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争史上有什么 bug 级的存在?(转自知乎)

2019-10-06 14:15 作者:战术人形-19式  | 我要投稿

(已经同意转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等功获得者的经历:

杨育才,奇袭白虎团原型,1953年率12人深入敌后,毙伤敌机甲团团长以下97人,俘敌军事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19人,缴获韩总统亲自授予“白虎团”的“优胜”虎头旗。


唐章洪,炮王,1952年上甘岭,操纵1门迫击炮坚守阵地超过8小时,战友找到他时,他已经七窍流血晕厥,注射**以后,送给战友每人一发炮弹防身,自己挖出埋在土里的炮,坚持打完剩下的炮弹才撤退……毙敌400余人。


胡修道,1952年上甘岭,上甘岭一共有12个阵地。他守完了自己的3号阵地,又去帮忙守10号阵地。在一整天中,他来回2个阵地捡弹药,击毙超过280人,击退数十波攻击,这2个阵地最后仅有3人存活。


张国福,1947年孤身一人活捉***中将赵伯昭。1951年秋季攻势,坚守阵地7天8晚,全连仅他一人存活。敌人最终未攻占高地。


郭忠田,1950年11月30日,葛岘岭。带领一个步兵排在朝鲜西部龙源里北山的高地上顶着敌人的飞机打退了美军10余次进攻,歼敌215人,缴获满载军用物资的汽车58辆及枪炮弹药等,创造了激战一整天,全排无一伤亡的奇迹,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


柴云振,朴达峰阻击战英雄营的成员。整个营全部牺牲。柴云振率领一个班攻占3个山头,2个碉堡,1个营指挥所。30年后才发现柴云振幸存。他是唯一一位活着的特等功烈士。


魏来国,265发子弹,打死202个敌人。并且把自己的连训练成了射手连。这个连里有2个朱德射手(3发28环),6个特等射手(3发26环)和27个普通射手(3发20环)。1947年白马关,1个连抵挡60倍的敌人7天7夜。


刘光子,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带2个新兵俘虏63名英军。他留下2个新兵在石头后面掩护,自己冲上去丢手雷,然后一边喊:“一营向左,二营向右!”,再用英语大喊缴枪不杀,敌人全部放下了武器。打完仗以后他生性腼腆没有请功,点名时发现63个俘虏无人认领,才知道是他的。其中一名俘虏后来成了英国会议员,并在多年后访华,他一直没搞懂为什么被活捉。

抗日神剧都不敢这么编……

-----------------------------我是分隔符-----------------------------

这么高的赞我这纯粹是沾了伟大先辈们的光,看了大家的评论还是有一点话忍不住想写下,纯个人感受,不喜勿看(喝点酒特别容易感慨~嘻嘻~)

关于苏联支援问题,根据维基百科的描述,苏联只是前期提供了部分朝鲜后方的物资和边界处的空中支援,再加上各种出尔反尔,这盟友不说是猪,但再努努力应该可以赶上意大利。

关于有人质疑真实性,这个没什么太多说的,不管你信不信,美军就在那里,不管你信不信,志愿军就在那里,不管你信不信,38线还在那里!

那年那兔那些事第一季第4集当归篇中有一段字幕是这样说的:他们生于苦难的旧中国,却从来英勇无畏,面对世界上最强大、最现代化的对手没有丝毫畏惧。这大概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些记录时也出现质疑、惊讶的原因,因为那是我这个享受和平年代享受到麻痹的肥宅无法想象的忠诚、是我无法想象的无畏、更是我无法想象的信念,我无法想象当我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时而我手里只有步枪和炒面是否有勇气跨过那条江,我无法想象如果我只穿薄棉服趴在零下20度的雪里几小时还有没有信心再爬起来向前冲锋,我更无法想象当我躲在洞里,敌人的飞机大炮削掉我头上的山头时还有没有心情跟战友们再唱一次我的祖国……

古人云云云:虽千万人吾往矣、万军丛中取敌首级、长坂坡上七进七出……不过尔尔。


作者:深山的国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658459/answer/738323801
来源:知乎

戚继光和他一手打造的戚家军。


台州花街之战:斩首308颗,生擒2名倭首,其余淹死和未割首的数目不详,牺牲陈文清等3人。

白水洋战斗:我敌对比:1500对2000余,全歼2000多名倭寇,斩首344颗,生擒5名倭首,己方牺牲陈四等3人。

长沙之战:消灭倭寇3000名。横屿岛渡海之战:消灭倭寇1000多名,斩首348颗,俘虏29名,牺牲陈文彪等13人。

牛田之战:击溃数上万倭寇(包括假倭和真倭),斩首688颗,己方无一人牺牲。

林墩之战:烧死和淹死倭寇3000名左右,斩首960颗,俘虏26人,己方阵亡90人。

平海卫战斗:斩首2622颗,己方牺牲金渔等16人。

仙游之战:击溃10000余名倭寇,杀死倭寇1000余,斩首498颗,生擒1名,己方牺牲童子明等24人。

王仓枰战斗:击溃倭寇近万名,斩首177颗,己方无一人阵亡。

蔡丕岭战斗:击溃倭寇7000余名,杀死1000多名,斩首160多颗,己方牺牲31人。


嘉靖、万历年间,戚继光率戚家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未尝一败,空前绝后,彪炳史册。

