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的实体布局
入股福建最大便利店,京东成当前实体零售最大布局者
根据天眼查信息,厦门见福连锁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生工商变更,投资人新增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刘强东持股45%、李娅云持股30%、张雱持股25%),位列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0%。
这是京东第一次战略投资便利店品牌,意味着便利店行业也出现幕后巨头对峙的场面。腾讯、阿里、京东都各自以投资方式入局了便利店行业。
*为什么是福建见福?
见福之前因为2018年被红杉基金重仓投资引起过关注。今年见福因为接手了全时位于成都的门店,又再次获得一波关注。另外,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20中国便利店top100,见福如今已在全国有1719家门店,在全国便利店中排名第十。
见福这家区域性便利店能够获得关注的另一个点在于,它不仅在福建市场称王,走出本土市场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今年接下全时在成都的门店,就变成成都排名第二位的便利店,远超入蓉十几年的711和全家。
京东之前和见福已经有过合作。京东旗下社区团购品牌友家铺子和很多地方便利店都有合作,合作方式主要是,发展便利店店长为团长,依托合作门店,进行拉新、履约配送等。
*京东在便利店上的计划是?
2017年4月,京东入局便利店,立下在五年内开出超100万家京东便利店的目标。但在计划初期不过是通过收编夫妻店的翻牌加盟方式。具体的形式就是,京东输出品牌、模式、管理以及供货渠道,没有加盟费和管理费,京东只向加盟店收取一定保证金。店主可以选择全部或部分从京东进货,在京东掌柜宝下单后,会由京东负责物流配送到店。
显然京东的目的是盘活前端供应链资源,直接拓展掌柜宝的覆盖范围;并获取夫妻店的线下流量入口和消费数据。而且京东此前规划的100万家便利店有一半将开在农村,也就是说,他们还承担着京东渠道下沉的使命。
去年开始,京东方面有了一些变化,逐步强化对门店的管控力度。但挨个改造夫妻老婆店显然很慢,此番入股见福,选择一个更为成熟的、更成体系的对象,去输出自己的供应链、物流、数字化等能力,显然更为高效。
*对便利店意味着什么?
见福便利店正在建设中国便利店行业最大的产业园区,这个产业园区的本意,是希望能够形成便利店的物流、制造、供应链的一体化。
对比世界知名便利店发展,统一和康师傅对应711和全家,食品制造集团延伸到分销通路业务,并最终形成一个围绕食品餐饮产业链的上下游打通的一体化生态系统,是早已被证明成功的道路。有这样的系统,便利店才能如虎添翼。日系便利店被称为制造型零售商,因为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销售都是自己人一条龙服务。
区域便利店品牌和互联网巨头的合作,前者的精耕细作能弥补互联网人干不了的活儿,后者对于用户行为的数字化洞察,其大数据工具和超强的算法能力,都是今天的便利店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