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Constancy Document Centre-File110151cc6Ψ

2023-07-16 20:08 作者:面条の鸽  | 我要投稿

Constancy Document Centre-File110151cc6Ψ

公元纪

2000 (A.D.)s 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时代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文明体系日趋完善

·自人类迈入文明阶段以来史无前例的和平年代和大发展年代

·传输效率的提高使网络承载的信息不断丰富

·日渐成熟的虚拟现实技术成为人们社交娱乐的主流 网络世界冲击现实世界

2029.3.3 可控核聚变技术实现

·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冲击着传统产业模式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张和城市间的融合 上亿人口的“超级城市”(Mega City)出现 简单的人工智能被用于协助城市的管理

 ·总体生活水平提高的背景下全社会的贫富分化更加剧烈

·医疗技术发展迅速使一部分人的寿命得以大幅延长 高级的义肢和植入物被用于强化人的身体机能 基本所有的已知疾病都得到了治愈的方法

·关于生命与伦理的争论在社会中激烈碰撞 财富如今可以购买寿命和健康

·大脑底层逻辑被破解 传统宗教受到巨大冲击

2068.2.27世界主要宗教国家均出现由信仰受到冲击带来的不同程度的暴动 罢工行为

2074.6.1 联合国通过了《新生命公约》重新定义了自然人标准 规定了国际上对于人体改造及实验的行为下限 强调了对无意识人体买卖 人体转基因和克隆的禁令

·火星殖民开始发展 民间探索者们建立起了小规模的常驻聚居点


2100 (A.D.)s 太空殖民的初探时代 Exploring Era of Multiplanetary Colonization

 ·太阳系殖民扩大化 行星际资源采集出现商业化趋势 高经济性的货运飞船在地球 火星 和小行星带间往返 采集矿物 更远的航迹则试图向木星寻找气云

 ·火星表面形成了高度发展的城市 和自动化工业区 大气成分也在被人为地逐渐改善 

2116.2.13人类学家阿德米拉提(谢谢Ark Performance)设计的阿德米拉提程序被各国用于检测人造人体和机械内是否有人类意识 改善了过往难以区分高级人工智能和自然人的  问题 同时根据测试结果把意识分为了多个等级

2122.4.14联合国通过了《智能法案》(Intelligence Act)规定自然人意识和测试结果高于阿德米拉提一级标准的人工智能均拥有完全的人权 同时为了防止人工智能过于泛滥 所有高级人工智能和学习型人工智能的创造都需要经过政府的审批

·得益于材料学的发展 多层城市和巨型建筑开始出现 大部分元素可以批量地人工合成 传统贵金属失去价值

·早期的“冬眠”技术出现 该系统通过把人体在极低温环境下接入外界系统以达到生理代谢极其缓慢的“假死”状态 时间压缩比大约为一百比一

2136.1.11火星宣布成立自治机构火星联合政府(Martian Union Government)统一管辖火星上的所有私立组织 原则上附属于联合国 联合国对此并不赞成 但碍于火星此时已经是一个有相当体

量的政治实体 并未公开提出反对意见

2144.6.22地-火间星际航道定位系统的主机被火星主权极端分子炸毁 约两亿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此事件 此事件成为地火战争的导火索 火星用不到一百年的历史发展成了一个与地球体量相当经济体 且火星内部的独立趋势在第一代“火星婴儿”成年后尤为明显 他们缺少对地球的故乡情结 且一直对联合国对火星的种种限制和干涉感到不满 火星人类不愿被当作“二等人类公民”地球方面则对火星奇迹般的成长速度感到不安 不断对其加以种种限制 试图减缓火星经济的增长率并在其社会中植入政治影响力 双方的摩擦从几十年前开始就逐渐升温

2146.8.10火星联合政府向地球所有政权宣战并突袭了联合国太空舰队的军港地平线月球基地(垃圾图) 这是地火战争开始的标志

·相比于政权林立的地球 拥有统一政府的火星在组织方面有着更高的效率 受限于太空作战体系的不成熟 战争前期的大规模冲突仅限在主要太空设施之间爆发 而到战争后期则演变成围绕双方不断变化的补给航道展开的大纵深拉锯战 生命和资源被无意义地消耗着