作者:D.Ha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658459/answer/171569998
来源:知乎

先说东方的:
班超,没用汉朝一兵一卒,只靠使团的36人为基础就完成了征服西域36国的神话,并且击败当时蚕食压制了帕提亚的中亚第一强国贵霜帝国。

白起,从军征战30年,歼敌百万,战无不胜。一个人打残四国。其用兵,料敌合变,出其无穷,歼灭战的造诣无人可比,他的大脑好似计算最精密的战争仪器。白起仿佛天生就是为战争而生的,他从一个最普通的小兵做起靠军功一步步晋升为统帅,没有比他更纯粹的军人,战国数百年战火千锤百炼出的第一军神,煌煌 武安君。

西方:
亚历山大,冷兵器时代西方最伟大的统帅,只带3.5万马其顿士兵从欧洲打到印度。从底比斯重步兵,波斯不死军,到西徐亚游牧骑兵和印度战象,全部倒在他的铁蹄下,整个星球的西方没有一个人能阻挡下他。惊才绝艳的亚历山大拥有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善于找寻和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他在各兵种协同作战的指挥上具有惊人的造诣,足智多谋,英勇果敢。才30岁出头的亚历山大已经完成了征服半个星球的壮举,真乃千古一帝。

=============================================

看评论似乎某些朋友不太了解班超的强大之处。确实,白起和亚历山大太耀眼了,与之相比班超黯淡很多,这是事实。但如果单论取得成就的难度,我认为他并不比上述两人差,如果将他俩放到班超的位置,我想他俩也未必能做到班超做到的事,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班超是BUG级的原因。由于班超实现的军事奇迹如此的特别,如此的难得,以至于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就出了他这么一个人完成了这样的壮举。唐朝的王玄策和班超很像,但论难度还是成就都要低于班超,班超之后再无班超。。。
搬运一篇大神的文章,长河飞舟 写的班超的精彩文章给大家看看,看完后就会了解班超的经历和其不可思议之处。

西域扬威(上)

说这个传奇人物,我们不妨从他那令人惊叹的家学渊源说起。
我们前文提过一位成帝时有名的才女贤妃,班婕妤。话说班婕妤的三个哥哥也都是以才学著称的朝中重臣。其中三哥班稚又生下一子班彪,成为了东汉著名的史学家。
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一样,班彪的史学造诣也没有在自己身上结出果实,而是着落在他儿子班固身上。班固所著的《汉书》,成为堪与《史记》比肩的史学巨著,开创了为前朝著断代史的先河,从而为中国伟大的史籍体系奠定了一块重要的基石。
但是班固生前,《汉书》却剩下一点没有完成,还是靠他的妹妹,当世第一女学者班昭整理完成的。尤其是那篇蕴含相当科技含量的《天文志》,绝非常人力所能及。
在当时,班昭之才,名震朝野。整个前朝后宫,均以师礼待之。当朝大学者马融为求指教而跪地相候的故事,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几乎不可想象。甚至对朝野政局,班昭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今日,金星上的一个陨石坑,正是以她命名的,以表达整个人类对这位绝代才女的纪念。(注:现代天文学界有个一个有趣的习俗,把金星上新发现的每一处地形,都以人类历史上的杰出女子或女神命名。)
一家之中,出了班固、班昭这样一对兄妹,已然是相当惊人的成就了。可上天还嫌不够热闹,在名震史册的“班氏三兄妹”中,还为他家添上了一个异类。
我们的孤单英雄班超出场。

生于书香之家,班超自也是饱读诗书,起初也与父、兄、妹一样,担任文职。但班超生性与此不合,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投笔从戎”之举。
公元73年,班超随窦固北伐匈奴,深受窦固赏识,遂被交以重任,出使西域。

