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7月26日【常识午餐】

2023-07-26 12:00 作者:公考李梦娇  | 我要投稿

1.(单选)关于成语或俗语所提示的声学、热学现象,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在山谷之间发生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B.曲高和寡:频率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越少

C.瑞雪兆丰年:雪覆盖在农作物上面,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起到保温作用

D.弦外之音: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衍射,所以有些声音我们听不到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物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声衍射是指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部分声波会绕至障碍物背后并继续向前传播的一种现象。“弦外之音”意为听不到的声音,指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外的声音,如超声、次声等,与声音的衍射无关。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回声现象,即声音的反射。声音传出后碰到山体被反射回来,好像山谷在回应。

B项:“曲高和寡”体现了发声原理。字面反映出声带振动频率越高,声调越高,发声难度越大,能跟唱的人也就越少。

C项:“瑞雪兆丰年”是因为冬季天气冷,雪不易融化,松软的雪里面藏了许多不流动的空气,空气具有不良的热传导特性,这样就像给庄稼盖了一条棉被,起到保温作用。

 

 

2.(单选)下列关于古代启蒙读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百家姓》和《千字文》是识字类蒙书

B.《龙文鞭影》和《幼学琼林》是技能类蒙书

C.《增广贤文》和《弟子规》是家训类蒙书

D.《笠翁对韵》和《千家诗》是声律类蒙书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人文-文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龙文鞭影》是介绍中国古代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的启蒙读物;《幼学琼林》被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性读物,二者均属于知识性的启蒙读物。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国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期;《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编纂,是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二者与《三字经》并称为“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识字类的启蒙读物。

C项:《增广贤文》是明代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弟子规》为清朝李毓秀所作,文章列出了儿童应有的礼仪规范和道德要求,二者均属于家训类蒙书。

D项:《笠翁对韵》由明末清初的戏曲和小说家李渔(号笠翁)作,是训练儿童作诗对句、掌握声韵格律的优秀启蒙读物;《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的《重订千家诗》和明代王相选的《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二者均属于声律类蒙书。

 

3.(单选)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红利的(    )阶段。

A.成熟

B.发展

C.停滞

D.下降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地理国情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口红利。

第二步,人口红利指人口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被抚养人口比例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升高,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局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人口总量为13.67亿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2.2亿,占总人口的16.1%;0-15岁的少儿人口约2.4亿,占比为17.6%。劳动力规模由2012年的9.37亿降至9.11亿,中国劳动力人口连续4年绝对值下降,中国人口红利正在衰减。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与“人口红利”对应的是一个社会学名词“刘易斯拐点”,指的是劳动力从过剩走向短缺的转折点。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的现象。

 

4.(单选)木本植物指根和茎因增粗生长形成大量的木质部,而细胞壁也多数木质化的坚固的植物,是草本植物的对应词,以下属于木本植物的是:

A.牡丹

B.玉米

C.菊花

D.棉花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物医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植物分类。

第二步,木本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半灌木。牡丹是芍药科,为多年生半灌木。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玉米是禾本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原产于美洲,明朝时期传入我国。

C项:菊花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D项: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宋末元初传入我国。虽然植株为灌木状,但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

 

5.(单选)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对于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的紧急程度发展事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三级的标示颜色是:

A.蓝色

B.白色

C.红色

D.黄色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管理公文-管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危害程度标记颜色。

第二步,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三级的标示颜色是黄色。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无。

 

6.(单选)国际性河流是指流经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河流,往往成为国际贸易、区域合作的重要通道。下列发源或流经我国的国际性河流中,流经国家最多的是:

A.黑龙江

B.澜沧江

C.图们江

D.雅鲁藏布江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地理国情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

第二步,湄公河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个国家,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题中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黑龙江,中国四大河流之一,位于亚洲东北部,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三国。

C项:图们江,亚洲东北部河流,发源于中朝边境长白山山脉主峰东麓,江水由南向北流经中国、朝鲜、俄罗斯三国。

D项:雅鲁藏布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流经中国、孟加拉国、印度三国。

 

 

 

 


7月26日【常识午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