2155.7.19地火战争以地球战时联合政府主动求和告终 这场历时八年十个月零九天的战争造成了四千多万人的死亡 给地火双方的设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 这是人类文明在星际化阶段留下的第一道伤疤 此役后文明的天平转向火星 火星成为了地球以后人类新的中心

·以原本火星联合政府为主导发展来的太阳系人类联合政府取代了所有政权成为人类的唯一“官方”政府


2200 (A.D.)s 行星殖民蓬勃发展的时代 Era of Vigorous Multiplanetary Colonization

·通过大量生物技术改造优化自己的人类逐渐脱离家庭模式 家和家人的概念被淡化 社会形态趋向于以利益或事业相关的人为集群 两性观被模糊 一个以经济或事业实力为主导的全新社会形态正在逐渐形成

2222.2.2全太阳系的人类通过一系列庆祝活动来纪念这千年一遇的奇妙日期 大部分庆祝活动持续了24小时 期间人们向太阳抛去了数千万吨的太空垃圾

·星际航行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无工质辐射引擎的小型化使其可以被大部分以聚变反应堆为动力源的飞船装备 大大提高了航行效率

2234.1.1第一批星系外探索先遣队乘坐“无尽光明”(Infinity Illumination)号飞船以千分之七光速向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航去 预计62年到达

2276.8.29联合政府颁布《外层空间管理法》(Administrating Law of Outer Space)规定了太空空间资源的划归和交易标准 与管理星球表面的《领土及天体管理法》做区分

2296.12.24“无尽光明”号抵达比邻星系 并释放探测器开展调查工作 该消息于2300年传达太阳系 此时“无尽光明”号已经开始返航

·微观物理学的进步使人类能通过人造引力场“牵引”暗物质 该技术的应用前景无限 但十分受制于环境中的暗物质浓度 而其浓度尚无办法测得 仅表现出空间中产生了额外的引力


2300 (A.D.)s太阳系殖民的鼎盛时代 The Heyday of Solar System Colonization

2307.1.14环绕火星轨道的巨型强子对撞机历时25年建设完毕 与其配套的多星球大型强子对撞机计算网格(Multiplanetary LHC Computing Grid)是一个位于火星轨道上的巨型光量子计算机阵列 每秒可以处理22400PB的数据 这是人们对未解之谜的积极探索的里程碑

2333.5.17星际探索船“天际线”(Horizon)号启航驶向波江座天苑四星系 但在2355年突然终止了与太阳系的数据交换 十六位船员下落不明 经火星监听中心人员排查 交换机仍 能向“天际线”号传输数据 但无法收到回复 飞船失去联系后 太阳系方面并未放弃 仍不断地按照预定频率向飞船传输导航数据直到2390年联合政府颁布了新的数据交换协议

 ·太阳系殖民在两百年的发展中逐渐饱和 太阳系内两个核心星球(地球 火星)和上万个卫星基地 空间站中一共有约460亿人口居住 人口数量在2367年达到饱和 便开始极缓慢地下降

2361.11.15跨星系探索的先驱“无尽光明”号返回到太阳系 这艘饱经沧桑的老式飞船锚泊于冥王星太空港 4名船员均被视为人类的英雄 得益于改进的冬眠技术 他们回到太阳系时正值壮年      

2375.12.1联合政府支持的空间物理研究所“深蓝空间”宣布成功研制出基于激光干涉的曲率引擎 这是人类的第一台超光速引擎 该引擎被命名为“极光”编号LWE-4 尽管“极光”需要大量能量供给才能启动 它仍为人类太空探索拉开了新时代的序幕 


2400 (A.D.)s前恒星际大航海时代 Preinterstellar Age of Wind

 ·伴随着曲率引擎的发明 人类的星际航行速度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升 在能量允许的情况下 甚至能使飞船以十倍光速航行 过去的距离不再成为距离