两百年前,张骞凿空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使汉朝与西域诸国建立了联系。而后汉宣帝建西域都护府,西域正式归属汉朝。然而新莽时代天下大乱,中原政权也彻底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几十年间,西域又出现了小国林立的情况,其中不少国家还与匈奴结成同盟,对汉朝边疆造成不小威胁。
班超出使之时,正是西域形势最为复杂凶险之时
他首先来到离中原最近的鄯善。鄯善在西汉时期称作楼兰,是一个传统西域大国。当时丝绸之路沿塔克拉玛干沙漠两侧分为南北两道,北道诸强基本上是匈奴的盟国,因而南道相对中立的鄯善、于阗两强,是班超首先要争取的目标。
起初鄯善王对班超一行甚是恭敬,但数日之后,却疏懈轻慢起来。班超极敏锐地意识到,有什么事情发生。便找来一招待人员,突然诈道:“匈奴使节来了好几天了,现在在哪儿呢?”侍者完全被唬住,只得将匈奴使者的情况一一交代。
班超找来他的属下商议:我们整个使团总共不过三十六人,一旦鄯善国倒向匈奴,我们只能束手就擒,死无葬身之地。而以目前鄯善的态度来看,这几乎是定局!
众人仿佛看见了自己脑袋搬家的未来,手足无措之下,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班超。
直到此刻之前,班超,还只是东汉王朝一名普普通通的使者,一名普普通通的将校。他本来在执行着一项最普通的出使任务。千百年来,无数像他一样的人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最终,化身为史册中的淡淡一笔。
但急转直下的处境,将他逼到了悬崖旁边。这一逼,逼出了一段千古传奇。
时势造英雄。那个常用来造英雄的超级机器,叫做绝境。

绝境之中,班超做出了决定。在魂飞魄散的人群之中,响起了一句属于班超的千古名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是夜,班超率三十六名手下突袭匈奴使团住处。匈奴使团人数数倍于汉,但班超表演了一场微型的以少胜多之战。他派十人持鼓藏于房舍之后,其余人持弩守在门口处。班超寻一上风处放火,火起处,舍后鼓响,声威震天。梦中惊起的匈奴人夺门而出,结果被射成刺猬。
一战下来,匈奴三十余人被杀,剩下百余人尽皆葬身火海,使团全军覆没。
天明,班超直接将匈奴使者的首级扔给鄯善王。见此情势,鄯善王当然知道该怎么做。匈奴那边已经解释不清了,只得一心投靠汉朝。
初行即建奇功。消息传至窦固处,窦固大喜,欲给班超增兵。班超却敬上了一句充满豪气的回答:“三十余人足矣。如有不测,人多反为累赘。”
他竟要用这区区三十余人,平定整个西域。孤胆英雄的神话,正式开始。

下一站,于阗。
匈奴对西域的重视,显然强过东汉。窦固虽然对形势有着极清晰判断,却也只派出一个使团。匈奴却向西域各国同时派出使节。因此,班超到达于阗之时,匈奴使节早已扎根多日了。
为了让于阗国死心塌地追随匈奴,匈奴使者找来一个巫师,让他对于阗王说:“我已探知天意,你若向汉,必然天怒神怨。你须与汉使决裂。今汉使有一匹黄马,你将其捉来祭我!”于阗王信以为真,便派使者来向班超讨马。
由此看来,匈奴的文明程度似乎要比于阗这等西域小国高些。他们都懂得利用巫术了,而于阗却还处在举国迷信的原始阶段。
可是这等事情对班超来说却太好解决了。他对使者的要求满口应承,只是让巫师亲自来取马。那巫师竟还真的来了。结果不问可知,班超又割下了巫师的首级,扔给于阗王。
见到巫师首级的于阗王大为震恐,立即杀死北匈奴使者,归附这位神通广大到可以杀死巫师的汉朝使节。
搞定了鄯善、于阗,意味着塔克拉玛干以南,基本归汉朝所有。但班超并不满足,他又派出他的副将田虑西去疏勒。
疏勒大约位于今天的新疆喀什,临近丝路南北两道的交汇处,地理位置重要,国力却甚弱。当时早已被匈奴的盟友龟兹(qiū cí)国降服。但田虑一去,便巧计擒获驻扎在那里的龟兹大将兜提,助疏勒复国。疏勒随即降汉。
曾几何时,田虑还只不过是鄯善国中那惊慌失措的三十六人中的一个。在班超身边不过数月工夫,竟转变成能以一人之力收服一国的英雄。这不禁令人惊叹,一个超级领袖,究竟可以给身边的人注入怎样的能量。

在班超及其手下以数十人之力为汉朝开疆拓土之际,大将窦固倒也没闲着。公元74年,窦固大军攻破北道强国车师,一举切断了匈奴和它两个重要盟友焉耆、龟兹之间的联系。窦固的西域战略全面告捷,西域初定。汉明帝随即恢复西域都护府,派陈睦为西域都护,召窦固回京。
召回窦固,自是因为他功勋卓著,明帝为他加官进爵,引为朝中重臣。但如此一来,边疆少一大将,为接下来的变乱埋下了伏笔。

