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国菌菇玫克微朵:CT竟然有辐射!肿瘤患者多久复查更健康?

2023-02-24 10:47 作者:玫克微朵  | 我要投稿

肿瘤患者去医院检查的时候,会不会想到“辐射”的问题?


其实,常见的4大影像学检查中:

  • 无辐射:B超、核磁共振成像(MRI)

  • 有辐射:X光片(平片)、CT


看到这里,有些肺癌患者可能就坐不住了——CT竟然有辐射,那会不会对我身体不好呀?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01  

CT原理  


在90年代,那时照相还停留在需要用到胶卷的时候,我们在看胶卷时还多多少少能看出一点人影,但是到了CT的底片很多朋友就疑惑了,这拍的都是些什么?


可以这样理解,X光是把黄瓜拍扁了,扁到像一张纸一样的看,而CT就是把黄瓜切成薄纸一样一片一片的仔细看。



那明明没有把身体切开,是如何做到看到身体里的成像呢?这个问题认真说起来太复杂,简单来说的话就是机器发出X光线穿透人体,到达处理器形成图像。



  02  

CT辐射


CT的辐射不超量不用慌


在医学上,我们通常用毫西弗(mSv)来衡量辐射危害性的指标,仅当每年接受的辐射剂量超过100mSv时,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而对于不同部位做的CT,辐射剂量也是有所不同,根据国家发布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年人诊断参考水平》中来看。


图片来源:《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年人诊断参考水平》


但是这些辐射大小的数字听着看着也没有概念啊,那我们就从生活中的辐射说起吧。在生活中,也是有很多事情是存在辐射的:

  • 坐飞机20小时的辐射剂量约为0.1mSv;

  • 每天吸20支烟的每年辐射剂量约为0.5-2mSv;

  • 地铁安检乘客每年可能接受的辐射剂量约为<0.01mSv。


另外,大自然中的辐射也是无处不在,根据世界核协会的资料数据显示,全球各地的大自然辐射并不相同,我们就算是站着不动都在时时刻刻接受着大自然的辐射,每年要接受这样的辐射剂量约为1-2mSv。
在北美洲,这样的辐射可达3mSv,而在中东地区和欧洲几个少数特定地方,这样的辐射还会更强。
所以,只要我们一年接受的总辐射剂量是在安全数值内,就是安全的。


  03  

增强CT辐射


我们知道,医生给我们开具的CT检查单,有时候是普通CT,有时候是增强CT,那增强CT是辐射更大的机器做的吗?不是的。


普通CT是我们直接躺在CT的机器上,不到1分钟机器就完成运转扫描了。


增强CT是先在我们人体内注射碘对比剂,然后随着血液的流动,碘对比剂会流到全身各处,再进行跟普通CT一样的扫描。


所以,两者的辐射剂量是相同的,不存在增强CT辐射更强这一说法。


1.那为什么要注射碘对比剂呢?


这是因为某些情况下,普通CT并不能很好的区分某些部位的病变位置范围,边界不清,而靠使用碘对比剂就可以达到病变位置和正常组织的颜色区分。


这就好比画画的时候,普通CT是黑白画,而加用碘对比剂的增强CT就是彩色的画,让医生可以更直观的看出病变位置范围及大小。


2.碘对比剂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


还是可能会有的,但是,这种情况只发生在极少数部分的人身上,比如甲亢患者。


如果有做增强CT项目的话,建议可以在检查前后多喝水,碘对比剂在我们体内的时间是不会太长的,多喝水就可以让碘对比剂随着尿液排除体外了,一般只要1天时间就可以完全排完了。

04  

如何做好抗辐射?


研究发现,我们人体是具有抗辐射自我修复功能的,那如何可以把这个功能发挥到最大呢?