·数以千计的飞船向太阳系周围的恒星系航去 第一批飞船着力于在太阳系20光年以内的天体系统上建立据点 最早的据点分别建立在比邻星b c 波江座天苑四b(Eridani) 巴纳德星(Barnard's Star) 鲁坦726(Luyten 726) 这期间数百条探索船发生了事故 在深空中下落不明 这些踏向星海的先驱们在不懈的开拓之路上谱写了数不清的传奇故事 他们的贡献将在星空中永存

2417.2.24一艘老旧的飞船在以千分之五倍光速穿越奥尔特云时被太阳系远端雷达系统探测到 经过数据交换 人们惊奇地发现这正是六十二年前失踪的探索船“天际线”号 天际线号的发射天线在一次管线破裂事故中失去了作用 但此后他们仍凭借着来自太阳系的导航信息到达了波江座 坚持完成了调查工作并在四十四年前返航 由于其引擎在返航过程中老化损坏 所以并未完全减速 所幸在联合政府的积极救援下 除了两位在波江座死亡的船员 其他十四位船员和飞船均被安全解救

值得一提的是 在天际线号开始返航的六年后 即2379年 便有一艘装备了曲率引擎的探索船“起源”(Genisis)号抵达了天苑四并建立了殖民据点

2421.8.13量子通讯系统研制成功 从此信息的交换不再被距离所限制 一切系统都可以绝对同步地收发讯息

2483.4.19一艘超长程星舰“终极边界”(Final Frontier)号在向地球发出了最后一条名为“长眠”的消息后便进入了全员冬眠状态 中断了与地球的联系 这艘星舰最初便是为了永不返航的单程行而设计 它将以十倍光速永不停歇地向银心航去 虽然它被后辈超越的可能性很大 但总有人要作第一个


2500 (A.D.)s中恒星际大航海时代 Middle Interstellar Age of Wind

·高度成熟的超光速驱动技术和量子通讯技术大大提高了星际探索的效率 现有的曲率驱动技术可以使飞船以两千倍光速航行 但是当航速超过一百倍光速时会在空间中留下难以抹去的波动痕迹

·人类的足迹以太阳系为中心向猎户旋臂两端延伸出近八百光年 约颗六万个恒星系被探索过 但其中只有一千多个恒星系有人生活 星际大航海早期开拓的星系成为了蓬勃发展的新文明中心 人类文明的体量在这个时代飞速增长着 数千层的庞大城市覆盖了整个星球 复杂而完善的星际商贸网承载着盛大产业的基础

·以一个或多个恒星系为基础的超级集团兴起 联合政府最后的统治力---联合太空军舰队(United Space Force,USF)也在集团安保武装和私人军事公司崛起浪潮下显得岌岌可危

2564.7.21已经从政府中独立并发展为前沿物理产业集团的深蓝空间组织宣布其“狄奥多西计划”取得预期效果 该计划旨在研发基于超维引力投射的空间定向干涉技术首席引力学家安卡斯塔·布洛妮娅(Ancasta.Buronia)推导出的超维惯性定向公式为项目奠定了关键基础 这项划时代的发现使得精确的人造重力系统 人造虫洞的实现成为可能

2577.10.19奥斯塔姆星际工业集团(Austam Interstellar Industry Group)制造出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台亚空间通道发生器和配套的亚空间导航系统 可以在安塞波信标的引导下精确地打开联通遥远星系的通道使用该装置跨越的距离越远 产生的空间畸变就越严重 因而需要消耗的能量就更多 在空间畸变的影响下 穿越亚空间通道中的物体在离开通道时 其“穿越泡”范围内的空间物质会与目的地空间物质发生致密而激烈的挤压放能过程 这一过程在真空中多以光辐射的形式表现出来


2600 (A.D.)s后恒星际大航海时代 填充时代 Post Interstellar Age of Wind  The Filling Era

·在恒星际探索蓬勃发展的近三百年间 人类庞大疆域的统筹管理难度大大提高 在边远星域以及资源匮乏的星系 远离联合政府和各大集团的权力中心 往往乱象丛生 各大集团都希望能提高管理和资源分配效率 而不是让大片星系都只建设了简单的自动开采机械 自2600年起 虽然探索者们仍向外全速而去 但人类主体的殖民脚步自2600年开始逐渐放缓