第二年,汉明帝崩。刘炟继位,为汉章帝。不料焉耆、龟兹趁汉朝国丧之际,突然引兵攻打西域都护府,都护陈睦被杀,车师重新叛汉,西域局势大乱。汉章帝未敢轻动,一面派兵将被困在车师的汉军救回,一面下旨召班超使团火速撤回洛阳。

汉章帝刚刚即位,千头万绪,决定暂时放弃西域在情理之中。但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尽全力救回被困或滞留在西域的兵将,不让每一个大汉子民白白牺牲,值得赞上一笔。
此时班超正在疏勒。他当然知道形势险恶,接旨后即刻准备撤退。消息传出,疏勒举国忧恐。其都尉黎弇对班超说道:“汉使若弃我而去,我疏勒必复为龟兹所灭。我实在不忍见汉使离去。”言罢,竟举刀自刎。
班超虽然心下震动,但毕竟皇命在上,形势在前,不由得他不撤。归途中又路过于阗,结果,于阗国自王侯以下尽皆大哭:“我于阗子民依汉使如父母,汉使万万不可离去!”班超待走时,发现马脚已被众多于阗人死死抱住。
看着满地拜倒的黑压压的于阗人,班超心生感慨。自己的存在与否,几乎可以说关乎着眼前这些人的生死存亡。一念及此,豪情陡生。班超忽然大喊一声:“我不走了!”于阗人一诧之下,举国欢腾。
决定留下之后,班超却没有呆在于阗,他又反身前往要地疏勒。回去才发现,仅数日光景,疏勒已有两城投降龟兹。班超就地用疏勒兵马,即行攻取二城,将挑动反叛者尽数诛灭,疏勒复安。紧接着,他又一鼓作气,以疏勒为基地,领兵东进,接连攻破两个投靠龟兹的西域小国尉头、姑墨,显出向龟兹步步进逼之 势。
想这数十年来,龟兹对疏勒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还是疏勒这些人,还是疏勒这些兵,到了班超手里,就可以逐步蚕食龟兹领地,龟兹却奈何不得。班超真名将也。

但班超雄心,远不及此。他随即上书汉章帝,提出了他的终极设想:不费汉朝一兵一卒,单靠就地取材,收复整个西域。
汉章帝大为振奋。尽管班超不要,他还是给班超派了援兵,可这援兵的数量有点搞笑:一千人。
想来汉章帝也知道,单靠这一千人是派不上什么用场的,基本也就起个仪仗队的作用,大事还是要依靠班超筹划的那个“以夷制夷”之策。
接下来的十年间,班超将此策演绎得出神入化,龟兹、莎车、康居等国多次向班超进攻,皆被班超依靠疏勒、于阗等国兵力一一化解。班超以西域弱国之兵屡胜强国,汉使之名,威震西域
直到公元90年,班超面临了一场真正的考验。请看下集——西域扬威(下)。


【257】 西域扬威(下)

  我们还是从西面新崛起的贵霜帝国说起。
  公元75年,贵霜第二代君王阎膏珍去世,贵霜陷入混乱。大将迦腻色迦用了三年时间,击败所有割据势力,重新统一贵霜。在迦腻色迦治下,贵霜迎来了它们两百多年历史中最鼎盛的时代。
在整个世界历史上, 迦腻色迦都是一个有影响的帝王。其名气之大,主要有三:
  其一,大力宣扬佛教,人称“阿育王第二”。据载,大月氏人本来多是信奉拜火教的,但迦腻色迦治下,佛教完全取代了拜火教和其他一切宗教,成为整个贵霜的主要信仰。尤其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兴起了佛教当中的一个主要支派——大乘佛教。
  关于这个还有一个传说。说迦腻色迦雄才大略,志在扩大贵霜版图。当他领兵攻打摩羯陀国之时,摩羯陀深知不敌,表示愿意献上镇国之宝乞和。镇国之宝是什么呢?两样:一个是相传佛祖用过的石钵;另一个是闻名天下的佛教大师马鸣。迦腻色迦大喜罢兵。自此之后,日日跟马鸣学法。而这位马鸣禅师,也被后世许多佛教徒尊为大乘佛教的创始人。
  所谓大乘、小乘,就是大车、小车的意思。大乘佛教,意思就是可以度更多的人。相比强调自度的小乘佛教,大乘佛教既强调自度,又强调度人。后世佛教极有影响的两大支派,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是大乘佛教,也就是说,都是自这个时期的贵霜帝国发源的。因而在整个佛教史上,迦腻色迦都有着极重要的地位。
  其二,迦腻色迦在位的二十几年间,中亚及北印地区的经济极度繁荣。后来甚至在北欧、中非,都挖出了这个时期贵霜帝国的铸币。可见当时贵霜商业的兴旺程度。
  其三,就是版图的扩大。迦腻色迦时期,亚欧大陆上真正形成了并排的四大帝国,自东向西为:东汉、贵霜、帕提亚、罗马。贵霜帝国向南囊括了印度河、恒河流域,向西击败帕提亚,伸入伊朗和阿富汗边界,向北登上帕米尔高原,向东……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故事了。

