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一):曹操(3)
上回说到,曹操得到了桥玄、何颙的赏识,其实还有一个人也很欣赏曹操,名叫许劭,字子将,是著名的品评家,曾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曹操听过之后大笑,按照正常的逻辑应该是这句话。另外补充一下其他事迹,袁绍为避免许劭非议,选择轻车简从,刘繇也以避免许劭嘲笑为由不重用太史慈。许劭的堂兄许靖后来在刘备帐下。
尝问许子将(许劭):"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异同杂语》
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
——《后汉书·许劭传》
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后汉书·许劭传》
十九年,先主(刘备)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
——《三国志·许靖传》
或劝繇可以慈为大将军,繇曰:“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但使慈侦视轻重。
——《三国志·太史慈传》
二十岁的时候,曹操受司马防(司马懿父亲)推荐,做洛阳北都尉,证据是裴松之引用的史料,裴松之也说这则史料有一定的错误,但如果有一定的依据,就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曹操)为尚书右丞司马建公所举。及公为王,召建公到邺,与欢饮,谓建公曰:"孤今日可复作尉否?"建公曰:"昔举大王时,适可作尉耳。"王大笑。建公名防,司马宣王之父。
——《曹瞒传》
臣松之案司马彪序传,建公不为右丞,疑此不然,而王隐晋书云赵王篡位,欲尊祖为帝,博士马平议称京兆府君昔举魏武帝为北部尉,贼不犯界,如此则为有征。
——裴松之
书法家梁鹄也曾拒绝了曹操做洛阳县令的请求,让他做北都尉。后来曹操南征,表示要见到梁鹄,梁鹄自己一个人来了,曹操也没有找他事情,而是让他负责题写匾额。
梁鹄以公(曹操)为北部尉。
——《四体书势序》
於是公欲为洛阳令,鹄以为北部尉。鹄后依刘表。及荆州平,公募求鹄,鹄惧,自缚诣门,署军假司马,使在秘书,以勒书自效。公尝悬著帐中,及以钉壁玩之,谓胜宜官。鹄字孟黄,安定人。魏宫殿题署,皆鹄书也。
——《四体书势序》
这时候的曹操树立了自己的风格——必究,蹇硕叔叔晚上出来,被曹操帮了一把。
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馀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疾之,然不能伤,於是共称荐之,故迁为顿丘令。
——《曹瞒传》
之后曹操被贬,干得不错,以曹操的眼光来看,从他对儿子的希望中可以看出。
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脩等为之羽翼。
——《三国志·曹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