2644.5.14社会学意识集群“理想国”提出了阿氏宇宙格局理念 该理念指出 像如今的人类一样掌握了恒星际航行技术的文明能在短时间内向外快速扩张 不用很久就可以填满整个银河系 而人类至今没有切确地与任何其他文明接触 这就代表了至少在猎户旋臂的很大一片区域内大几率没有星际航行技术比人类先进非常多的文明而从星系诞生的时间来看 许多银河中心地带的文明理应发展出先进的宇航技术 却仍未踏足太阳系 其必然有背后的原因

2679.4.22中央天区的罗斯780-876范天区射线监测站(Rose780-876 Pan Section Radiation Observant)检测到了一组明显经过智慧编辑的中微子信号束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观测到其他文明的活动迹象 信号的格式不能被任何算法破解 内容亦无法得知 但这仍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新发现


2700 (A.D.)s现实危机 Reality Crisis

分子级别的装配科技已经实现完全普及 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种种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雄奇建筑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地面上和太空中 人们称这种奇观般的设施为“巨构”这些建筑夸张而复杂的结构往往长达成百上千公里 材料学的发展使设计几乎不再被技术所约束 星光下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建筑都象征着人 类对美的终极追求

·跨星域的量子互联网把两千光年内的每一个星系紧密联系起来 大量的自动化机械承担了几乎一切社会生产职能 人们在只需用自己的意识在量子云组网中进行活动 分子投射系统便可以把一切创造物打印出来 此时 个体对集体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创造力 这是一个浪漫且诗意的星际时代 哲学家们乘坐飞船在星海中寻找

·一切的意义 许多形式超脱的艺术流派大放异彩

·整个社会趋于享乐主义 意识体沉溺于量子云组网中 逐渐与现实脱钩 这是一个危险的迹象 引起了少部分人士对这个现象的不满和担忧

2774.2.28第四天区阿卡林德(Arcalind)星系的球面太阳能电站发生了缺少恰当维护导致的大规模坍塌事故 造成了近三分之一的太空工业区停摆 阿卡林德的两颗行星上 亦有无数人因为生命维护仓的突然断电且迟迟得不到补充而不知觉地死亡 但联合政府却采取了隐瞒事实和关停设施的消极应对政策 阿卡林德事件是近百年来发生的最大一起由官方机构怠慢所导致的恶性伤亡事件 这使社会群众对联合政府的不信任大大增加 此事件也让大部分群众抛弃由外界供能的生命维护仓 转向使用具有自持能力的人造机体

·以著名的阿卡林德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事件以及全人类社会趋向固步自封的享乐主义 无止境追求“超然物外”而导致科技发展趋停的现象被统称为“现实危机”


2800 (A.D.)s进步主义革命 Progressive Revolution

·自上世纪以来人类发展的令人不安的趋向已经导致了一些列后果严重的灾难 以一部分超级集团掌权者和大量返航的探索者为首的进步群体想要遏制人类向享乐主义的深渊滑落 数个大型革命群体在外围边缘星系秘密地组织起来 他们都想发动一场全星域级别的革命 击垮腐朽的旧政权 重新把人类引向如四百年前初入星空时一般富有激情和探索精神的社会 重新组织发展起科研体系 取代自动化机械在在社会管理方面的职责

2826.4.25由阿玛莱特工业集团 外环联合采矿 远流星际科技集团等19个超级集团组成军政联盟“曙光先驱共同体”(Twilight Oracle Collective)带领其所属的119边疆个星系 宣布脱离联合政府 并于同日发动对联合政府东南疆域的大规模突入作战 这是进步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以曙光先驱共同体为开端 又有数个超级集团联盟在一年内相继宣布脱离联合政府 共同参与到对联合政府的讨伐中 一瞬间战火遍布几乎整个人类版图

·纵使联合政府掌握着数十万余艘各类太空战舰 他们过时的作战体系也在超级集团各自的先进武器面前节节败退 但是相比于广阔的难以想象的疆域来说 任何形式的撤退 短期内似乎都无关痛痒