  公元90年,贵霜派出使节到西域,找到班超,表示想要迎娶汉朝公主。不料班超请示都没请示,直接回绝。迦腻色迦在整个中亚威风八面,哪里受得了这般屈辱,即刻派兵七万向西域杀来。
  西域诸国大都弱小,上万人就已经是大阵仗了,哪里见过如此雄兵。整个西域边境陷入一片恐慌之中。班超却道:“敌军虽众,却是翻越葱岭长途跋涉而来,粮草必然难以接济。我等据险而守,不过数十日之内,敌寇粮尽,必降。”
  在此时的疏勒、于阗等地的西域人心中,班超已是天神一样的人物。他既说不怕,人们也就真的不怕了。曾经软弱的西域人,变得同仇敌忾、众志成城。
  战局果不出班超所料,数十日之后,贵霜军粮尽,派人向东边的龟兹请援。这一切当然早在班超算计之内,贵霜派出的求援部队直接钻进了班超的伏击圈。班超把为首将领的首级扔到贵霜军中,贵霜全军震恐,即刻罢兵请罪。
  自此之后,堂堂贵霜帝国,年年向东汉王朝进贡。班超威名传诸千里,连龟兹这样的汉朝死敌,也不得不请罪归降。西域三十六国,只剩下焉耆、尉(yù)犁、危须三国尚在负隅顽抗。
  对于班超来说,剩下的事情就是小菜一碟了。公元94年,班超调集龟兹、鄯善等八国大军七万余人,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入焉耆,消灭敌军两万余人,生擒焉耆、尉犁二王。
  二十年前,正是这个焉耆王趁汉朝国丧,攻入西域都护府,杀死都护陈睦。今日,班超将此二王带到陈睦陵前,斩首致祭。整个西域,宣告归服。
回想当年,班超率三十六属下以使者身份入西域,历时二十载,未曾调动一次中央大军,竟将整个西域收复。翻开历史地图,东汉王朝全境,也不过西域的五六倍大小。西域三十六国,国情各异,形势复杂,但终都拜服在了班超脚下。三十六人收复三十六国,古今奇迹,莫过于此。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中国远征军军歌

  其实班超本还有可能做下另一件名垂青史的事情。公元97年,其时西域已定,生来便具有探险精神的班超非常想看看,世界的更西边,究竟是什么样子。他只听人说过,世界的最西边,有国名为大秦,至于大秦在哪里,大秦是何模样,整个东汉,无人知晓。
  可惜的是,当时班超已经66岁了,以此高龄长途跋涉,未免力所不及。于是,班超派部将甘英,向西探查。甘英领命向西而去,穿过贵霜,便来到了另一帝国帕提亚。据甘英自己说,他走到了帕提亚西边边境的海边,船夫告诉他,此海很大,要过海,顺风需要三个月,逆风的话漂两年都说不准,往来入海之人,皆要准备三年的粮食。甘英没那么强的探险精神,他觉得不可能等几年之后再回去复命,便当场打了退堂鼓,回转西域。
      借甘英这段半途而废的旅程,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西亚局势。公元1世纪的帕提亚早已今非昔比,在东线,它完全不是新兴的贵霜的对手,领土被大量蚕食;在西线,它也无力侵入罗马,于是它所能保有的领土,基本只限于今天的伊朗、伊拉克地区了。帕提亚虽然在陆上与罗马直接接壤,但两国局势向来紧张,边境线上肯定有边防军,因此走陆路进入罗马帝国风险较大,所以甘英会去海边。由于叙利亚、犹太地区一直被罗马牢牢掌控,所以帕提亚西边挨不着地中海,那么甘英所到的地方,多半是波斯湾。我们看看地图,从波斯湾沿水路进入地中海,那可是要绕大大的一圈,船夫所言不虚。许多后人感叹,甘英的无能,使汉朝和罗马两大帝国的相会失之交臂。但就当时形势而言,除非班超亲临,张骞再世,没有大勇气大志向的人,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一贯通中西的壮举。
  于是乎,东西方世界的直接对话,又要等上好多好多年。可惜的是,到时候,完成这一使命的不再是中国人了。我们禁不住又会想:要是班超真的年轻二十岁呢?
  历史常由英雄所改写,然自古英雄,何其少也!

