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安医院中医口腔科科普为什么会出现地图舌?怎么防治好?
地图舌是一种浅表性、非感染性舌部炎症,因为舌面表现为类似地图标示的蜿蜒国界,所以就称为地图舌。因为地图舌的病损形态和位置经常发生变化,因此又被称为游走性舌炎。 地图舌是儿童常见的舌黏膜病,特别是婴幼儿,发病率约为3%~5%,随年龄增长可能自行消失。
地图舌是什么样子的?
地图舌在舌背、舌尖、舌侧缘部比较常见。地图舌的病损一般突然出现,开始的时候为点状,逐渐扩大融合为地图样,病损位置及形态不断变化,有时候甚至睡醒一觉,病损的位置就能发生明显的移动。
我们把地图舌的病损分为两个区域:
(1)周边区域 周边区域的丝状乳头(舌头表面的微小突起)会增厚,在舌头上表现为黄白色稍微隆起的弧形边缘,和周围正常黏膜形成明晰的分界。 (2)中央区域 中央区域表现为丝状乳头萎缩微凹,黏膜充血发红。
为什么会发生地图舌?
目前,产生地图舌的确切病因还不明确,多与年龄相关。所以,地图舌很常出现在儿童的舌头上。 有地图舌的患者一般没有疼痛等感觉,但如果合并了真菌、细菌感染或伴有沟纹舌继发感染时,进食时会有像烧灼一样的疼痛或钝痛。 总之,如果怀疑存在地图舌,应及时到口腔黏膜科就诊,明确诊断。
如何预防和治疗地图舌?
心理疏导
一部分曾经患有地图舌的患者在病损愈合后,常因反复发作而产生恐惧癌症心理,因此心理疏导比药物治疗更为重要。 此时,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为主要治疗目标。应告诉患者地图舌这种病预后良好,没有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进食时伴有刺激痛等不适症状,应到口腔黏膜相关科就诊。
控制感染
伴发沟纹舌或念珠菌感染者,应局部抗炎和抗真菌治疗。因为药物成分不同,请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和口腔内病灶
患者如果有胃肠道疾病、呼吸道感染、偏食厌食、贫血等全身疾病时应积极治疗。口腔内如伴发溃疡、萎缩性舌炎等口腔黏膜疾病时应同时治疗口内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