             ·以下是进步主义革命过程中发生的个别战争

2833.11.9曙光先驱共同体的曙光突击舰队兵分七路高速跳跃并大举渗透进第五天区东南角的各星系中 并对其中的大部分联合政府军事基地 太空港实施突袭 反应不及时的联合政府在革命初期便失去了一整个分舰队 随后曙光突击舰队在第五天区内于前来增援的联合二十四舰队 联合十七舰队 联合十九舰队 联合十一舰队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星际拉锯战 直到八年后的2841年才结束 这是进步主义革命最早的大规模的战役 四千余艘战舰化为了太空中的冰冷碎片 二百余颗行星受到了轨道轰的严重破坏 第五天区的基础设施和工业系统受到了难以恢复的彻底破坏

2856.2.10曙光先驱共同体的曙光肃清舰队使用作用力分解场武器对第二天区科尔马克星系(Cormack)的五颗行星实施了无差别毁灭 造成了至少七十亿人的死亡

2868.7.16上升前线组织(Ascendant Frontier)和布雷弗集团联盟群(Braeff Groups'Coalition)在第二天区的量子跳跃沟壑处对联合政府第一舰队发生了遭遇战 后迅速升级为全面战争 双方增援舰队达到了十二支之多 战争持续两年零五个月 以进步革命集团的艰难取胜告终 双方共击毁了三千余艘战舰 死亡六余万人

2871.12.1奥普克斯联合阵线(Opux Alighment)的打击集群在第三天区正面强攻联合政府的军事要冲卡门-792三联星 在这场教科书式的大舰队会战中 奥普克斯联合阵线以舰队全灭为代价撕开了联合政府在第二天区的防线 这场战役也是叱咤北方星域三百年的奥普克斯星际集团的落幕 在卡门战役结束后的三个月内 奥普克斯集团就在丧失武装力量的情况下被内外势力联手拆分

2893.4.27外环带边缘入关口的人造世界米亚莫斯(Miamos)被上升前线以系统渗透手段攻破 这是对仅一百光年外联合政府的核心星域---第一天区的重大威胁 象征着联合政府在这场由自甘腐败而导致的浩劫中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颓势 此时革命阵营的舰队可以直接通过甚大超维流通门:米亚莫斯超级通道(Miamos Hypertunnel)传送到第一天区内核处 为了防止其被利用 联合政府通过向门内投放反物质弥散弹的手段炸毁了这座象征着巨构工程学的奇迹的伟大建筑

2899.12.25外环带的另一个关口冕云星系(Coron Nubes)也被曙光先驱联合体攻破 自此对联合政府势力形成了一个横跨两百光年的两面包夹芝士


2900 (A.D.)s大一统 The Great Unity

·两百年来人类为克服享乐主义这深植于本能中的顽疾而发动了惨烈而痛苦的自我革命 上百亿人死亡 旷日持久的战火一遍遍地扫荡着人类这个尚未成熟种族的星空

·深重的灾难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历史的车轮从公元前的大地开到无垠的星海中 古老的闭环在星际时代再一次上演

2914.2.14上升前线舰队的七千余艘战舰击溃了联合政府在内环带的最后抵抗力量---禁卫舰队 联合政府在第一天区内环带的中枢星系神川星系向上升前线投降 但拒绝向另一战线上的曙光先驱共同体做任何形式的妥协

2916.10.13曙光先驱共同体彻底扫清了第一天区内所有联合政府的残党 这个同样靠战争上位的政权在执行了七百八十年的统治后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落幕 虽然在其统治的最后三百年来走向腐败 但从大尺度上看 它成功领导人类走向星际时代 在银河系凶险而辽阔的星海上站稳脚跟 并最大程度维持了人类社会的整体稳定 仍不失为一个伟大的政体 它的功过值得被世人永远铭记