作者:红茶君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658459/answer/73274249
来源:知乎

说到战争史上的bug级存在,大家讨论的更多的是那些逆天而行,国士无双的人物,但我要说的,是一个战争过程中的bug事件,地球ol的系统小小的出了一个小bug,结果印发了一系列的后果,一个侵吞世界无可阻挡的大帝国短时间内迅速内乱土崩瓦解,其整体迅速扩张的脚步也骤然停止,未被占领的文明休养生息,整个世界的文明史走向了另一条不一样的路。
这个bug就是:钓鱼城之战中蒙哥汗意外被飞石砸死

对于蒙古帝国,大家最熟悉的故事莫过于成吉思汗带领自己的部众,东征西讨,统一蒙古部落,建立强大的大蒙古国,并领导着整个大蒙古国,灭西辽,灭花拉子模,灭西夏,在临终前把大蒙古国的版图扩张成了一个地跨亚欧版图庞大的强大军事帝国。随着成吉思汗的逝世,我们熟知的历史似乎就已经结束,后续就是什么忽必烈灭宋建立元朝之类的历史课本里的事情了,但在成吉思汗病死到忽必烈建立元朝之间,整个蒙古国还有非常多的故事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蒙哥战死这一事件更是影响了整个世界。

蒙哥即位前

在古代蒙古,汗位继承遵循草原古制,是需要召开部落长老会议(库里台大会),在会议上由长老们共同推举出来的。而在蒙古部落中,有一条古老的习俗,正妻所生的幼子,拥有家族继承权,其他兄长,需要出去自立门户。
成吉思汗有四位嫡子,分别是: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幼子拖雷。按照古制,本应是幼子继承汗位,但成吉思汗另有打算,立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1227年,成吉思汗在临死前,再次把诸子召到身边,要他们服从窝阔台的领导,兄弟间要精诚团结。但是,汗位必须是经过库里台大会讨论才能决定归属,成吉思汗的遗命其实并没有多少效用,在库里台大会上,很多贵族主张尊从旧制,拥立拖雷继承汗位,大会争议了40天,最后托雷主动退后,表示尊重父亲遗愿,拥立兄长窝阔台继承汗位。一个统一的大蒙古国顺利继承到了第二代大汗窝阔台手里。
在窝阔台统领大蒙古国时期,他灭亡金朝,统一中原以北,威慑南宋;消灭花拉子模残余势力,此时的大蒙古国四面已无敌手。在这样的条件下,窝阔台发动了“长子西征”。
窝阔台召集诸王大会,决定征讨钦察、斡罗思等国,命各支宗室均以长子统率出征军,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也派长子率军从征。诸王以术赤的儿子拔都为首。在这次西征欧洲过程中,蒙古大军攻陷莫斯科占领了现在的俄罗斯的疆域;占领波兰,攻陷布达佩斯,占领了匈牙利大部分领土,击败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兵锋直指维也纳。
在长子西征中,拔都建立了强大的个人威望,同时,诸王中比较有才华的几个人也崭露头角,比如托雷长子蒙哥,窝阔台长子贵由,但在西征途中,拔都与贵由不和,这也为后来的纷争埋下了伏笔。
窝阔台死后,准备立孙子失烈门为汗,但在皇后想立儿子贵由为汗,为了夺位,皇后干政拖延库里台大会的举行,亲自摄政五年创造条件,最终在选举汗位的库里台大会上,贵由被推举成了大蒙古国第三任大汗。在这次大会上,拔都因为不满没有来参加。
贵由上位后,沉溺酒色,政令混乱,再加上其母摄政的五年时间,法制废弛,政令矛盾重重,整个大蒙古国呈现短暂的衰败迹象。贵由在位不满两年,便因病去世。
贵由去世后,由于贵由与拔都早年不和,拔都拒绝奔丧。为了对抗窝阔台家族,拔都以长支宗王的身份遣使邀请宗王、大臣到他在中亚草原的驻地召开忽里台,商议推举新大汗。由于长子西征中威望极高,很多人推举拔都为新大汗,但拔都在会上极力称赞蒙哥能力出众,又在西征中立有大功,应当即位,并指出贵由之立违背了窝阔台遗命(窝阔台遗命失烈门即位),窝阔台后人无继承汗位的资格。大会通过了拔都的提议,推举蒙哥为大汗。窝阔台、察合台两家拒不承认。蒙哥又遣使邀集各支宗王到斡难河畔召开库里台,拔都派其弟率大军随同蒙哥前往斡难河畔,在这次大会上,蒙哥正式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第四任大汗。
自此汗位继承,便由窝阔台家族转移到了拖雷家族

蒙哥即位后蒙古帝国在做的事情
蒙哥即位后,对反对他的窝阔台系诸王进行了坚决镇压,使得整个大蒙古国保持了完整的政令统一。蒙哥汗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整顿蒙古国的内政事务,结束了前几任大汗遗留下来的内政混乱,整个帝国政务系统高效而统一,变得更加强大起来。
在位期间,高丽国王主动投降大蒙古国,双方达成和平协议,高丽成为大蒙古国藩属国。蒙哥还派其弟忽必烈南征大理,灭大理国,将整个云贵高原并入蒙古国统治;蒙哥命另一个弟弟旭烈兀西征,先后征服波斯,叙利亚等地,将整个西亚和大部分小亚细亚列入大蒙古国版图。


