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伦达VM35mm F2 Ultron体验:小巧不是关键,精致有趣才是!

可能会有人说,既然你有了福伦达M口35mm F2 AA了,为什么还要入手Ultron 35mm F2?
道理其实很简单,颜值与体积。


如果说35AA的气质是有一身武艺的私人保镖,那么Ultron 35就是干净精致的斯文秘书了,这种气质搭配低调内敛,没有“晃眼”可乐标的徕卡M10P,在我眼里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为不以可乐标为“傲”的人士,站队要站好,搭配要搭好,和M10的混搭不同,要给M10P做搭配,风格气质自然要match:够小够细,还要够精致才能上M10P这班车。

我入手的是双色版的Type I型和银色版的Type II型,双色版Type I(拨杆型)很内秀而银色版Type II(月牙型)则很百搭(不同色型的徕卡机身)。
和很多人认为的“重新设计”不同,其实新款Type II型只是对外观做了改动,光学结构相较于Type I型并没有修改,所以不用担心画质区别,入手前只需在意外观搭配,对焦方式操控方式的区别(拨杆型/月牙型)以及重量区别(Type I拨杆型170g,Type II月牙型210g)即可。

两款镜头的滤镜口径均为39mm,光圈环位于镜头前端,Type II型镜头带“35”字样的焦段标注,Type I型则没有,但两者有个共同点:精致工艺所带来的“爱不释手”的把玩感,无论是刻度,标识,还是微微倒映的光影都展示了福伦达对工艺的执着。
总的来说,对于这次始于“颜值与搭配”的购物成果我是很满意的。

另外这两款镜头都可以适配LH-12遮光罩(另购),这个遮光罩使用了老式皱纹烤漆的工艺,很“文艺”呐。



既然始于“颜值”,接下来就要看是不是“忠于内在”的实战了,要先说明的是,这款镜头“Vintage Line”而不是“三色标”,所以外观与操作的仪式感才是重点,极限画质并非这类镜头的诉求。
由于精简的体积,也没有浮动对焦设计,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58cm,喜欢静物近摄的朋友对这款镜头或许会颇有微词,但对中大型静物的拍摄还是可以胜任的,反差适中,色彩也颇为浓郁,即使在双极限情况下(全开光圈+最近对焦距离),画质表现可以接受,虽然带有一些球差,但没有某些复古头那样的反差疲软与解析力崩盘现象:

焦外风格倒是真的“复古”,不仅有轻微的旋焦,也带有适中的二线性,可以拍出很有意思的画面,是否是优点就要见仁见智了:

有意思的是,对于焦外光斑的表现它并非纯老头那样的“全面生硬”,在该柔和的情况下,Ultron 35依然能表现出应有的“柔情”,结合之前说的“复古”焦外,是一种柔中带韧的感觉,对喜欢驾驭的人来说,能全面发挥这款镜头的特色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由于镀膜的不断进步,即使是精简结构,这款小巧的镜头依旧有着同级中上游的色散抑制能力,在高反差工况下全开时有可见的倍率色差与轴向色彩,但程度以“致敬复古”的眼光来看都不严重,如果是胶片使用者,这一点更不是问题。


轻便的体积,精致的做工,耐看的颜值,舒服的手感,加上不错的画质,对喜欢扫街,虽预算有限,又在意颜值和把玩的朋友来说,这款镜头我觉得基本算到位了。

在精致感,颜值与画质层面,VM35 Ultron和VM35 AA互为补充,各取所需,也算是福伦达给“闷骚”型的扫街党们的一个可以参考的选择了,我自己倒是乐于带着它和M10P出门,至于VM35 AA,喂进M10R嘴里更合适些。
下一期,我会和大家分享福伦达VM28 F2 Ultron镜头的使用体验。
更多样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