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部之忆


忆往昔:
田氏篡齐,乃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却明以公权私可德于民,遂得民爱之。朱家篡权乃士阶力可与朝相匹,后以禅让为由逼于哀宗下位。本当坐稳天下之势,温以继立,却为子友珪所弑,落得如此狼狈不堪。文帝君臣躬行节俭,励精为治,卒开文景之治,后因汉武大起西征前功尽弃。王莽篡汉,乃外戚涉政所为之物…至于玄宗?仅为毁誉参半而言足矣。
所谓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若夫唯不可识,又怎得故强而为之容。陛下既令臣等,则必有此理。臣又何难焉?
与其说固如初,倒不若依人异之。人初生而均,阶与位后异。异阶位之人,其心亦异;若使之为政,必因其意以治其国也。或一世英名,或遗臭万年;若是徐序渐进,世道何进也?
公言於世,人非异种。
夫人有异於观世,观空亦空空即如空者,观空非空空亦非空者。是先者呪自我呪亦无它者呪。乃观一有观二无观三非物。释家先人专有呪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亦可作之观之一而感其二者,而感二者观二是一若邪。汉郎天将,兀那天人观边疆?高堂明镜,四书五经烂空肠。世有其神,传一者曲,二者折,三者玄妙不思议,四人混元不解谜。代代世世相接引,子子孙孙不思议。坐地日行八万里,盘中不知外中境。袛园精舍钟声鸣,将军府中三线音。辽东不识中原味,却向菜椒作麻椒。天时地利总相回,人和道清总不尽。世无双花同一径,它乡野芒却相去。
史书竹筒数十卷,卷曲直条五十筋。筋筋环扣圈圈丝,恰似世人层层行。绳墨角张终归曲,轮转天地与其一。
异,非异于种,为人之与度异等也。所谓释迦之学,乃空于身,修于心也。而世间大业皆非等闲之辈玩闹之即成,若以佛相称,不如以道论罢……回望家国历朝历代琐碎之事,非为王侯将相有种之士夺权而治。以帝为先天而言,相则为十二地支,天星,五行为四纲之杂,闲杂士痞则以阴阳,五行,河图,洛书,八卦,星宿,神煞,纳音,奇门为称呼,若以此番共生,皆阳山阳向,阴山阴相,不相乘错,以定生克。当今天下学士无数,虽明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飞将军披甲持刃休教胡马度阴山陡崖,却不知黑云压城欲摧之际,沙场征战之苦。知四书五经六义虽形破万卷,下笔间却不知理学八股强锁人间真心。孔儒耳道之学本为修身养性所为,其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遂作此曲以为君重悟:
愁山闷海,
沉吟暗想,
积渐难睚 。
冷清清无语人何在?
瘦损形骸。
憎花蝇竞血 ,
恶黑蚁争穴。
激流中勇退乃豪杰,
不因循而苟且。
拢双眼,
权妆个懵懂。
蒙耳鼻,
未闻冷话皆调弄 ,
若人亡句嘻欢谑 ,
任尔假意厮过送 。
醉今朝,
恐青山两岸分乱世。
恶红绫万丈混龙蛇 。
相忆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