上图为蒙哥统治下的蒙古国,可以看到,一个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领土超级庞大的大帝国横跨在亚欧大陆上,而且周围的邻国对于它都根本没有一战之力。现在的蒙古帝国已经到达最顶峰,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都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只要它愿意,庞大的大帝国向西可以鲸吞欧洲,向西南可以灭埃及入非洲,向南......没错,它准备向南灭南宋了。
战争进程
蒙哥汗八年二月,蒙哥汗为建立超过父祖的功业,决定亲率大军攻宋,并为帝国确立了以四川为重点,自西向东灭亡南宋的战略方针。这一回,整个军事行动兵分三路,蒙哥的弟弟忽必烈从北向南攻打鄂州,派大将兀良合台率军自大理经广西北上策应,蒙哥亲自率领主力入侵四川,蒙古大军的进攻非常顺利,大败南宋的部队,成都、彭州、汉州、怀安、绵州等地相继投降。不到一年时间,蒙古大军就几乎占领了整个四川。1258年年底,蒙哥的大军沿嘉陵江到达合州。合州后面就是重庆,再往东就是地势低平、一马平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了。
合州的重要性南宋早有意识到,提前数年便在合州治所钓鱼城准备防御物资,随着前线战事吃紧,南宋政权摇摇欲坠的时候,无数中华儿女奔赴钓鱼城协助守军防守,全体军民准备在此背水一战。
蒙哥汗低估了钓鱼城之战的难易程度,始终不停的合围进攻,结果都遭到了激烈的反抗,钓鱼城久攻不下,整支军队都焦躁起来。有将领认为蒙古骑兵不适应攻打严防死守的险要山城,现在大军滞留钓鱼城,对蒙古整体战略布局非常不利。建议蒙哥只留少量军队围困钓鱼城,主力沿长江东下,水陆并进到湖北与忽必烈会师,按照原定计划灭掉南宋。这是一个扬长避短,发挥蒙古军队灵活机动、凶猛彪悍特点灭亡南宋的正确意见。可惜,相应的意见遭到了蒙哥的断然否决。长期的胜利在蒙古军队中形成了骄横自负的气氛,准备放弃攻城的将领被看做是迂腐懦弱的人。
连续五个月攻城不下,一天蒙哥亲赴战场督战,被守城军射出的飞石击中,暴毙城下。


事件影响
蒙哥汗的突然死亡,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首先,由于自己年富力强,所以没有急着确立继承人,而且由于是意外身死,死前也没有立下遗嘱或遗言,导致整个大蒙古国处于无领袖且领袖不明的状态。
当时整个蒙古国威信最高的有两个人,一个人是正在率领军队攻打南宋的忽必烈,另一个是留守草原大本营的阿里布哥,在蒙哥汗死后,二人开始使用各种手段争夺汗位。蒙哥死后第二年,忽必烈在新筑成不久的开平城宣布即大汗位,,阿里不哥在草原大本营被蒙古本土的贵族推举为大蒙古国大汗,同时双方开启内战。
在内战中,术赤和拔都的后人建立的钦察汗国(金帐汗国),窝阔台后人建立的窝阔台汗国,察合台后人建立的察合台汗国都支持阿里布哥一方,前面提到的西征埃及的旭烈兀建立的伊尔汗国支持忽必烈。
内战打了四年多,最终以忽必烈的胜利告终,大蒙古国的大汗大位稳固在了忽必烈手中。但在忽必烈胜利后,支持阿里布哥的三大汗国不承认忽必烈的汗位,纷纷宣布独立,支持忽必烈的伊尔汗国虽然名义上忠于忽必烈,但已经事实独立,成为一个独立运作的国家。至此,大蒙古国名存实亡,正式分裂。


点评
可以说,没有蒙哥的突然暴毙,就没有蒙古帝国的分裂,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文明毁灭于蒙古铁蹄之下。蒙哥本身年富力强,正直壮年,而且励精图治,是一个有作为的领袖,如果健在,整个帝国会在他的治下越来越强盛。蒙哥在搞定南宋之后(或者知难而退不搞定南宋),是肯定会令兵强马壮的钦察汗国对基督教世界下手的。
同时,在蒙哥攻打四川的同时,西征的旭烈兀刚刚攻下的叙利亚,并且在积极筹划灭亡埃及的战争,在即将攻打埃及时,他听到了蒙哥身亡的消息,停下筹划,开始关注汗位争夺。


由于帝国的分裂,各大汗国各自为政,也停止了扩张的步伐。

作者:木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658459/answer/74793552
来源:知乎

