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好口吃跟什么有关系?
矫正口吃和矫正好口吃有什么区别?
矫正口吃,在于过程,结果不定;矫正好口吃,不止在于过程,还在于取得了好的结果。
矫正口吃,每个口吃者都可以去做;但是,矫正好口吃却不是每一个口吃者都能做到的。
为什么?
有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决定的。
内在原因,就是我们自己要足够认真、足够执行、足够持续。
外在原因,就是我们是否寻找到了一片好的环境。即,适合自己的专业老师指导、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方法。
做不到这些,你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只是“矫正口吃”而已。
#1
回顾我们的学生时代
还记不不记得我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有的同学学习成绩很好,有的同学学习成绩一般,有的同学学习成绩垫底。
我们不妨想一想一个问题:
是成绩好的同学多?
还是学习一般的同学比较多?
亦或是学习成绩垫底的同学比较多?
当然,这里,我没有任何歧视成绩好与不好,因为,我当年也是垫底了很多年。
你思考后或许会发现:学习成绩好的也就是那前十名,学习垫底的也就是那倒数十名,学习成绩一般的却是它们的总和甚至更多,是吗?
是的。
以前的我也总是我们班里的倒数,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是倒数的。
好,我们接着想:
课上老师是不是讲的课是统一化的?是不是有的同学一听就能听懂?是不是有些同学听的有些半知半解?是不是有些同学听得很迷糊,脑袋沉沉的?
请问遇到了这些情况,老师有没有特别针对性的给不同理解的同学给予对应的讲解?
有没有?
我想起了我能当年读书的时候,那听的简直是一塌糊涂,身边的同桌也是很迷糊。又不好意思问老师再讲清楚一些。
好不容易听到有同学问老师了,老师也只是简单讲讲,问的多了反而还会被老师讽刺“笨”。
那么,我们想想:老师是喜欢一听就会的同学还是半知半解的同学亦或是根本听不懂的同学?
我在讲什么?
是不是我们同样是在教室里学习?是不是同样是老师教的知识?是不是我们都在同样的时间里学习?
是。
那为什么我们取得的结果不一样?
有的人或许会说:我就不适合学习。
有的人或许会说:我根本每听懂,我理解太慢。
是的,他们说的都很对。
我经常说:没有学习不好的孩子,只有死板硬套的教学模式。
说这些,很得罪一些老师,但是,我不得不说,因为,我是从差学生来的,我也是从一般学生来的,所以,我知道那个时候我的感受是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老师教导。
#2
成功,不要忽视人性
我听到过很多咨询者说:我学习过很多方法,可就是改不了口吃。
我们先不谈外因,先说说内因。
假如说,在方法和方向及教学是你想要的模式下,你改变的过程中是否认真地学习了?努力地学习了?真正地掌握住了?严格地去执行了?
有的人或许会说:我严格地执行了,认真地执行了,努力地掌握了。
真的是这样吗?
我拿我们李辉说口吃中的学员例子来讲。
不出意外,每一位学员我都批评过。
大家知道,我收学员比较严格,那绝对是大浪淘沙。
即便是这样,我们训练的学员有认真听话的,有听话急躁的,有听话执行力不标准的。
他们刚来开始训练的时候一切都很标准,一切都很严格要求自己,一切都很有信心,但是随着训练到了过渡期的时候,他们反而会出现很多问题。
这个阶段,出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是在他们眼里是无法原谅的,他们会以为“我前段时间进步还是很大的,为什么这段时间进步那么小反而看不到进步?”
这个时候,他们开始出现消极、怀疑、打击等现象。
事实上,每个成功都是一个过程,前后是很让人欣喜的,中间却是令人枯燥的。
前,指的是刚刚接触我们系统的矫正方法,用了就有效果,所以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变化,所以而欣喜。
后,指的是他们已经能够完全融合内化了我们的方法,已经和他们融合一体了,想说什么话,那种训练的语感就能瞬时地出现,所以,达到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流利状态,所以,他们欣喜自己取得的结果。
中间,是我们扎根的过程,是向下用力扎根的过程,所以枯燥。
就比如,他们像是一颗树苗,我栽下他们的时候,是放他们到树坑里,每天我浇水,他们的根须就会往下生长,因为,地下的土壤中有他们需要的养分。
待到他们具备了初步的力量之后,就想往更深的地下扎根,汲取更多的营养,但是他的力量仅仅足够扎根相对应力量的地下,但是出于人性的贪,就想要更多。
所以,这就出现了,能力和梦想不相匹配的结果。
我在说什么?
我是不是在说:即便是我手把手带的学员,他们都逃不了人性的阻碍,更何况是那些本就毅力不坚的口吃者呢?
我在说什么?
是不是我在说:任何成功,都是有一个扎根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曲折的,只有你的心在扎根上,你才能札好根,也才能在标准的时间里札完根得到向上破土的力量。
#3
要么自己“有”,要么学习别人的“有”
成功,如何才能成功?
我做了4年多的一对一口吃,我感触很深的是:要想改变成功,要么你自己有很强很强的执行力,要么你跟着我一对一训练。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
而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都很容易被人性所牵引,所以,我们很容易进入失望和悲伤。
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是选择有人带着训练。
当然,也有很多咨询者说:老师,我能不能只学习方法,我自己训练。
我不否定有很多咨询者是有毅力的,所以,我说:可以,但是我只负责教方法,你训练的结果如何,我一概不负责。
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我们的担负也是不同。
我只对一对一训练负责,我负责一对一训练学员的结果,要帮他们、陪着他们拿到改掉口吃的结果。
我知道,有的咨询者的需要不一样。
有的需要是找个人倾听自己多年来的心酸、无助和伤害,以得到鼓励和治愈。
有的需要是学会方法自己来训练。
有的是需要有个人带着拿到结果。
而这些,我针对不同的学员,都有不同的负责。
你需要倾听,我负责你的倾听和鼓励。
你需要方法,我负责给你方法。
你需要一对一训练的结果,我负责一对一训练给你结果。
你需要什么,我给你什么。但是,我们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如此,你亦如此。
人生苦长,我们都是在无尽的苦中长大而滋生那一点点甜。

如果,你有口吃和社恐;如果,它们给你带来了影响;如果,你想改掉它们,且已做好了付出的准备,可以随时找我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