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考公务员申论分析题答案 如何理解政策上的善意

(二)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对“政策上的善意”的理解。(20分)要求:(1)理解准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晰;(2)字数不超过300字。
今日更新三学时,课程地址见 柳夫子讲道理@微信公众号,或 山东省考公务员申论课程及冲刺划重点。我的微信号 mywillandpower

这道分析题难度非常大,无论是出题思路还是出题难度都接近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分析题 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答案。再强调一下,这是分析题,不是概括题,更不是对策题。这道题最大难点就是
“政策上的善意”的双重内涵
也就是说这个概念不仅仅是字面意思,还有其他深层次意思。其实你想想“政策上的善意”不就是用政策的方式对你好么,这有什么难以理解的?不用看给定资料你都应该能猜出来。
类似的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分析题
(三)根据给定资料3,请你对画线句子“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加以分析。(15分)
字面意思就是“用人的智慧实现物的智能”。
如果这么真简单,就不是分析题了,根本没有什么理解难点,所以这种题真正难点是话里有话,也就是第二层意思。对这道题而言,即
善意并非放纵
资料中原文说的是选填资料有可能造假,但是政策选择相信你,这是也是善意的表现,同时,政策又能力追责你,不会失去公平性,所以这里的表述的意思就是善意并非放纵,这也就对应了最后的“谦抑性”。
可能还是有同学不理解这个并非放纵的内涵,类比一下,“爱是为你担当,但爱不等于溺爱”,爱是为你担当,是爱的字面意思,正面内涵,而爱不等于溺爱,则是爱的深层意思,反面内涵。
简单地说,就是“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通过正反对比,增强论证效果,所以这道题的核心考点就是政策上的善意是什么,不是什么。
这样你才能理解为什么它后来专门讲了,给你信任与你合作,当然如果你故意不填写,或者故意填写虚假的信息,会被追责,也就是说这个善意是有执行能力的保证的善意。
如果你单纯从字面意思来看,强制追责根本就和政策善意无关,根本就不是善意,是强制,但正因为强制不是善意,才是从反面论证了善意的内涵。
这是理解上的一个非常大弯,非常大的坑,希望你能转过来。
有强制力的善意才是真正的善意,必须完整表述
有强制力保证是信任的前提,否则信任|善意就变成了放纵,因为如果对方不守信,你也无能为力,就不是信任了,是你有心无力的放纵。
同时,强制力保证是第二位的,必须引而不发,否则直接上强制力,也就不是善意了,是强制了。所以有强制力保证的信任这个内涵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不能分开作答。
资料中对于有强制力保证的信任这部分的内容,表述非常的明确,但是理解难度非常大,很多同学理解不了,希望你能通过我的资料解析准确理解。
另外,这套题也不用写对策。
题能出这么难,的确超出想像,大山东的同学,人中路远,要加油了。
参考答案
政策上的善意,一方面,是指政策执行以实现民众利益为根本目的的。以个税专项扣除为例,其政策目的就是通过精准减负来实现税收公平,如果遇到现实情况导致民众无法享受政策优惠,及时调整政策措施促进政策落实,是政策善意的具体体现。
另一方面,政策上的善意还表现为诚信基础上的相互合作,但这绝非无原则的信任|放任,仍具备法律严肃性。让租房人自行填写资料,是政府以信任合作的方式落实政策,有利于降低制度运行成本,也是善意的体现,但这不等于放弃政策执行的严肃性,行为人一旦出现违法行为仍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且这种制裁的准确性公正性是有信息及技术保障的,这种有法律保障的信任,维护了公平正义,也是政策善意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