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33_230706_积极的生活并非假装自己很阳光,而是能够直面并解决问题
昨晚睡前刷到了歌手李玟去世的消息,看到消息的那一瞬间内心除了震惊还是震惊,而在震惊过后就是深深的惋惜。
我不是她的歌迷,但作为那个年代的天后,自然也是主动被动地听了不少歌,《刀马旦》《想你的365天》《好心情》……都让我印象深刻。
除了她的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她张扬的笑容了,给人一种非常有活力的感觉。
关于抑郁症,我去年刷到过一个视频,在这个视频里我第一次知道“啊,原来抑郁症的感受是这个样子的”,但那也仅仅是意识上的“知道”。
之前其实也分享过,我去年经历过两次比较大的情绪波动,一次是因为一些事情内心感到特别委屈而导致的情绪崩溃,而另一次,我觉得自己可能经历了一次“轻度抑郁”。
那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感觉还一切正常,到了自己的工作室即将要开始一天的工作了,但是发现身体处在一个“完全不想动”的状态,感觉很累,情绪很低落,什么都不想做,不想说话、也不想见人,手帐也不想写、书也不想看……感觉连自己喜欢的事情都变得不想做了。
当时只觉得好像突然间世界都变得灰蒙蒙的了,虽然心里着急还有事情要做,但身体就是动不了也不想动的状态。
比较庆幸的是那时的我还算学会了要照顾自己的情绪,脑袋里想着干脆就摆烂吧——“不想做就不想做吧,挑一些还有兴趣的事情做做,总是刷手机也不是个事情”,而不是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不断地自己说“你怎么还不开始做事!你怎么可以这么浪费时间!”
所以之后我开了部动画片看了一个上午,随意地去做些事情。就这么“摆烂”过后,没想到到了下午晚些时候,竟然又找回了一点动力,开始想要去处理一些正事了。
事后在对这件事情进行复盘和回顾的时候,突然回想起之前刷到的那个关于抑郁症的视频,我才意识到我可能经历了一次轻度抑郁。
虽然生活里总是会把情绪分成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但实际上人的每一种情绪都有存在的价值,没有对错之分,“喜”和“乐”是正常的情绪表现,“怒”和“哀”也是正常的情绪表现,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流露不同地情绪,只要是自然流露的情绪,都是身体在正常表达。
以前常常听到“要乐观一点”“要积极一点”“不要消极”,于是很多人包括曾经的我就会觉得,只有开心、快乐这种情绪才是好的,而不允许自己愤怒和悲伤。
但越是压制某一类情绪,越有可能遭到情绪的“反噬”。
今天早上在朋友圈看到一个“阳光型抑郁症”的视频——为了鼓励自己积极、正能量,而忽视甚至是无视负面的情绪,反而也会成为另一种隐患。
前段时间我在手帐本上写下了这样几句话:
“正常的情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有时在坐标轴之上,有时在坐标轴之下,只要是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正常流露的情绪都是OK的,要避免的是情绪的大起大落。”
“积极的生活并非是指每天要给自己打气鼓劲儿、假装自己很阳光,而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它。”
情绪是身体对外界的所发生的事情的反馈,是一种信号,如果能学会正确地去解读情绪,而不是纠结在情绪上,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