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 为什么孔子只会满口仁义道德,不能像管仲、商鞅那样,提出富国强兵之策?
为什么孔子只会满口仁义道德,不能像管仲、商鞅那样,提出富国强兵之策?

申权认真生活
生活类话题优秀答主



三体第一舰队副舰长v、ShJR、刘爽等人赞同
才大如教员,也是到暮年时才看懂孔子的真面目,才彻底和孔子决裂。
孔子说的话,每一句都是对的,都有道理。但所有的话汇聚到一块,指向的目标是错的。这个错的目标,就是他夹带的私货。说起夹带私货,孔子是中华文明有史以来的第一人。所谓春秋笔法,其实就是对历史进行剪辑,玩蒙太奇。这是孔子发明的,领先西方几千年。
孔子有没有管理能力?有,而且很强。但他的管理目标是错的,或者说不合时宜的。因为他的目标不对,所以绝对不能让他上位。
让孔子上位,无产阶级就要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孔子的目的是什么?是克己复礼。
什么是克己复礼?就是恢复周礼,重新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旧秩序。重点是最后三个字:旧秩序。
他要恢复旧秩序。
秩序背后是什么?是权力的分配。旧秩序的背后是旧贵族,恢复旧秩序,旧贵族就要重新上位。旧贵族重新上位以后,做的第一件事会是什么?
是对新势力进行清算。
论语里抨击八俏舞于庭,是在说什么?孔子当上中都宰以后大搞隳三都,是在做什么?就是对当时鲁国的新贵族,三桓,进行清算。
近代史形容这个事有个新词,叫反攻倒算。
新贵族们可以容忍孔子帮他们搞经济,搞军事,但绝对不能容忍孔子大搞反攻倒算。
鲁国不能容忍,齐国、卫国、宋国、陈国、楚国……所有诸侯国都不能容忍。
搞军事、搞经济,那是大家都需要的。但孔子去哪个国家都闭口不谈这个。他不是不懂不会,而是他有价码,有条件。会搞军事、会搞经济是他的能力,但搞经济搞军事不是他的目的,他所图者大。诸侯国君不答应让孔子实现他的目的,孔子就不贡献他的能力。
但孔子的目的是大搞反攻倒算,大搞还乡团。这对任何一个诸侯国君来说都是绝不能接受的。
当时周天子尚在,但所有的诸侯国君基本都不尊重周天子,严格来说都有僭越的实际行为。让孔子去大搞反攻倒算,搞到最后就是周天子重新掌权,大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挖个坑把自己埋掉。这就是孔子走遍天下都掌不了权的原因。
天下到秦以后才得到统一,秦是周朝分封天下最后的诸侯。汉朝再把秦朝推翻,周天子和他分封的诸侯就全部没有了,旧贵族彻底失去复辟可能。这个时候天下从头到脚都贯彻了新秩序,新秩序就成了唯一的旧秩序。到这个时候,孔子的那套维护旧秩序的目标才有了用武之地。所以董仲舒才能搞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一搞一直搞到清朝。清朝末年,天下的格局发生了大变化。
旧的天下,仅指中华。新的天下,变成全球。
全球的旧秩序,不是清朝的秩序,不是民国秩序,是英国的秩序,是欧美的秩序。
因为土壤的关系,我们搞了一套很接地气的,姓社的新秩序,成了新贵。
我们成了八俏舞于庭的三桓。
但旧贵族仍在。这个时候搞尊孔,搞君君臣臣,要弄清楚君是谁。
天下成了世界,世界上另外有个周天子。周天子不灭,天下不能一统,你一个诸侯,敢克己复礼吗?
克己复礼,人家姓资的才是老礼。当年姓社的上来的时候,姓资的是流过血的。流血的旧贵族死了,他们后代却都还在,而且他们记仇。如果让他们复了礼,人家搞起反攻倒算,你承受不承受得起?
教员起初也不想决裂。孔子有他的优点,有他的才能,有他的用处。能功过三七开当然是最好的。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嘛。
但实际操作起来,谁也做不到精准的三七开。永远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永远是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
你想东西风三七开,东风不同意,东风要宜将剩勇追穷寇。西风也不同意,西风要敢教日月换新天。两者是敌对关系,是不共戴天的。两者不是大象和驴子那样的合作关系。
你不忍心彻底决裂,想着他的好处,想跟他共存。你愿意,他不愿意。这不是个人意愿决定的,这是主义的导向决定的,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编辑于 2023-09-17 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