·上升前线在接受联合政府的投降后并未追责或制裁其原领导层 而是将它们彻底打散后纳入集团体系中 上升前线由两个超级集团---凌生生物科技集团(Epilife Biotechs)和统御星际集团(Ascendant Interstellar Group)结合而来 前者在二十一世纪便已成立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人造组织和生物制药行业的领头企业 后者集宇航技术和太空军工为一体 下辖人类最大的太空探索组织宇航协会和作战效益最高的阿贾克斯雇佣兵团(Ajax Mercenaries) 重组为上升前线后便开始利用现成技术快速组建出一支庞大的太空舰队 所以虽然其在革命中期才参与战争 但却取得了相对最多的战果

2916.11.16曙光先驱共同体和上升前线的代表在克雷德星系(Drake)会见 试图重构人类文明的新秩序 但在“成立新联合政府”的表象下实则暗流涌动---上升前线对曙光先驱联合体的无差别扫荡政策甚为不满 曙光先驱联合体同样对上升前线擅自处理联合政府领导人以及私占旧权力中心神川星系十分不满 躁动的气息在会场上游弋 新的战争一触即发

2916.12.10布雷弗集团联盟群和安尼瑞星舰集团宣布并入上升前线 成立高度融合的新超级集团 合并后的上升前线组织拥有了足以正面抗衡曙光先驱共同体的军事力量

·截至2916年 人类疆域大抵可以分为以下部分:占有三 四 八天区的曙光先驱共同体 占有一 二 七天区的上升前线 占有九 十天区的奥德修斯自治区(Odesius Autonomous)(原奥普克斯联合阵线被拆分后 九十天区发生了数个中小规模的权力争夺和吞并战役 后统一为奥德修斯)

·在屡次多级谈判不顺之后 双方停止了无意义的和谈 而把希望寄托于尚未站队的奥德修斯自治区

2917.12.5奥德修斯自治区并入上升前线

·以下是大一统战争中发生的个别战争

2918.1.17上升前线率先对曙光先驱共同体发动进攻 得益于更加先进的精确无诱导超维跃迁技术 五千艘重型突击舰以全新的跃迁突击战术穿插入没有完全防备的曙光肃清舰队内部 战斗仅持续了十三小时 上升前线便以1:7的战损比风卷残云之势消灭了三大曙光舰队之一

2922.8.6曙光裁决舰队无先兆地突入上升前线腹地并使用希格斯场剥离炸弹攻击了上升前线的科研中心---光环双星(Halo Binary Star) 直接撕裂了光环主星 光环次星的地表则遭到严重破坏 造成了至少二十亿科研人员的死亡 这种行为已经越过了进步主义的红线

2934.3.3曙光突击舰队和曙光肃清舰队对第一天区内环联合防线展开了三次重点突破 虽未按预想取得内环要冲星系的控制权 但仍重创了驻守于此的上升前线第三舰队

2954.7.25第二次北角十一星域战役在天极星云(Aqlares)打响 在此战役中 上升前线第一 四 五舰队依靠对突击航母的灵活调动以少胜多击溃了曙光突击舰队 仅剩四百余艘战舰的曙光

突击舰队向边境外域溃逃 这是在天极星云打响的第四次大规模舰队战 此役使原本两大阵营相对持平的舰队数量拉开差距

2977.9.31上升前线的五大舰队合流冲击曙光先驱共同体的最后壁垒---法尔姆斯星云(Farmus) 这个挤占了大部分第八天区的致密星云有效地阻碍了上升前线舰队的跃迁 曙光先驱在其中展开了硕大的战略纵深部署

2989.10.24上升前线击破了曙光先驱的最后军事基地孔菲斯(Chonfies)星系 同日 曙光先驱共同体中央政府宣布解散共同体 分裂的超级集团向上升前线投降 大一统战争结束

·自2826年开始的进步主义革命以来 人类两千光年的疆域里遍布的战火与灾难 在此刻得到平息

·进步主义革命至少造成了四百五十亿人类意识体死亡 大一统战争至少造成了一百二十亿人类意识体死亡 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浩劫 剩下的人们开始反思 这样激进的手段是否合适?我们是否取得了我们想要的东西?如果取得了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人类再一次从自己的废墟里站起 这是文明的蜕变 断绝本能中致命的桎梏后 真正的星际时代才刚刚开始 眼前的是朝阳 还是更深沉的黑夜?

