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计算机网络之OSI七层模型知识学习!

2021-03-18 08:54 作者:弱电智能化-预算造价  | 我要投稿

颖欣老师

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线路互连起来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确切地讲,就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并配置网络软件,以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的系统。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在计算机网络中比较重要的两个模型概念,OSI和TCP/IP。

计算机网络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例如,要想实现最简单的网络连接的两台计算机之间互相传送文件,首先就必须要有传送数据的通路,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其中就有一下几点:

发起通信的计算机必须将数据通信的通路激活;要告诉网络如何识别接收数据的计算机;发起通信的计算机必须查明对方计算机是否已开机,并且与网络连接正常;发起通信的计算机中的应用程序必须搞清楚在对方计算机的文件管理程序是否已做好接收和存储文件的准备工作;若计算机的文件格式不兼容,则其中的一台计算机必须完成文件格式的转换功能;对出现的各种差错和意外事故,应当有可靠地措施保证对方计算机最终能收到正确的文件......


以上几点只是复杂过程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很多,说这些只是想说明相互通信的两个计算机系统必须高度协调工作才行,而这种“协调”是相当复杂的。为了设计这样复杂的计算机网络,早在最初ARPANTE设计时就提出了分层的方法。在1974年,IBM公司就宣布了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而现今的IBM大型机构建的专用网络仍在使用SNA。其他公司也研发出了自己公司的具有不同名称的体系结构。如此多的结构又优点也有缺点,不同体系之间的计算机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于是乎,ISO于1977年推出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OSI七层模型。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在于,你可以达到全球所有计算机的互联互通,但是由于因特网早于OSI七层模型全球商用标准普及之前就已覆盖全世界,因此最终出现了TCP/IP协议,四层模型不仅可以完全普及化,同时也利于商业市场化,从商业层面而言,四层模型才是成功的。

OSI七层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七层网络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这个模型是一个抽象的、逻辑的模型,不仅包括一系列抽象的术语和概念,也包括具体的协议。它把网络从逻辑上分为了7层。每一层都有相关、相对应的物理设备,比如路由器,交换机。OSI 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 ,建立七层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其最主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它的最大优点是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




计算机网络之OSI七层模型知识学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