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语》智慧:实践出来的人情世故|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2023-03-11 13:32 作者:隐士纪录  | 我要投稿

《论语》智慧:实践出来的人情世故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困惑,五十理解自然规律,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违规。”


 

    伴随着个人成长,人生经验不断积累,对人情世故的理解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认知。

    立志阶段,根据个人喜好或未来发展立志求学,储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实践和就业做准备,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不大,所以人际关系相对简单。

    而立阶段,初入社会实践所学,不仅要将事情做好,还必须要处理好人际关系,理顺利益关系,形成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但并不能保证这些原则对自己的人生有助益。

    不惑阶段,个人所学经过实践检验去伪存真,个人能力创造的价值增强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为人处世原则经过时间历练不再动摇,融洽的人际关系与个人事业相互促进。  

    知天命阶段,透彻理解行业甚至社会运转机制,明辨自己所处地位,明确个人能够做出的贡献,以及自己可以获得的回报。

    耳顺阶段,能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人,帮助他人,平静应对外界评价,有自然适度的心理和情绪反应。

    从心阶段,能够充分了解个人欲望,并且能够恰当且自由的满足自己的欲望,不逾越道德礼仪规范。

   人的悟性各有高低,不是所有人都能经历所有阶段,但也要努力的提升修养和实力,让自己的人生更进一步。

《论语》智慧:实践出来的人情世故|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