1.做CT检查的时候,我们可以跟医生要求在其他不需要检查的部位穿上防辐射服或防辐射毯,特别是对于孕妇或者儿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穿衣准备的时候动作要尽可能快,以免耽误后续其他患者的检查时间。


2.我们在CT检查后,可以吃一些具有抗辐射作用的食物,比如海带、紫菜、黑木耳等。另外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也有助于自身对辐射后的修复。


  05  

复查时间和常见影像


复查时间


由于每位肺癌患者病情不同,因此具体复查时间建议听主管医生的。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者可以下面复查时间进行复查,但是一旦出现症状恶化或新发症状者,请即时随访。  


①Ⅰ期-Ⅱ期和可手术切除 ⅢA 期 非小细胞肺癌 R0(镜下完全切除)切除术后或SBRT(立体定向体部放疗)治疗后,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患者。


第1-2 年:每6个月随访1次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应进行胸部平扫CT(可考虑选择增强CT)、腹部 CT 或 B 超;


第3-5 年:每年随访 1 次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应进行胸部平扫 CT、腹部 CT 或 B 超;


5 年以上:每年随访 1 次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鼓励继续进行胸部平扫 CT,腹部 CT 或 B 超;


②不可手术切除 ⅢA 期、ⅢB 期和 ⅢC 期 非小细胞肺癌 放化疗结束后,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患者。


前 3 年:每3-6月 1 次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应进行胸腹部(包括肾上腺)增强 CT;


第4-5 年:每6月 1 次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应进行胸腹部(包括肾上腺)增强 CT;


5 年以上:每年 1 次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应进行胸腹部(包括肾上腺)增强 CT;


③IV 期 非小细胞肺癌 全身治疗结束后,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者。


每6-8周随访 1 次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影像学复查建议每6-8周1 次【一线治疗2-3个月,二线治疗6-8周】,常规胸腹部 (包括肾上腺)增强CT,合并有脑、骨转移者,可定期复查脑 MRI 和/或骨扫描或症状提示性检查。

复查影像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开具不同复查检查项目,下面是肺癌患者常见的复查时期影像检查,不一定每次复查都需要做。


①胸部CT平扫或者增强:胸部CT检查可以了解肺部是否有新发结节、炎症、积液等,了解肺门、纵隔淋巴结情況,判断是否出现复发和转移。若是靶向药物治疗期间,观察疗效,那么CT可以说是金指标。肿瘤有明显缩小或没有进展,都是有效的表现。一般建议服用靶向药一个月后做检查判断,后面复查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有效后可以两个月到三个月检查一次,毕竟经常做这种检查对身体也不好,而且经常检查对患者来说也有一定的心里负担。


②头颅CT或头颅MRI:当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精神症状以及其他脑部症状等情况,需要考虑脑转移,及时行头颅MRI或头颅CT检查。


③骨扫描(ECT):肺癌骨转移发生率大约为10%-15%。如果患者出现骨痛,建议行骨转移相关检查。骨扫描是首选的筛查方法,可以了解全身骨组织情况。另外,ECT不能作为确诊依据,当ECT筛查是阳性,建议进行MRI进一步证实。


④腹部CT或者B超:通过腹部CT或B超检查,可以了解有无肝脏、肾上腺以及其他脏器转移情况。


⑤PET-CT:术前行PET-CT检查,可以更好评估全身有无转移灶(对小的脑转移灶不敏感)。

对于治疗后复查,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病情的情况下,可以选择PET-CT检查。


⑥其 他(根据情况选用):锁骨上淋巴结B超、纤维支气管镜、EBUS/EUS、经皮穿刺活检,淋巴结活检及浅表肿物活检,体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痰细胞学,胸腔镜,纵隔镜,CTC、ctDNA、肺功能检测,肺癌生活质量评分。


总结


总之,肺癌患者在正规医院,正规指导下,一生做的CT量都是在安全的范围内的,所以,我们对于CT辐射的担心大可不必。



参考来源

[1]《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年人诊断参考水平》

[2]CT辐射有多大?中国抗癌协会

[3]普通CT,增强CT有何不同,健康必读,2019年08期





德国菌菇玫克微朵:CT竟然有辐射!肿瘤患者多久复查更健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