为啥没有雪风
雪风号驱逐舰,日本阳炎级驱逐舰第8艘,甲型驱逐舰。1938.8开工,1940.1.20竣工。
1941年12月12日初次参战,并在菲律宾的黎牙实备进行登陆支援。其后于12月24日参与拉莫湾的登陆支援,但被P-40的机枪扫射而令油缸受损,并且有6名人员受轻伤。12月27日,于棉兰老岛的达沃接受工作舰“明石”的维修。工程进行期间,重巡洋舰“妙高”因B-17轰炸机空袭而受损,而“雪风”在飞田舰长的指挥下成功躲避该次轰炸。
1942年6月参与中途岛海战,当时为近藤信竹中将所指挥的第二舰队攻略部队的一员。原本作为输送船团(运输船队)的护卫并预备从事防空战,结果作为主力的南云机动部队在海战中损失了全部4艘主力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飞龙)而被逼撤退。
1942年10月26日,参与南太平洋海战,当初为旗舰航空母舰“翔鹤”的直卫(南云忠一不信邪是吗?),结果“翔鹤”中弹。后改为航空母舰“瑞鹤”的护卫舰并与美军军机交战。是役,联合舰队失去了148名飞行员包括2名俯冲轰炸机指挥官、3名鱼雷轰炸机中队指挥官和另外18名战斗机或其他组别的首长。参战的百分之49的日本鱼雷轰炸机、百分之39的俯冲轰炸机和百分之20的战斗机飞行员战死。海军航空兵的损失远大于之前的珊瑚海战役或中途岛战役。没有损坏的“瑞鹤号”和“飞鹰号”也由于缺乏训练有素的机组人员而被迫返回日本。
1942年11月12日,护卫“比睿”号战列舰,比睿号重伤自沉。
1943年3月1日,护航运输陆军船队,雪风号驱逐舰毫发无伤,其余4艘驱逐舰、7艘运输舰全部被击沉。
1943年7月12日,班加拉岛夜战,因吃水浅避过1枚鱼雷,而舰后方的旗舰“神通”号被这颗鱼雷击沉。
1944年6月19日,菲律宾海海战(马里亚纳海海战),日军“翔鹤”、“大凤”、“飞鹰”三艘航母、两艘油轮及600余架飞机被击沉,其他4艘航母“隼鹰”、“龙凤”、“千代田”、“瑞鹤”以及重巡“摩耶”,"高雄"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而雪风号则连弹片都没被擦到一块。
1944年10月24日,莱特湾海战,雪风号参加护航栗田舰队。武藏号和3艘重巡洋舰被击沉,雪风号毫发无伤。
1944年11月21日,随第3舰队途经台湾海峡,护航“金刚号”战列舰,金刚号被潜艇击沉。
1944年11月29日,护卫“信浓”[1] 号超级航空母舰,信浓号被潜艇击沉。
其他克死同级驱逐舰的事迹略。
1945年4月7日,日本海军集结残存力量,发动孤注一掷的自杀攻击“菊水作战”,雪风被编入舰队,为舰队的旗舰、大日本帝国海军的骄傲——“大和”号战列舰护航。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大和想不沉都没有天理了……
此役,联合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自大和以下,巡洋舰“矢矧”,驱逐舰“滨风”、“矶风”、“朝霞”、“霞”均被击沉或重创后自沉。雪风毫发无损。 战后,发现雪风的粮仓中居然有一颗未爆的美军炸弹。这颗炸弹一旦爆炸便可能将雪风船底炸穿而直接沉没——但它却是颗哑弹。
菊水之后,日本海军已名存实亡。剩余的几艘战舰躲在各处军港中苟延残喘。雪风先后在舞鹤、宫津湾及吴港转场,经历了合计15000架次敌机的数十次大规模空袭却仅中弹一枚,而且又是哑弹!一次空袭中,雪风为了躲避炸弹不慎撞上自家铺设的水雷,但雪风诅咒再次应验——水雷引信失灵了!而旁边的“初霜”号驱逐舰同样撞上了水雷,大破着底。到1945年8月15日,1941年时的联合舰队82艘驱逐舰只有雪风号还浮在水面。
太平洋战争期间雪风号航程20万公里,仅战死10人,5任舰长善终,舰体只受过轻伤。
战后,雪风号被送给国民党海军,改名丹阳号。其加入国军海军那天,刘邓大军开始反攻,解放战争攻守逆转。
1966年,丹阳号退役,停留海军官校小港码头做练习舰用。
1971年12月8日,丹阳号被解体。同日蒋委员长遭遇神秘车祸,一病不起。
1971年底,雪风的一部分被送回日本,结果72年日本金融危机爆发。

作者:宅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658459/answer/108031557
来源:知乎

战争史上有什么 bug 级的存在?(转自知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