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知乎大街

2020-04-12 22:09 作者:明白地糊涂  | 我要投稿

丁一是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普通社畜。这家公司是行业翘楚,在北京、成都和南京都分别有一套专用的由服务器搭成的资源子网。而他则在总部负责同时对这三张子网进行维护。

说的正常点是进行网络维护,说的真实点就是用HTML语言编网页。而且每天写的都是同一个网页,从上班写到下班。这个网页,丁一已经写了两个月了。丁一都很奇怪,为什么这个公司的网页就跟黑洞一样,永远摸不着边?

丁一是这家公司工作五年的老员工了,以前跟的项目也是写网页——确切的说,是这一个项目进行了五年。之前的网页也是平均三个月才能完成,根据丁一的经验,这个网页还有一个月才能写完。

其实丁一也不是没怀疑过。一个项目已经进行了五年,那么多员工,几乎每个人都月入过万,公司还没倒闭,那么公司的现金流到底从哪来?而且丁一也并不喜欢他的工作。他好歹也是211毕业的,结果找工作的时候居然没有公司看上他。就在他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他偶然看到这家公司的招聘广告。他刚把简历投过去,公司就让他来上班了,连面试都没有。他一开始也转变注意想拒绝,无奈这家公司给的薪水实在太高了,丁一没多想就来入职了。

到了下班时间,丁一收拾东西就回家了。工作五年攒下的钱足够让丁一买一辆奥迪A8了。他开着这辆车就回家了。

丁一作为211毕业的精英,怎么能不逛知乎呢?逛知乎大街,是丁一下班后最大的乐趣。大街上那些奇葩言论和光怪陆离的问题足以让丁一那死水一般的生活活起来。

丁一走近了知乎大街。隔着API北巷,就已经听到之前的顾客留下的激烈讨论。进了知乎大街,大街上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吆喝声、质疑声、多方骂战声,不绝于耳;大笑声、叫好声、鼓掌声,畅叫扬疾。

现在已是夕阳西下,知乎大街也是华灯初上。蓝光白光齐射,丁一应接不暇;黄色的路灯次第而开,本身就车水马龙的知乎大街在路灯的照射下反倒显得更加喧嚣。手机应用市似乎是个不夜城。

知乎大街的问题店铺根据匾额的标签不同,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比如电竞话题的店铺,建筑风格更倾向于电竞赛事现场。漆黑的环境拿黄光为主光源,墙壁也被五颜六色的RGB氛围灯环绕,一眼望去信仰爆棚。里面的顾客也是摩肩接踵,喧哗声甚至有些刺耳。再比如和时政有关的店铺,则是庄严的古希腊风格,台阶也似乎通往天国;再比如和中华文化有关的店铺,则一律是中式风格建筑,只是根据人气的高低决定店铺的豪华程度与大小。

然而对于这番景象,丁一早已熟视无睹。当美好距离自己太近,便觉得理所应当。在这五光十色的灯光下,他忽然发现有一个中式风格的门脸似乎小有人气。丁一的眼睛不太好,只能隐隐约约看见门楣上的匾额写着“中医”二字。他沉吟了一下,便向那家门脸走过去。

离得近了,丁一方才发现匾额上写着“如何看待中医治疗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他低头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店面。这个店面是标准的北方中式建筑,但是门前并没有柱子,看来这个问题的人气不是很高。店铺也只有四人双臂之长。门框也因为雨后暴晒而裂开,好像蒙了一层灰。丁一走了进去,里面只有一盏灯泛着微弱的光芒。出于对这家店铺的好奇,他开始四处看看。通过门外的亮光能看见被腐朽的梁架摇摇欲坠。还好虚拟世界没有物理系统。他环视了一下这家店铺,借着昏暗的灯光能隐约瞧见这店铺颇有古代客栈的意思,柜台、木桌子、木椅子一应俱全。他细细数了数桌子,有34张之多。每张桌子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纸片。他拿起了离自己最近的一张,上面写满了关于匾额上的问题的回答。而在回答之下贴的评论却比点赞人数要多。这是中医话题下独有的奇观。别看偶尔只有零星几个顾客进来围观,但是几乎所有桌子上的纸片都快摞成了一堆。

丁一在第一张桌子前坐定,开始仔细阅读那篇回答。文章大概就是站在“科学”的角度去“客观”的反对中医。又是站在西医的角度去反对中医,又说中药材很古怪,又质疑中医药的科学性,还说中药的副作用——都是中医黑的老套路了。最后还说,“无语凝噎。何时能有强科学素养、强逻辑思维的仁人志士当政国级医疗部门,终结祸国殃民的中医愚政?20年内若有一二,国人之幸,医学之幸。”

丁一是十分支持中医的。其实但凡是明理人都知道中医的作用和地位,只有那些半懂不懂的半吊子才会反对中医。看完这篇回答,丁一摇摇头,觉得十分可笑。于是他便贴上这样的评论:“呵,还中医愚政,还祸国殃民,是你自己觉得祸你村殃你家吧?数典忘祖的败家子!”

