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马设计创始人冯莹莹:在感官之外,探索空间之美
“这个时代,真正令人心动的,正是对生活方式的共鸣,对品质生活的回响。”
与冯莹莹交谈,会被她的从容与气质所打动,她既有女性的优雅细腻,同时又具备设计者的灵动执着。在她的创作的空间里游走,可以感受到场域传递的纯粹与力量。
冯莹莹自2011年进入室内设计行业,2017年成立公司“梵马设计”,十余载坚守,始终维系着管理者与设计师双重身份的平衡。每跨过一个瓶颈,对她来说便是一场精神的洗涤,让内心豁然开朗。
灵敏的思维让她时常加深对设计的感知和领悟,伴随着项目体量的不断增大,她深切意识到设计师需要跳脱单一的设计思维,在学习中汲取更多知识,一步步解决迎面而来的问题。
她崇尚输入输出的法则,并以此影响公司的每一位小伙伴,每周三是梵马设计雷打不动的学习日,冯莹莹希望自身及团队们都能够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向外探索、向内扎根,从而得以快速成长。冯莹莹怀揣着“共生共长”帮助公司的每一位成员,是管理之道,亦是她的设计之道。
本期人物专访,我们走进梵马设计创始人冯莹莹的设计历程,探寻她视角下的最初的设计信仰与坚持。
本期人物
冯莹莹
中国贸促会商业委员会创意设计中心理事会理事
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
上海国际设计周联合策展人
梵马设计创始人
从业多年始终秉持着空间为人服务的设计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更具人性化的居住生活空间,追求原创,做符合时代的设计,用专业素养为市场注入正能量。多年来,专注以家居全案设计以及商业空间设计为主要方向,擅长融合当代人文感官艺术与美学设计创造,赋予空间人文精神力量,实现空间的完美生活体验与品牌价值提升。
Q&A
SIDW x 冯莹莹
SIDW:
从业十余年,您一直坚持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冯莹莹:
我觉得从业这十年的话就是,在这设计过程中坚持的事情还是有好几件。比如说在这过程中一直坚持学习,然后持续一直迭代在学习;还有就是坚持让团队学习;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方案一定是先让自己满意、团队满意,然后再给给客户看。更多的耐心去给客户讲解,因为客户不太懂得怎么去理解,所以说可能要花更多的耐心去给他讲解。然后另外的一件事就是落地,就是所有的一个设计案例的落地,在整个过程中,应该算是很执着的地方吧,就大概坚持的可能就有这几点。
SIDW:
当设计向管理者转型,会遇到哪些问题和挑战?
冯莹莹:
这个还是深有感触的,就是2017年开始自己创业,就是当时没有想那么多,但是其实一开始自己做工作室,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因为你要身兼数职,比如说你的业务来源,然后业务来了要做设计,然后要做落地,然后还要负责团队的一个管理,,从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自可能自己很忙碌,然后团队就很闲,没有去管理和分配好这样的工作。
另外的话就是可能以前在公司里面上班的时候你可能要相对自由一点,就是你可以发泄情绪呀,或者是有一些不满的情绪都可以发泄,但自己做之后就会,更多的可能是团队在跟你发泄,或者是客户在跟你发泄,可能更多的就是要承受,然后因为我在这个过程中就还是比较极少。
对于我来说管理,然后就用更多的办法去解决工作,然后就去报了企业管理的课,然后稍微学习了一下,现在就会缓和了更多,就用更多办法去分担这些工作,然后比如我们现在所有的项目都是团队合作、分工,然后这样的话大家做起来,我就没有那么辛苦了,就会有时间更多一些。以前就整个人是扎在里边的,就特别的疲惫、很累。然后现在就是学了管理之后呢,会如何管理团队,然后如何去规划每个岗位,然后如何去给他们定未来职业的一个规划,然后未来职业的一个就是他整个人生的一个职业走向,都会去给他们做交流,这样的话就会相对稳定一点,就现在也会稍微轻松一点点。
SIDW:
您主要在哪个领域作为发力点?为什么?
冯莹莹:
我一直做那个就是住宅比较多,但是这两年的话,就是因为我平常伏案工作时间比较长,就会做普拉提练习,然后就是说这两年会做一些普拉提瑜伽馆,还有就是现代时尚一点的那种皮肤管理中心,那所以说在接下来的这几年往普拉提瑜伽馆和皮肤管理中心,可能会去发一点力。
因为我觉得女性可能会更多应该是要关爱女性,然后我自己从中也是受益了的想把这个东西让更多的人知道,同时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在好的空间里面、好的灯光氛围里面,去享受这样锻炼的过程。 因为特别是现在当下,就是提倡全民运动,然后另外就是很多女性,她生完小孩需要那个产后恢复,还有很多小孩子读书体态有问题,包括我们设计师男女,他们都会有一些体态上的问题,所以说这个未来是我想做的,就最近几年着重发力点吧。
但是我个人是比较喜欢住宅类的,因为住宅很细,然后我也喜欢把那些住宅琐碎的事情,然后分门别类的把它规划好,以及用自己的逻辑去做那个住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