢?当然不是因为贪官不办事,是他怕贪官磨练出了送礼这一套功夫,自己位置就坐不稳了。可惜老八啊,功夫没传到家,到了崇祯皇帝朱由检,送礼的功夫就忘的一干二净,可不就亡了?元朝刚刚跳过去了,都不惜得提,为啥?只会打,你不懂人情世故你打到欧洲去有什么用嘛。

清朝更不用说了,咱没给大英绅士敬好茶,给小日子上好礼,得罪了北边毛子,要是咱这手传了五千年的人情世故没让满人丢了,那海那边的美国人可都要把原子弹的生产线送过来。

各位,五千年的智慧!都在人情世故这四个字里面啦!



嘿,醒醒。

您就剩三个时辰了,准备给黑爷白爷送点啥?

五千年的智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