忽然,丁一注意到有一个人走了进来。他先漫不经心拿起几篇回答看了看,然后掏出了纸笔。就在这个时候,一张桌子凭空产生了。原来,桌子数和回答数是一一对应的。有多少篇回答,就有多少张桌子。丁一就看那个人写呀写,不一会就写了一大篇。只见那个人把纸往桌子上一拍就扬长而去。

丁一赶紧凑过去看看他到底写了什么。凑过去一看,又是一个中医黑,但是他隐藏的十分巧妙。如果只看第一句话,还以为是中医粉。但是他的角度十分清奇,居然妄图证明中医黑才是中医的保护者,丁一看的也是非常迷。这篇回答充斥着对中医的贬低和对中医粉的瞧不起——他把中医粉当成马戏团的小丑。丁一不禁嗤笑了一声,用706分的盐值特权点了一个反对,反对理由是“与事实不符”,然后扬长而去。

知乎大街就像一棵大树的根一样盘根错节,随着时间的发展,末梢也在不断延长。走出这家店铺,丁一东张西望,忽然发现在前面有家更破败的店铺,但是客流量却比刚才看的店铺更多,隐约发现匾额上也有“中医”二字。出于对中医的关注,他凑了过去。

两家店铺离得不算远,所以丁一很快就看清楚了,匾额上的问题是“听说中医教育准备在中小学实施,你们怎么看?”丁一走了进去。一进去才发现,这里依然是清一色的中医黑。这里面的中医黑们用尽了讽刺的手法来抹黑、反对中医,于是丁一也用尽了浑身解数来反对那些黑子。知乎的中医黑比任何APP都要多,甚至让丁一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假的211大学毕业。

在好几个回答下挑完事后丁一离开了这家店铺。刚走出店铺,就收到了15天禁言。理由是“被江湖郎中骗是你的智商有问题”的言论违规。这让丁一气愤不已,因为全市没有任何一条街会因为这句话而被删评、封号。知乎对个人言论管控甚至高于其政治立场。如果一个人支持国家分裂,他一点事没有,反而骂他的人会被禁言。这种事丁一在知乎看见的太多了,所以他直接在申诉一栏把知乎小管家骂了一顿。骂完之后不解恨,又通过私信骂了一顿,然后甩袖而去。

刚走出去没几步,丁一就收到了评论回复,但是由于丁一刚被封号,不能回复这些气人的言论。于是丁一干脆眼不见为净。但是在偶然之间还是有个漏网之鱼。之前他在一个回答的评论区贴了一个复旦大学教授的演讲来反对这个人,但是这个人居然回复说“别老求救于权威,用用你自己的脑子,再说了,你找也找个靠谱的人好吗?你找一个社科教授拿哲学解释医学?”(这是真实发生的一件事,这段话的主人是@FoxMulder。而贴上的视频是王德峰:哲学与知识,中医与西医的关系

这样的言论让丁一无法释怀。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求助权威的是中医黑,让中医粉动脑子的也是中医黑。而且王德峰是复旦大学哲学院院长,就凭医学和哲学的关系,王德峰教授也是这个话题下最有发言权的人,他哪里找了个不靠谱的关系?

丁一继续向前踱步,不禁开始思考:知乎大街作为“精英大街”,为什么中医黑却是全市最多的?丁一作为211大学毕业的人,无论是身边人还是网上接触到的真正精英,都是支持中医的。那么为什么“精英大街”的中医黑比全市任何地方都要多?丁一百思不得其解。难道说“精英大街”是徒有其表?或者说这些顾客的高学历都是假的?

大街的两旁不断有人在盖新店铺,也不断有人进去答题。在路的尽头,这个时间依然有程序员在加班施工一条新街区。据说这条街区未来主打视频,也算是一个新商圈了。但是这些都和丁一没有关系了。这一次丁一已经厌倦了和中医黑吵架的日子,他以后都不想再来了。

在新街区门口,丁一注销了在知乎大街的身份,然后回到了现实。

他顿悟了,在网络上永远不可能说服别人能让在人网络上幡然醒悟的唯一方式就是被大环境所驱使。

丁一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晚上9点半了。但是距离睡觉还有一段时间。于是在应用商店的指引下,丁一发现了更适合他的地方:B站南路。这个地方让丁一眼前一亮,然后冲进了API北巷。

知乎大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