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罐可能变毒药,过度疼爱可能被毁掉
在之前的文章给大家推荐了台剧《俗女养成记》,围绕阿嬷的角色转变写了一篇文章《她们是祖母、母亲或者妻子,但却不再是她们自己》,今天来分析《俗女养成记2》中的重要人物—陈嘉玲大姑的女儿,也就是陈嘉玲的表姐:洪育萱。 童年时期的洪育萱在第一季初次登场:和大姑一样时髦的打扮,因读书用功戴上了眼镜,成绩名列前茅,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是大姑挂在嘴边,引以为豪的对象。
和她一比,陈嘉玲则稍显土气,学习成绩一般,没有太过时髦的衣服,英文也只会最简单的几句,常被大姑阴阳怪气借此和陈嘉玲的妈妈攀比。 小孩子总是要更纯洁的,虽然大人之间时有争执,但她们俩却很投缘,很快就玩到了一块儿,看电视、打球、去秘密基地……无论干什么都在一起,仿佛一对连体婴。
当然,中间也有过摩擦,好胜的洪育萱打球的时候不小心打伤了陈嘉玲,但固有的骄傲让她没办法道歉,俩人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小孩子的矛盾来得快去得也快。虽然洪育萱始终没有当面对陈嘉玲道歉,但是当洪育萱要随大姑返家的时候却给陈嘉玲留了一封亲笔信,信上对陈嘉玲表示歉意,并希望还能在一起玩。
陈嘉玲看到信后之前的不开心瞬间烟消云散,追逐着大姑渐行渐远的车,对洪育萱喊道“我也喜欢你,喜欢和你一起玩!”这大概就是小孩之间最天真的友谊了吧。 到了第二季,中年洪育萱登场。也许是大姑的耳濡目染,洪育萱的出场也像大姑一样,穿着时髦,永远扬着高昂的头颅,处处透露出“老娘就是有钱”的信息,同样也带着自己的儿子前来拜会陈嘉玲。
但和大姑不同的是,洪育萱总是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这在陈嘉玲看来是有些神经质。 随着剧情的推进,陈嘉玲才知道原来洪育萱的丈夫—外面都看好的金龟婿,不仅在外面花天酒地,让小三登堂入室,还多次家暴洪育萱,她眼角的淤青就是这么来的。这一次她带着儿子来,一方面是看望陈嘉玲,一方面也想试一试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如果丈夫无情抛弃她时她可以自己养活儿子。
当时看到这里,我很不解,洪育萱的家境很好,大姑也那么强势,为何要忍受家暴男,为什么不直接离婚再教训他一顿? 后来,洪育萱在第一份工作出现差错,借酒消愁被陈嘉玲劝住后,卸下了所有防备,袒露了心声。
原来她和丈夫在大学时期就认识了,丈夫是个医生,每天只睡几个钟头,但却记得她的课表,每天都送她上下课,无微不至。 求婚的时候,丈夫承诺要养着她,不会让她吃一点苦,从不让她上班,但会给她零花钱,这让大姑都时常念叨洪育萱嫁对了人,命比自己好太多了。
不过人总是会变,尤其是人心,就像《大明宫词》里说的一样“天下最难琢磨的便是人心,最易变的也是人心。”曾经那个把她捧在手心的丈夫,现在对她动辄拳脚相加;曾经的山盟海誓,如今却变成了最刺耳的谎言。 正是因为丈夫长年累月让她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她害怕已经习惯的现状的改变,害怕自己无法适应要靠自己谋生的生活。
但是更深层次的,也许她更害怕不再完美,害怕辜负众人的期望,害怕脱下“洪育萱”这层皮。 大姑自幼对洪育萱教育严苛,喜欢攀比的她事事都要让洪育萱争第一。也许洪育萱一开始也不喜欢这样,但在大姑的强势和由此带来的崇拜、艳羡的目光让她迷失。
同样的,结束多年爱情长跑,和金龟婿步入婚姻殿堂,育有一子,不用上班,不用为生计发愁,每天只需要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这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人生。 她潜意识中,无论是别人有意无意的灌输,都让她坚信“洪育萱”就是这样的,“洪育萱”的生活就是这样的。
心理学上,喜欢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的人,要不就是过度自信,要不就是过度自卑,而洪育萱则是这两者的矛盾体。 她的过度自信,就是上述提到的这些,让她身为有这样生活的“洪育萱”而自信。
她的过度自卑,则是因丈夫的背叛、家暴而一地鸡毛的婚姻生活,没有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求生能力,不甘于现状却无力改变以及过去骄傲的洪育萱和现在“失败”的洪育萱的巨大落差带来的深刻痛苦。 所以她总是以第三人称称呼自己,仿佛这样,“洪育萱”的成就自己可以享受,但“洪育萱”的痛苦就可以和自己无关。
和陈嘉玲相处的过程中,洪育萱也渐渐地被陈嘉玲的女性独立意识所感染,不再频繁质疑自己,不再寄希望于任何人,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 故事的最后,洪育萱在陈嘉玲苦口婆心的劝导下放弃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阔太太生活和表面风光暗地神伤的婚姻生活,朝着成为一名合格的独立女性、有能力的单亲母亲的目标迈进。
生活中,我们有多少人也像洪育萱一样,戴着面具生活。这张面具下,是家人、亲朋好友、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因为承载了太多,让我们越来越不舍得拿下这张面具,即使咬着牙,也只能一直往前走;而我们中又有多少人,沉浸在家庭的蜜罐中,沉浸在家人或恋人的疼爱中,可当这一切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泰然处之? 对于洪育萱来说,蜜罐变成了毒药,过度疼爱和过度依赖差点毁了她,对于你我而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