·此时军力几乎殆尽的上升前线尚未做好管理一个文明的准备 人类需要休息 需要时间来缓慢愈合满身的伤疤

2991.4.11上升前线颁布了恢复计划 有序地展开对全星域的渐进式网状修复工作 重修两百余个星系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恢复几乎停摆的星际工业体系 设计新的管理体系

2997.10.24升前线第七十六届集团核心会议 经过近五年来的设计与讨论 认为在如今如此尺度的疆域下过往阶梯式管理的效率低下 完全民主则是天真的理想主义 而即使破除了腐朽的政府 享乐主义和封闭主义的思潮仍在八千六百四十一亿公民群体中留有相当的思想残余 若让两百年的功夫白费 这是无法被接受的 会议最后确定 建立以集群意识为基础的自治系统 星际的发明使集群意识得以跨星际存在(量子网络的发明之前人类传输信息的最高速度是光速,集群意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于系统的协调性要求非常高,大天文尺度上的延迟是难以接受的,因此集群意识的范围往往被限制在一个星球上),所有集群意识统一于两大算法中,所有个体意志也在保留其自由意志的前提下,将其部分并入算法,共同形成了人类文明的总体意识,该总体意识称为“皇帝”。集成意识的自行迭代,可以类比为王朝更迭。这种全文明性质共享网络存在,理论上使得所有个体意识的知识储备能力和思维水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有意识层面的操作可以在文明范围内分时共享。皇帝管理着社会科学,教育,规范的方方面面,以遍布数百光年的量子组网为基础。

·自此 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全新社会体系诞生了---所有人共同组成的庞大集群意识算法取代了庞杂的官僚体系,成为唯一的指挥链本身。


3000 (A.D.)s猎户时代 Orion Era

·人类文明刚刚打破一点本性的桎梏 走上自主进化的道路之时 新的千年悄然拉开序幕

·过去一千年来 人类的活动范围从一颗行星拓展到半径两千光年的大片宇宙 文明的韧性极大地提高了

·高效的量子网络紧密连接着各个星系 组织成一个繁复且高效的数据交换体系 无距离限制的即时传输使全天区一体化管理成为可能

·大部分星系都架设了基于超维引力干涉的跳跃通道发生器 但跳跃通道发生器需要终点向起点不中断的甚高频脉冲波引导 对于尚未涉足的星系和能源极度贫瘠的星系还是只能采用曲率驱动

3000.10.14上升前线组织认为集成意识的底层框架前期培育已经完成 当前的重建恢复进度已经足够组织行政改组 宣布建立新一事被提上日程 名称以人类所在的银河悬臂命名 确立为猎户共同体(Orion Commonwealth)

3000.12.19猎户共同体正式建立 原上升前线最高执行官艾施坦恩·提尔米诺尔(Aensteran.Tirminore)成为第一个并入“皇帝”的人类个体 

·共同体成立初期即对原有的意识剥离型的老式量子网络连接仓发表了非常严格的管控条例 尽管在两百二十六年前的阿卡林德事件起 这种意识接入网络时无法感知和操控自己身体的产品就几乎被大众抛弃 自那以后的主流则是具有接入功能的人造机体 只需定期补充能源即可在意识体不被剥离的情况下保持接入量子网络 增强安全性的同时强调了现实世界的主体性

·得益于新的聚集观测中微子透镜(Focused Neutrino Lens) 巡天算法对于周围星域的研究揭示出大量令人不安的 不自然的太空迹象

3014.7.6帝国测量局基于不同星球上的不同计时体系进行了统一 此后所有人类地区统一使用基于神川星系的人类标准时(Humanity Standard Time HST)

3055.10.9全部有记录的人类意识均完成集体组网,上升前线最高理事会将社会管理权正式交给皇帝

·自此,猎户时代的辉煌大幕全面拉开

               

 【End of the document,copied from Constancy Document Center,Last Edit:13306 O.E,45762:33109:807】

Constancy Document Centre-File110151cc6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